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雪天防寒手册,转给你关心的人!
2018/1/26 甘草中医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1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预计,24日08时至5日08时,河南中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大部、江苏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雪,其中,安徽中部、江苏西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雪。
近日全国普遍降温
多地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初雪
经过昨晚一场大雪
杭州城区积雪深度可达4~8厘米
一夜换装
满城银装素裹
西湖断桥残雪,美不胜收



朋友圈里
大家也纷纷晒出雪中美景


各式雪人
也表达了大家对这场雪的喜爱



然而雪天路滑
也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尤其是天气寒冷
欣赏雪景的同时也别忘记防寒御寒
小编特奉上以下防寒手册
雪景虽美 安全第一

雪天防滑指南

雪天路面湿滑,很容易摔倒,如果遇到滑倒的情况,在发生侧滑的瞬间,将身体顺势倒地,因冬季穿衣比较厚实,不易导致大面积损伤。
向后滑倒时,及时缩身或下蹲。
急速剧烈地滑倒时,尽量双臂夹头,固定住颈椎关节。
如果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
万一摔倒后,不要急着起来,先查看下伤情,如果意识清醒并且没有严重的问题,再慢慢起来活动。摔倒后若出现剧烈疼痛、骨折症状时,尽量不要移动,可以呼叫周围的行人,找专业医护人员救援。


步行安全指南

● 尽量踩在积雪上避开浮冰和积水,不要因为湿滑就蹭着走反倒容易滑倒,尽量抬起脚,减少鞋底和地面的向前摩擦力,会大大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 降雪大时树木存在被压倒的危险,应该尽量远离树木等高处建筑谨防因坍塌被砸伤。
● 积雪结冰后路面将更加难行,避免穿皮鞋、硬塑料底鞋,最好穿着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或者抓地较好的运动鞋,而且应尽量稳步前行,慢慢走,重心下沉,以防发生事故。
● 老年人出行应有人陪护,一旦跌倒,要注意查看摔跤部位有无红肿,如有红肿应立即就医,摔伤后,先进行局部冷敷,起到收缩血管、止痛止血的作用。待24小时后,伤处消肿,再进行热敷,或抹红花油。


骑行安全指南

● 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车体不要携带过多、过重的物品,车胎气不可太足,将气放至平时充气量的2/3为好。
● 尽量放低车座,与前面车辆保持3米以上距离,防止前车滑倒绊着自己。不要急刹车,否则会使车轮打滑、失去平衡。
● 雪天驾驶摩托车进入弯道欲刹车时,尽量多用后刹,如果用前刹,控制不好的话容易发生侧滑。此外,刹车时尽量使车身与路面保持垂直,经过结冰严重的地段时尽量不要刹车,最好用油门控制车速。
● 雨雪天气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骑行。


驾车安全指南

驾龄三年以下的新手司机,尽量不要开车出行,你会发现车子根本不受你的控制。
晚上停车把雨刮器竖起来,不然明早会冻在前档上。
把轮胎气压适当放掉一点,大概胎压在2公斤左右,增加轮胎与地面接触。有条件的加防滑链。不过估计大家都没有。
早晨起来,车门会冻住打不开,不能用力拉,拉是拉不开的,会把门把手拉坏。用热水慢慢的往门把手和门缝里倒。
打开车门,提前15分钟发动车子,将暖风打到玻璃上化冻,不要使用雨刮器,不然雨刮器电机会烧掉。
等车内所有视线都清楚了才能上路,开始上路起步时在安全地段轻轻踩几脚刹车,因为刹车片有可能冻住。
上路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车距在平时四倍以上,车速控制在20~30公里左右,靠油门控制速度,不能猛加油门,在结冰路段千万不能踩刹车,踩完刹车你会崩溃的,车子会加速滑向障碍物,此时打方向车子会在路面打转,容易发生事故。
尽量绕开有坡度的路面,比如桥面、隧道口、高架等,车子会在此路段打滑开不上去,极易发生事故。


雪天防寒保暖

尤其要注意头部和手足的保暖,不要敞开领子和棉衣,出门要戴上帽子和围上围巾,这样可保持头部良好的血液循环,从而使上呼吸道有充分的抵抗力;鞋内要放鞋垫,用以吸热和减少热的散发,同时要常换常晒,以保持冬鞋的干燥、暖和。


合理膳食抗寒

适当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如牛奶、海带、紫菜等,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多喝热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多吃温热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等;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强免疫力。

·END·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邮箱:xufy@igancao.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甘草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