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天平与现实阶梯
2017/3/16 12:07:26 社団

    

     社会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从学术视角来看,社会公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价值尺度,涉及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司法的公允等多方面内容。

     然而与此呈水平状的“理想天平”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垂直的“阶梯关系”,即人和人之间是有等级之别的。

    

     社会科学习惯使用社会阶层来描述这种差别。

     总体来说,社会阶层是指在社会等级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这些群体之间不仅有客观的社会资源的差异,而且存在着主观上感知到的自身社会地位的差异。

     那么应如何衡量一个体系中的社会分层是否公平?

     根据目前较为统一的学术观点,除了要看高低阶层的分化是否过于严重,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不同阶层之间是否有畅通的流动机制。

     然而聚焦中国当前社会,这方面的数据不容乐观。

     尽管“寒门出贵子”和“富不过三代”的案例不少,但总体来说,个体取得的成就与其家庭背景有很大的相关性,低阶层出身的人在学业成就、就业起点、成功机会和职业表现等方面都明显不如高阶层出身者,而这些阶层差异也就直接造成了我国当前严重阶层固化的局面。

    

     ——长文分割线——

     结构因素

     例如,与高阶层相比,低阶层的收入较低,居住条件较差,生活环境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这使得低阶层者缺乏安全感,有更高的被剥夺感,这些都不利于低阶层者取得成功。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长久以来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打破阶层固化的有效手段,但是低阶层者所享有的教育条件通常无法与高阶层相比:低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无法很好地帮助子女;

     另外,他们从事较低地位的职业,收入也较少,不但难以让子女参加补习或请家教,而且其子女就读学校的办学水平一般较低,师资力量较差。

    

     这些社会结构条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低阶层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学业成就。

     个体因素

     除了环境的不利,低阶层个体特征(如特质、能力等)也是不利于低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因素。社会阶层心理学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揭示了阶层属性给高低阶层者分别打下的不同的心理烙印,即高低阶层者在心理和行为特征上具有很显著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阶层之间的固化和不平等。

     例如,高阶层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效能感和阅读能力,而低阶层个体通常缺乏这些能力。许多研究者认为,低阶层学生就是因为缺乏这些能力,所以学业成就较差。

     另外还有研究关注低阶层者在控制感、控制策略和成就归因等方面与高阶层的差异,这些心理基础都与学业、事业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研究恰恰表明低阶层在上述素质上均不及高阶层。

     文化因素

     结构因素和个体因素分别从客观和主观条件入手分析了低阶层不利于取得成功的心理机制。但最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这两方面还都并非最关键的因素,真正更为重要的是所谓文化因素的作用。文化因素既不单纯属于客观结构因素,也不单单是主观个体因素,而是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为一个阶层内部所共享的一种具有泛化意义的文化心理,如自我、规则、价值观念和习惯系统等。

     例如在美国社会中,展现自我的独特性是一种为主流价值观所高度认同的美德——这恰恰是高阶层者的优势,而在低阶层者的文化价值观念中,他们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助,更少地强调自我独特性。又因为高阶层在社会中掌握更多的权力与资源,所以他们会更加标榜自己信奉的文化价值观;而低阶层则很难在这种文化冲突中处于优势,也很难融入高阶层的文化体系中。因此研究者认为,结构因素和个体因素虽然都很重要,但高低阶层在文化上的差异才是最重要的制约低阶层向上流动的关键。

     代际传递因素

     上述种种因素都是低阶层者在向上流动中处于被动的原因,但更严重的是,这些因素不仅仅是只影响某一代的低阶层者,而是会一代一代地在低阶层群体中传递。正是这种代际传递将阶层分化变成了阶层固化,使得不平等得到了发展和延续。仍以社会阶层心理学高度强调的文化因素为例,这种高低阶层文化上的差异虽然不一定会被人清晰地意识到,但它却会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地影响人的一生。

     可以设想有两个孩子,一个出生于低阶层家庭,父母都是体力劳动者,也未接受过高等教育;而另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有高学历、丰厚的收入和令人尊敬的职业。两个孩子一出生就面临着不同的家庭教养环境,高阶层家庭因为弥漫着崇尚自由、个性与创新的文化价值,他们会鼓励孩子独立地探索世界、展现自我;

     而低阶层家庭受限于资源,感受着来自于经济和环境的压力,他们必须减少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强调与周围和谐相处,因此他们会严格地约束孩子,限制孩子自由地发展,而强调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要更多考虑他人的感受。

     当两个孩子进入学校,高阶层孩子勇于表现自己,独立而创新,往往更多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赏识;而低阶层孩子内向拘谨,难以与老师的期待同步,更易被老师有意无意地忽视或反感。在与老师互动方面,高阶层家长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更一致的教育理念,能够很好地配合老师;而低阶层家长即使也重视子女教育,但总感到自己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很容易认为老师即是权威,只要一切都让老师负责即可。这种文化观念加深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隔阂,也使低阶层孩子的学业成就受到进一步的消极影响。

     当结束学业开始找工作之时,高阶层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受教育水平,善于表达、个性突出、充满创意;而低阶层的年轻人,即使我们认为他拥有很多不错的素质,也更多在于善于合作、严谨认真、遵守规则等方面,但基于不同的素质,前者则更可能会继续父辈的白领体面工作,而后者多半会继承父辈体力工人的职业。

     由此,高低阶层的文化差异在代际之间得以传递。在这些案例中可以明显看到,阶层的固化绝不仅仅是社会制度问题,文化心理在其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有的人处于社会上层有的人处于下层?这种阶层分化的成因是什么?

     民众对于这一问题可能会给出很多答案,但是这些答案总的来说可以被归为两类。

     一类是个人自身因素(内因),比如高阶层者勤劳而低阶层者懒惰,高阶层者能力强而低阶层者能力差等;还有一类是社会系统因素(外因),比如高阶层者有关系门路、高低阶层机会不平等、体制存在弊端等。

     很多研究数据一致表明,高阶层者更倾向于从内因的角度来理解阶层分化,而低阶层者更多是从外因角度来看这一问题。也就是说,高阶层者多认为低阶层者之所以处于社会底层是因为他们自身能力本来就差;而低阶层者却认为高阶层者之所以处于社会上层并非源于他们的能力与努力,而是基于某种外部因素,如关系、门路、体制漏洞。

     这一结果充分体现了当前社会不同阶层彼此之间的偏见与歧视。

     除了对阶层分化的前因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高低阶层对未来阶层流动的判断也不同。有研究让民众判断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低阶层有多大的机会能够向上流动,结果发现低阶层者对于这一问题的预期明显地比高阶层者悲观。可见低阶层者不仅对于现有的阶层分化不满,也更加对于未来的低阶层向上流动不抱有信心。

     ...

     更多内容请移步:

     郭永玉,杨沈龙,胡小勇.理想天平与现实阶梯: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分层与公平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2):117-127.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社団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