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女童因药致聋,这9类药物儿童禁服!
2018/2/12 甘草中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5岁的小女孩

     她的名字叫:付浠诺


    

     妈妈说

     我一岁时就会叫爸爸妈妈了

     特别爱笑

     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

    

     但3年前

     我发高烧

     用药不当后

     我的听力越来越弱

     直到现在

     我的世界很安静

     没有一点点声音

    

     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

     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有时候我会大发脾气、摔东西

     妈妈,不是我不乖

     只是想对你说话

     但着急说不出来

    

     是我把妈妈气哭了

     但妈妈却跟我说对不起

    

     因为用药不当,造成我国每年约有30000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

     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受损伤的,更是难以计数!

    

     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成人的4倍。

    

     在市场现有的3500多个制剂品种中,供儿童使用的仅60种,所占比例仅为1.52%。

     国内90%的药品无适宜儿童的剂型。

     衣食住行,我们都要给孩子专属的呵护,但最需要的专属药品,我们却忽略太多。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

     儿童用药不当三大危害

     父母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要负起责任。孩子生病时要及时就医,不要想当然地把孩子当成大人的“迷你版”,随意根据年龄减半折中,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另外,许多老一辈人的偏方缺乏科学依据,孩子生病要找专业的医护人员治疗,切不可妄下判断,随意凭经验给孩子吃药。

    

     危害一:药源性肾病

     发生原因多为抗生素药物(如氨基甙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解热镇痛类药物使用不当。如果是长期大剂量用药,十分容易引发孩子药源性肾病,且孩子年龄越小(0-2岁阶段),发生损伤的几率越大。药源性肾病的症状: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水肿以及急性肾功能不全。

     危害二:药源性耳聋

     发生原因多为水杨酸类药、部分利尿药、部分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类、氯霉素等)使用不合理,就会引发药源性耳聋,且常带来双侧性、永久性损害,也是造成儿童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药源性耳聋的症状:双侧对称听力损失、常伴有耳鸣。

     危害三:药源性肝病

     发生原因多为部分抗生素(如磺胺类、红霉素、四环素等)、解热镇痛类药物使用不当而引发。药源性肝病的症状:呕吐、食欲不振、精神差、彻夜啼哭、黄疸,严重者还会引起急性肝坏死。

     买儿童药避开三大雷区

     雷区1:同一药物成分,不同规格同一种药物成分,在市场上销售时是有不同规格的,也就是说,它有不同的浓度,不同含量,不同剂型的区别。

     比如,儿童使用的退热药物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有混悬液和滴剂两种包装。看上去好像只是大小不同,实际上它们的浓度也是不同的,小瓶含的有效成分是100毫克/毫升有效药量,大瓶含的有效成分是32毫克/毫升有效药量。二者在剂量上相差3倍。

     还有哮喘患儿的常用药舒利迭(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有三种不同规格,分别是50μg沙美特罗和100μg丙酸氟替卡松,50μg沙美特罗和250μg丙酸氟替卡松,50μg沙美特罗和500μg丙酸氟替卡松。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家长搞混二者而导致孩子用错剂量。所以提醒家长们去买药时,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避免这一用药误区。

    

     雷区2:很多药物包装相似在市场上有很多药物包装相似,尤其是同一个药厂生产的不同药物,包装样子非常相似。如果家中常备小药箱的话,尽量将厂家分开。比如泰诺林和泰诺, 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葵花小儿感冒颗粒和葵花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雷区3:很多药物药名相似日常我们用的很多药物,药名都是比较容易混淆的,比如说阿司匹林和阿莫西林就很容易弄混。还有泰诺林和泰诺,克林霉素和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和呋喃妥因,灭滴灵和灭吐灵,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和左旋咪唑等等,大家一定要小心用药,不要南辕北辙。

     以下药物儿童禁止服用

     无论你多么着急孩子的病情,也不要给孩子服用下列药物!

     01

     退热镇痛类药物

     含吡唑酮的复方制剂如氨非咖片、安乃近、去痛片、散利痛片等,小儿不宜连续使用,很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

     新生儿使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制剂易导致雷耶氏(Reye's)综合征(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疾病,病死率高达50%)。阿司匹林对婴幼儿的听神经也有损害。

     感冒通主要成分之一的双氯芬酸钠,儿童服用易引起血尿,不宜作为儿童治疗感冒的常用药,3岁以下儿童禁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因剂量较大(每片75mg),儿童及青少年也不宜使用。

     尼美舒利被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明确规定过,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02

     抗感染药物

     磺胺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氯霉素、新生霉素可使新生儿出现溶血、灰婴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禁用。

     头孢克肟:6个月以下婴幼儿禁用。

     替硝唑注射液:12岁以下少儿禁用。

     奥硝唑注射液:3岁以下儿童禁用。

     03

     止泻类药物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由于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又因该药小儿用药剂量至今尚无统一标准,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

     洛哌丁胺(易蒙停),可能会影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其用于低龄儿,5岁以下儿童禁用。

     药用炭,由于该药吸附作用强烈且无选择性,对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的生长活性均有影响,长期应用会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禁止3岁以下小儿长期应用。

     04

     驱虫类药物

     阿苯达唑(肠虫清)、哌嗪(驱蛔灵)、噻嘧啶(抗虫灵)、左旋咪唑、甲苯咪唑、苦楝皮、乌梅、使君子等驱虫药都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

     如阿苯达唑、驱蛔灵虽然毒性低,但常服或过量都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故药品说明书规定2岁以下儿童禁用。

     苦楝皮苦寒败胃,过量还可引起中毒死亡,5岁以下儿童禁用。

    

     05

     激素类药物

     此类药会遮盖炎症症状,还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雄激素如甲睾酮、丙酸睾酮等长期应用会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尤其是正在患水痘的小儿更要禁用。

     这类药物还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06

     喹诺酮类药物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可引起幼儿的骨关节特别是负重骨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

     07

     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胍甲环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着色变黄和骨生长抑制。8岁以下儿童禁用。

     08

     氨基糖苷类药物

     链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等, 此类药物连续使用易造成小儿听神经和肾功能损害。6岁以下儿童禁用。

     09

     抗酸类药物

     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连续使用对小儿的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一定损害,16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盐酸苯海拉明、茶苯海明、盐酸地芬尼多等,6个月以下婴幼儿禁用。

     西替利嗪,6岁以下儿童禁用。

     希望这篇推文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宝宝生病请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家长具备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

     也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不要让悲剧重演

     孩子安全用药很重要!

     (央视推出的儿童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

     ·END·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邮箱:xufy@igancao.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甘草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