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的五大误区
2018/1/28 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

     本公号每天一篇干货,致力于打造《高科技产业化的实战宝典》,让“科技创业”少走弯路,欢迎点击上方蓝字订阅,往期经典文章目录见本文末尾。

     ——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在组织内设立一种机制,使每个人在使用组织的资源时,为企业的未来创造价值。

     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永恒主题,但这个问题现在显得尤其重大而紧迫。“拧毛巾”——对尽可能压缩成本以获取利润的一种形象的说法——成为进入微利时代的中国制造业的“通识”。很多企业不约而同地认为“拧毛巾”就是对成本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这是一句流行了多年的口号)自然而然地被理解为向“压缩”要效益。但一味地砍掉成本很可能误伤企业。

     误区一:就成本谈成本在管理的内容上,局限于生产成本管理,而忽视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系统,成本管理肯定会牵涉到其中的每一个方面。在管理的方法上,局限于事后核算和分析,忽视了事先预测和预算以及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和考核。企业应对将会发生的各项成本开支做一下预算,而不要总是等着亡羊补牢。

     误区二:砍成本惯于一刀切固定费用分摊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砍成本时首先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哪里是企业发展的瓶颈,瓶颈部分的消费是不能砍的。

     误区三:看不见隐性成本21世纪的企业竞争是“人、钱、物、信息、时间”的竞争,尤其以“时间”的竞争为核心。在传统的会计理论里,一提到降低成本,人们想到的就是减少材料费、降低劳务费,因此,只有人或机器作业的加工时间才进入成本核算的视野。而在现代企业,生产时间的范围则宽得多,从取得材料到制成产品,再到获得金钱收益,除了加工产品的时间、产品停滞的时间(包括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的停顿以及库存时间)也要纳入成本的考察范畴。

     误区四:忽视成本控制的负作用在成本的观念上,局限于生产成本,而忽视了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实际成本等。其实,成本管理包括方方面面,而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招来损失。

     误区五:成本控制缺乏全员观念在管理的人员上,局限于财务部门和车间核算人员,而忽视了各个部门、全体员工的作用。每个职工都是企业的一员,在成本管理方面,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具有各自特定的作用。

     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在组织内设立一种机制,使每个人在使用组织的资源时,就像在使用自己的钱一样。事实上,是无形资产而非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在为企业的未来创造价值,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无形资产的培养。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从整体角度看待部门运作,这样就可以避免局限于单一的部门而步入盲人摸象的陷阱。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在组织内设立一种机制,使每个人在使用组织的资源时,为企业的未来创造价值。(文章来源网络)

    

     往期经典回顾(每天一篇干货):

     汪斌:科技风险投资的“鱼肚理论”

     汪斌:科技型企业成长“十步法”

     汪斌:科技孵化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榜单!

     天使、A轮、B轮、VC、PE估值方法大全

     能干大事的团队,一定具备这7个特质!

     毕马威:2017年颠覆性技术变革趋势报告

     斯坦福崔屹:做顶级科研,还要开成功公司

     2017中国顶级投资人排行榜TOP50发布

     7招快速验证你的创业想法是否可行

     激励员工的12个方面108种方法

     商务宴请,还要考虑这10个细节

     企业怎样选择知识产权代理机构?

     全国各省市申请专利补贴政策大全

     科技成果评价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申报国标、行标、地标的流程步骤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十大好处!

     寻找投资时,必须要提出的11个问题!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