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食疗方缓解秋冬咳嗽,再探石榴其他功效
2017/10/13 甘草中医

    

     由夏到秋,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正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节,常见的有支气管炎、哮喘、肠胃病等,此时小小的石榴就能派上大用场,可谓秋季养生“人参果”。

    

     清末民初河北名医张锡纯用石榴创的一个叫“宁嗽定喘饮”的方子,由于都是食物,这里推荐给秋冬有咳嗽问题的朋友。

     生山药45克,酸石榴汁(别太甜的)18克,甘蔗汁30克,生鸡子黄(俗称生蛋黄)4个。将山药熬汤,后3味兑入山药汤中,分3次服下。

     甘蔗汁,有个外号叫天生复脉汤,就是滋补阴液。鸡子黄也是滋补肾阴的。

     有的人看这四味药就说了,你这不是开玩笑吗?四个食物?

     其实我们要说的是张锡纯之所以把这四味组在一起,别看好像好简单一样的,但背后都有他的想法,它就像一个武林高手随便扔一个什么东西出去,哪怕是一个树叶片子那也是利剑一般的。这个张锡纯的方子是治病的用的,我们平常病得不重不要吃这么多,比如山药没必要45克,鸡子黄没必要4个,想当食疗方吃的,等量差不多减少就行了。

     石榴的其他功效

     中医认为,石榴之功有“四止”,即止渴、止泻、止血、止带。除了食疗止咳,石榴还有许多其他作用。

     止渴

     石榴果大汁多,有养阴生津止渴之效。秋燥之时,阴虚内热之体,口干烦渴,或热病之后伤阴,舌红绛少苔者,常以石榴取籽饮汁,其味甘纯鲜美,止渴甚效。小孩、老人或高热之后,胃阴不足、胃纳不佳者,可取鲜石榴籽,慢嚼细咽,既湿润咽喉,又滋养胃阴,止渴开胃。

     止泻

     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石榴皮是一味效果显著的收敛止泻药。石榴皮酸涩,无毒。据《药性论》记载:“主涩肠,止赤白下痢。”《滇南本草》亦载:“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说明其能止泻又能治痢。

    

     可酌情用石榴皮15克煎水,加适量红糖,分2次在饭前服用。或用石榴皮焙干研末,加适量红糖拌匀,每日早晨用米汤送服6克,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止血

     石榴皮有止血作用,既可内服止肠风下血,亦可外用止创伤出血。《千金方》有载:用石榴皮炒后研末,每服6克。用于便前出血,即一般所指肠风下血,西医称之为直肠溃疡出血或痔血。外伤出血,如刀伤,用石榴皮研细外敷,止血效果很好。《本草纲目》还记载:用石榴花揉塞鼻孔止出血。因此,其皮、花皆为止血之佳品。

     止带

     石榴花有很好的止带作用,妇女黄白带下用白石榴花,赤白带下用红石榴花。鲜石榴花50克,一次煎服,一般3~5次可见效;干品30克左右,或干品花7~10朵水服。《本草纲目》认为石榴有“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之功。

     抗氧化

     石榴汁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其中的多酚成分能够有效预防血管内皮损伤,有助于减少心血管壁脂肪堆积,阻止动脉粥状硬化的产生,从根本上防御心脏病的发生。而且,抗氧化剂对肿瘤也有防御作用。对血栓及高血脂的患者来说,每天喝一杯石榴汁,心脏血流状况可改善三分之一以上。

     如何挑选石榴

     要甜就选黄色:市面上最常见石榴分3种颜色,红色、黄色和绿色,一般是黄色的比较甜。

     不要黑斑要饱满:石榴皮如果光滑发亮则说明石榴新鲜,如果表皮有大范围的黑斑则说明已经不新鲜了。而且石榴的皮应该是很饱满的,如果是松驰发皱了,则说明石榴不新鲜了。

     等大选重的:如果差不多大的石榴,要选择重量大的,里面水分会比较多。

     怎么剥石榴

     ▼将石榴洗净,在石榴头部突出的地方,横切开

    

     ▼剥去石榴花周围的皮

    

     ▼沿着石榴瓣膜的纹路,从上往下切开

    

     ▼取走石榴花,掰开果肉

    

     ▼可以吃了~

    

     - END -

     文章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由甘草中医整理编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邮箱:liuf@igancao.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甘草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