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将至,你可能需要这些防晕车妙招!
2018/1/23 甘草中医

    

     又到一年春运时,一票难求依然是今年春运的难题!但什么都不能阻止过年回家的步伐啊!于是汽车成了不二之选,而随着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自驾行,同时拼车、顺风车也成为了不错的备选方式。

     然而身边总有一些晕车的人,坐上汽车后没多久就觉得头晕,上腹部不舒服、恶心、出冷汗,甚至呕吐;尤其当急刹车、急转弯或突然起动时更厉害。明明是满心欢喜的旅途,却因为晕车变得一路坎坷。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晕车的话题!

    

     为什么会晕车呢?

     人体能判断方向和维持自身平衡,主要由皮肤浅感受器、眼睛、颈和躯体的深部感受器及内耳等共同负责,其中以内耳最为重要。内耳的半规管以及椭圆囊和球囊主要有平衡功能。半规管有三个,互相垂直,构成空间的三个面。它们接受外界的平衡刺激,通过前庭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平衡中枢,来调节、管理平衡反应。

    

     1.个体差异。当传入的平衡刺激过分强烈时,如急刹车、剧烈旋转时,会让人感到头晕,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片刻即可消失。但有些人这种耐受力差,对轻微的平衡刺激即产生强烈的反应。

     2.睡眠差、过度劳累时容易发生。

     3.过饥过饱时亦易发生。

     4.患某些耳部疾病时可发生。

     5.车厢密闭使空气不流通,或某一些物质的气味刺激,如汽油等。

     6.看到汽车时,严重的产生了条件反射,看到或想到车(尤其是公共汽车)就会晕车。

    

     怎样防治晕车呢?

     最直接、常用的方法就是服用晕车药、晕车贴,抑制中枢兴奋,缓解消化道痉挛。但这些药物多有起效慢、口干、嗜睡等副作用,而且疗效不理想。因此除了服药以外,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乘车前不宜过度疲劳,前夜睡眠要好,可提高对运动刺激的抗衡能力。

     2.乘车前不宜进食过饱或过饥,尤其不能吃高蛋白和高脂食品,否则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3.尽量坐比较平稳且与行使方向一致的座位。并保持空气流通。头部适当固定,避免过度摆动。以减轻头部震动和眼睛视物飞逝而引起头晕加重。

     4.上车后双目注视远处,尽量少看近处物体,稍感不适,应立即选择靠车前方合适位置睡觉。

     5.在汽车踩油门、刹车、旋转时深吸气能减轻症状。

     6.可取新鲜生姜1片,或鲜土豆1片,贴于神阙穴(肚脐为神阙穴,常被养生学家誉为保健“要塞”,在这里主要刺激清醒大脑)。

    

     7.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桔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挤压,皮中便会喷射出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

     8.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

     9.戴上耳机听音乐,并把音量调大一点,这样能干扰人内耳对平衡刺激的反应。

     10.穴位按摩

     A.合谷穴:一旦晕车时用右手拇指点按左手的合谷穴,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

    

     B.内关穴:用大拇指掐压内关穴也可以减轻晕车症状(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在两筋之间)。

    

     11.前庭锻炼方法,如同飞行员训练一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反复刺激前庭,如:旋转椅、秋千、俯虎、荡船等,使前庭产生适应习服,可以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

    

    


     宝宝也晕车怎么办?

     不少父母以为,宝宝还小,不会晕车吧?其实不然,宝宝还小,内耳前庭的发育还不完全,会比大人更容易发生晕车的情况,甚至连新生儿都会晕车。不过,有很多父母分不清宝宝是晕车还是感冒、肠胃闹了毛病。

    

     a.在开车之后,宝宝手脚一直在挣扎,不能安静下来,而后才熟睡。

     b.宝宝上车之后脸色苍白,头部或者手部出汗,拒绝进食或者呕吐。


     c.窝在妈妈怀中,或者安全座椅中。

     如果宝宝出现这些晕车状况,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尽量让宝宝往前看。比较小的宝宝,最好哄睡之后,再上车。

     为了防止宝宝晕车,可以适当开一点车窗,让车内的空气保持流动。

     由于宝宝多会发生晕车呕吐的情况,为了防止呕吐造成脱水,要给宝宝多喝水。

     在途中经过休息站,可以下车带着宝宝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样能让宝宝稍稍舒缓一下。

     适当尝试上文提到的防晕车方法,如轻轻按摩穴位,或闻橘子皮、鲜姜片、风油精,但要注意不要接触到宝宝眼睛。

    

     ·END·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邮箱:xufy@igancao.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甘草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