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刮痧”那些事
2017/6/26 甘草中医

    

    

    

     夏天来了,我们常常觉得闷热、躁烦,口渴,大量饮水好像无法缓解,甚至还伴随上吐下泻,下痢不止,胸腹绞痛,唇甲青紫,这所有的症状在夏季特发,称为“痧气”或者称为“痧胀”,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发痧”。

    

    

     狭义的痧气约等于“中暑”,广义的痧证除了中暑之外还包含了急性胃肠炎及其他夏季常见的消化道疾患、暑季感冒、神经官能症等[1]。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痧证还包含了某些急性发疹性传染病,急性腹痛或吐泻,以及某些危重症的晚期表现[2]

     关于为什么会发作“痧证”,其实和夏季风暑湿三邪夹糅阻遏有密切关系。人体感受秽浊之气,或伤暑湿,或过饮寒凉,伏邪过时,郁发为火毒,或因夏季脾胃伤湿食滞,气机阻滞不行,气郁血瘀,血行凝涩,而发为“痧证”。

    

     “痧”这个证在宋乃至宋明以前还只是边缘化的一个疾病领域,只是偶尔被提及。不过入明以后,有个很生动形象的病名“绞肠痧”,作为“痧证”的子病,很多的被医家拿来讨论。比较著名的《仙传外科秘方》将绞肠痧分为阴痧和阳痧,谓“阴痧腹痛而手足冷”和“阳痧腹痛而手足暖”,对于现世的治疗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从清乾隆中期到光绪中期,“痧证”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从清初的“痧胀”开始,痧的含义从症状到转向病因的讨论,而所能囊括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你可以看到在一篇中医古籍中,同时出现“痧胀”、“烂喉痧、”“痧疹”等名词。

    

     “痧”是富有中医文化的一个名词。说来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们还真有一部叫做《刮痧》的电影。这部电影用艺术化的手法将中西医文化的区别和冲突融合在刮痧这一个剧情点上,讲述了华人在国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的故事。人们拿一块刮痧板,蘸取少量介质(液体,可以是水,可以是油),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这在中国人眼中再正常不过的一种可以条畅气血,活血化瘀、祛邪排毒的中医特色疗法,在西方人眼中成了“将皮肤刮出条条紫红色的瘀斑瘀纹的酷刑”。

    

     暂不讨论中西文化的区别,只是从这一富有广泛民间基础的“痧证”和“刮痧”中,可以暂窥这一民间医学中的疗法与正统中医大雅之堂的联系。且不论许多中医黑会说刮痧是伪科学,其实在宋元之时,痧证因为诊断范围不明确,相关的理论和治疗手段不成熟而处在病证的尴尬的边缘地位。而清代对痧证井喷式的的讨论,如《痧胀玉衡》专著式的出现,其实还是易于沦于表面现象的概括和较为肤浅的汇总。

    

     郭志邃说“痧本无定脉,凡脉与所患之症不相应者,即为痧之脉;痧亦无定症,或感风、感食、感劳、感疾,而以本症治之不效者,皆为痧之症”。这样看似简单的概括,则更将痧证推向了不可细说的甚至未可知的境界。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无论脉症,皆可辨,或言一病既无定症,又无定脉,这样去诊断,实为可笑。

     其实今天的这篇关于痧的漫谈,并不是想告诉大家关于痧证和刮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想和大家共同思考,一起学习,不应过于囿于传统桎梏,学会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继承,莫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之前在某著名问答社交网站上,有看到过关于中医一些传统治疗手段和特色病名受到所谓的“现代医学”的攻击,诸如“拔罐不过是让毛细血管破裂,没有科学根据和医学道理”让吾辈中医学子嗤之以鼻。邓大大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得住老鼠的都是好猫”。相信除此以外,我们还能想想猫如何抓住老鼠,以及黑猫白猫抓鼠技巧上有何不同。

     参考资料:

     [1]王研云.痧胀.江西中医药,1960,(8):36,32

     [2]时振声.痧病初探.云南中医杂志,1984,(4):1-5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甘草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