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名医丨宋代最强儿科医师
2017/5/28 甘草中医
在现代,小孩生病的话会被带往儿科就诊
而在宋朝,他们则有幸看到最早的儿科专家
也正是他,为我国小儿科医学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他就是宋代最强儿科医师 ——钱乙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钱氏治学,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威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
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
其一生著作颇多,但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它书均已遗落。

古代医家称小儿科称做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因幼小儿童还不能语言,即使能语言的儿童,亦往往词不达意。
钱乙通过四十余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了小儿的生理特点,并逐步摸索出一整套诊治方法。
钱乙在实践中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其病理特征:“易虚易产,易寒易热”。所以,要攻克小儿病这道难关,必须对小儿的生理、病理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钱乙的“保养养生”法,被后代证实是科学而有实效的养生方法。
钱乙曾说过:“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就是说,小儿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受损,孩子不愿意吃饭,不必追着喂饭,孩子饿了,自然有吃的意愿。
小儿元阳充足天性好动,如果衣服过暖,容易出汗受凉,导致伤风感冒,因此,让小儿处于“七分暖”的环境中,不容易患咳嗽、哮喘等病。
以上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成人,钱乙主张饮食、穿衣不可太过,即:不可食之过饱,穿得过暖。精美之物或喜食之品不宜食之过多,因为偏食使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摄入不足,使人瘦弱。同时,食之太过会造成病患或过胖。
钱乙学习之余还喜欢化裁古方:
如他的六味地黄丸,原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崔氏八味丸,即八味肾气丸(干地黄、山茱萸、薯蓣、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的加减化裁,作六味地黄丸,用来当作幼科补剂。这对后世倡导养阴具有启发作用。

我们总结了钱乙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钱乙的学术思想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并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丰富和发展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中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气氛对儿科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甘草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