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人体这15处健康开关,关键时候能救命!
2018/9/27 18:01:51 甘草中医

     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黄帝内经》就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

     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施术部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

    

     这些穴位就像是我们身体的“健康开关”,找准这些“开关”不仅可以缓解很多身体不适、养血调经、调理亚健康,关键时候还能救命!

     紧急救治穴,以备不时之需

     百会穴:紧急救治高血压危象

     取穴:该穴属督脉的穴道,位于人体头部,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端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中风失语、高血压、癫狂、眩晕、鼻塞、头痛、头昏、耳鸣等病症。

    

     高血压患者常在不良诱因的影响下,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出现头部晕痛,突然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等症状,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高血压危象。可用针刺百会穴使之出血以缓解。如果同时突发抽搐,可手掐合谷、人中穴以配合治疗。

     少冲穴:急救中风昏迷

     取穴:该穴属于手心经经脉的穴道,在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

     主治:中风、心悸、心痛、肋间神经痛、喉炎、结膜炎、黄疸、上肢肌肉痉挛等病症。

    

     少冲穴与心脏有密切的关系,当心脏病发作时,用力按压小指指尖,可以使病情得到缓解。

     如果有人突然中风倒下,牙关紧闭,不省人事,或者突然心脏病发作,在这种紧急状况下,一边要将病人迅速送往医院急救,一边可以掐按病人的少冲穴,具有流通气血的作用,以促进患者的苏醒,方便救治。

     按穴止痛,中医才不是“慢郎中”

     肩颈痛开关:肩中俞、肩井穴

    

     “肩中俞穴”位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两寸(三横指)。肩背痛、颈椎病的时候,可以常按压这个穴位,可以促进颈部、脑部的血液供给,力度为感到酸胀为宜。

    

     “肩井穴”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肩周炎、五十肩、肩颈等肩部的问题,就找肩井来按压,大都可以手到病除。

     牙痛开关:虎口、下关穴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痛总会让人坐卧不安,此时不妨试试身体两个止牙痛的穴位。

    

     一个在“虎口”附近,即拇指、食指合拢时肌肉的最高处。揉压虎口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另一个在耳朵前方,颧骨与下颌之间的凹陷处,即下关穴。

     腰疼开关:伏兔、肾俞穴

     伏兔穴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的连线上,髌骨上缘上6寸。简单取穴方法:患者坐着,家人坐对面,张开手掌,握住膝盖处的髌骨,然后中指所在处,大概就是伏兔穴。

    

     如果腰不好的话,稍用力按压,就会有痛感。伏兔穴属足阳明胃经穴,刺激此穴,能加强气血运行,濡养腰部神经经络,能缓解疼痛。可在家自己或让家人按揉,一天两次,一次15分钟左右。

    

     “肾俞穴”位于后腰与肚脐正对的穴位为命门,命门穴旁开1.5寸就是肾俞穴。这是补肾抗衰老的好穴位,按揉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腰酸腰痛,治疗肾虚。

     急性胃痛开关: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胃肠急性疼痛时,按足三里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5分钟,胃痛便可明显减轻。

    

     常配合脾经郄穴——地机穴、胃经郄穴——梁丘穴,用力按压,以明显酸胀感为佳,“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

     头痛开关:印堂穴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说,两眉间有个“印堂穴”,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按摩这个位置有助于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心痛开关: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见上图)。

     心绞痛发作时,除了服用急救药物,平躺等待救护车外,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按压内关穴,缓解心脏不适。

     没事多按按这4个养生美颜穴

     养血调经:三阴交

     三阴交是养血调经的重要穴位,位于两足内踝上3寸,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平时用手按压此点,使之有酸胀感,对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良好的作用。但此穴孕妇禁用。

    

     预防早衰:按三阳脉

     中医指出,“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三阳脉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在这三条经络中的三个重要穴位分别是足三里穴、肩井穴、睛明穴。女性要经常按摩,以有酸胀感为度,有助于养护“三阳脉”,预防女性早衰。

    

     清热解毒:内庭穴

    

     内庭穴,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是人体自生的牛黄解毒丸。内庭是去胃火的,它的作用相当于牛黄解毒丸。

     胃火牙痛、咽喉痛、热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所以它是一个去热的穴位。

     补中益气:中府穴

    

     肺经有个穴叫中府,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

     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

    

     今天的穴位介绍供大家认识参考,穴位针灸等专业操作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请勿擅自施诊!对穴位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

    

     往期精彩回顾

    

     【今日药膳】小儿脾胃及运化不良的调理!

     痛经的痛苦终于被科学证实,中医治痛经了解一下!

     肿瘤院士研究癌症一辈子,却劝人别轻易开刀!

     中医如何治失眠:入睡困难户的“救星”!

     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喝酒会致癌!中国人尤其危险!

     给猫狗把脉、针灸你见过吗?宠物看中医悄然兴起!

     【收藏】什么病看中医?什么病看西医?

     ·END·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侵删,小编邮箱:xufy@igancao.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甘草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