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巧用药膳调失眠!
2018/2/28 甘草中医

     失眠是现代人的通病,而失眠的原因也很复杂,因人因时而异,难以依靠单一药物短时间内改善。用药调理的同时更需要调情志、养心神。自古药食同源,今日小编特推荐4款安心助眠药膳,有睡眠困扰的朋友不妨煮来食之!

    

     莲子百合瘦肉汤

     制法:莲子50克,百合50克,猪瘦肉250克切块,加水煲汤。

     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

     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

    

     莲子性味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味甘、微苦、平,入心、肺经,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等功效。

     柏子仁炖猪心

     制法:用柏子仁适量,放入猪心内,加水炖熟服食。

     功效:养心,安神,补血,润肠。

     适应症:心悸,怔忡,失眠,肠燥便秘等。

    

     柏子仁性味甘、辛、平,可宁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猪心性味甘、咸、平,入心经,可补血养心。

     合欢花蒸猪肝

     制法:每次用合欢花(干品)10克,加水少许,泡浸4~6小时,猪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盐少许调味,隔水蒸熟,食猪肝。

     功效:清风明目,舒郁理气,养肝安神。

     适应症:失眠,胁痛等。

    

     合欢花性味甘、平,入心、肝、脾经,能舒郁,理气,安神,活络;猪肝性味甘、苦、温,入肝经,能补肝,养血,明目。

     甘草小麦红枣汤

     制法:每次用甘草10克,小麦30克,红枣5枚,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饮汤。

     功效:和中缓急,养心安神,补脾和胃。

     适应症:癔病、神经衰弱、失眠、盗汗等。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经,能和中缓急,润肺,解毒;小麦性味甘、凉,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除热、止渴;红枣性味甘、温,入脾、胃经,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

     推荐——酸枣仁丸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用酸枣仁汤治疗失眠,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方中重用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为君药;茯苓宁心安神,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清热,共为臣药;佐以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调畅气机,与君药相配;甘草生用,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一者与茯苓相伍可健脾和中,二者与酸枣仁酸甘合化以养肝阴,为使药。

    

     甘草医生在经典古方的基础上,新增生地黄、夜交藤、远志3味中药,制成酸枣仁丸,专治失眠不安,是“睡眠困难户”的救星!

    

     产品详情

    

     组方优势

     在经典古方的基础上,新增生地黄、夜交藤、远志3味中药,更适合现代人体质!

    

     生地黄

     【性味】甘苦,凉。

     【功效】清热生津滋阴,养血。

     【主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夜交藤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效】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主治】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远志

     【性味】苦、辛,温。

     【功效】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

     【主治】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产品优势

     道地药材

     甘草医生的药材均由佐力百草药业,华东医药集团等知名药材公司提供,药材纯正、无添加,质量有保证。

     超细粉碎,更易吸收

     把坚硬的酸枣仁研磨成细粉,使药物成分更容易被吸收。

     精心搭配,科学调制

     在原有配方的基础上添加了夜交藤,地黄和远志,八位珍贵药材科学配比,更具养心安神,舒经活血的功效。

     小颗丸剂,方便服用

     小颗丸剂,可直接口服,方便服用,方便携带。

    

     适用人群

    

     服用禁忌:孕妇及哺乳期禁服

    

     扫描或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均可购买

    

     往期精彩回顾

    

     【2.14中医情话】我尝遍百草,只为找到你的味道!

     肿瘤院士研究癌症一辈子,却劝人别轻易开刀!

     中医如何治失眠:入睡困难户的“救星”!

     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喝酒会致癌!中国人尤其危险!

     给猫狗把脉、针灸你见过吗?宠物看中医悄然兴起!

     【收藏】什么病看中医?什么病看西医?

     ·END·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邮箱:xufy@igancao.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甘草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