叫魂——一场乾隆时期的民间大恐慌,“逼疯”了所有人
2022/9/23 6:00:00 木蹊说

     西方汉学专家孔復礼,曾写过一本名为《叫魂-乾隆盛世的妖术大恐慌》的书,讲述在清朝乾隆时期,曾发生过的一件奇案

    当时的民间盛传,有妖人会偷剪他人的发辫或衣角,并施加法术咒语,就会让人昏迷、甚至死亡。这件事造成了当时百姓的恐慌,官府四处缉拿妖人,还动以私刑,但最后大家却发现,这是一个可悲的闹局。

     01

     1768年,清史文人们乐于歌功颂德,乾隆也自封的“十全老人”。这时候,杭州的德清县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儿。一个叫吴东明的石匠在修石桥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农夫。农夫拿出了一张写其侄儿名字的纸片,希望吴东明把纸片用木桩钉在桥下,达到叫走侄儿魂魄的目的。因为他的侄子常年虐待暴打他和他的母,农夫打也打不过,躲又躲不掉,只能求助封建迷信。

    但吴东明拒绝了,并将农夫扭送到了官府。

     没过几天,德清县又有一位采药人,将一个纸包植入木桩并打入河里,然后说吴东明的学徒为叫魂术士。这两件事很快传到了杭州,人们以为“叫魂”妖术死灰复燃。到了4月,浙江萧山县一个年老和尚遇到一个能读出他钵盂上文字的男孩,便随口询问男孩名字,表示亲切。但此时,男孩父母却怀疑和尚是叫魂的术士,随后将他绑到到县衙。一番查问后,官府在和尚在行李中发现了剪刀和辫子。刑讯逼供下,和尚屈打成招,为了免除皮肉之苦,只能说自己是叫魂术士。

    从这时起,“剪辫”和“叫魂”这两件事就被联系到一起。虽然这些事是子虚乌有,但因同类事件频发,传言进一步裂变。人们开始相信,术士可以通过头发掠取别人的精气和生命。而在另一边,剪辫仪式则天然带有反清的意味。清朝定鼎中原之后,为了征服汉族文化,强令百姓剔除前额的头发,并留上辫子。

    

     如果百姓不从,就惩罚百姓及区属县官。彼时,江南地区对剃发易服的抵抗最为剧烈。为了树立权威,清军曾制造出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许多惨绝人寰的惨案。

     02

     在叫魂事件中,剪刀和辫子本来是和尚剃度之用,但因为他们也“承认”了自己是叫魂术士,这件事就从一个封建迷信事件,上升到了政治事件。

     当年6月,“剪辫叫魂”被官方定性为妖术,乾隆下令大肆搜捕,各地开始纷纷寻找这样的术士。

     福建巡抚富尼汉为了迎合上意,捏造说这些术士都是妖党,群众里面有坏人,并过屈打成招的方式,让乾隆以为南方汉族亡我之心不死,要好好查。

    


     此后,越来越多的“叫魂术士”不明不白被捕。各地官员为了邀功或者避免问责,没有术士也到处找术士,一时间,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这样的“术士”。同时,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相信了叫魂妖术的存在。认为魔鬼就在身边,稍不留神,自己命就没了。

     恐慌蔓延之后,百姓们发明了许多自保的符咒式歌谣,并开始又不少人相信只有完全剃光辫子才能躲过一劫。

     而这让乾隆更愤怒了,他越来越相信,这就是一种谋反行为,因为剪掉发辫代表着不做满洲人的奴仆。于是下令要求各地加大对术士的清查,并定下考核任务。

    

    各地方官员为了乌纱帽,层层加码,只能四处找老百姓来屈打成招,来凑人头数。老百姓为了防止自己被带走,开始到处指控别人是“术士”。看到和尚、道士和乞丐,就以为是叫魂的妖人。接着就开始举报和自己有私怨的,看不过的人。再到后来更是丧心病狂,连自己的亲朋好友都不放过。底层互害,栽赃陷害,公权私用。最后,这件事情就越来越糊涂——因诬告不明不白死去的百姓越来越多,事件更加扑朔迷离,民众恐慌与日俱增。

     03

     那么,叫魂事件是怎么结束的呢?就是因为时间长了,随着冤案的累积,北京方面发现,很多术士都是屈打成招。再加上一些正直敢谏的官员,不断提醒乾隆。乾隆自己也发现的疑点越来越多,冤情越来越多。这才恍然大悟,觉得叫魂案是阴谋家编造出来的,也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因为皇帝是不能犯错的,一旦承认错误,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威信,毕竟他可是“十全老人“啊!

    所以,乾隆并没有承认“叫魂”的子虚乌有,而是下旨斥责江浙各省在前期办案不力,才导致事态严重,并惩处了大量的官员。
最早夸大事实的富尼汉,因撒谎而被贬为山西布政使。军机处也迅速释放了相关百姓,之后,这件由上到下的闹剧就此草草结束。

     乾隆时期的妖术大恐慌,一开始其实是被地方官员给压了下来的。

     那些读过书的、受过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官员,更不信这些邪术妖人之说。稍微加以审讯检视,就会发现供词漏洞百出。但是,个别官员为了迎合上意,再加上权力的威胁。他们就把这种莫须有的仇恨扩展到每个人的身上中,将社会人伦无情的撕裂。且这件荒唐的事儿,竟能流行全国。在这起闹剧中,百姓的恐惧、官员的献媚、乾隆的无上权力三者交合,让民间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恐慌,共同催生了这起可笑可悲的闹剧。今天的我们看到这本书,不妨也想想,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完-激情按压、深情关注知乎、微博、新浪、百家、头条ID:木蹊说这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备用号?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木蹊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