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知名的音乐家,为何说他一生只写了两首歌?
2019/9/28 8:03:43 共产党员

    

     有一首歌数十年传唱不衰在世界许许多多地方都响起过它激昂高亢的旋律……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时,有个31岁的小伙儿正好在现场。这个小伙名叫王莘,在天津音工团工作。他想,我是搞音乐的,我得把这种豪迈写到歌里,于是就创作了一首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可惜这首歌不是很上口,流传并不广。

     王莘原籍无锡,曾在上海参加过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他到了延安鲁迅文艺学院,跟随冼星海、吕骥等老师学习。冼星海正在写《黄河大合唱》,其中一段叫做《河边对口曲》,后来由王莘担任领唱。“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这就是王莘的唱词,他演王老七;陈佩斯的父亲陈强演张老三。

    

     冼星海很认可王莘的音乐才华,还曾送给王莘一支自动铅笔和几张谱纸,鼓励他坚持创作,写出一首全国传唱的歌曲。

     到了1950年的夏天,全国开展庆祝建国一周年征歌大赛,王莘憋着劲要参加这个大赛,但灵感一直没有降临。当年9月初,王莘带着妻子王惠芬到北京出差,夫妻一起为单位采购乐器。坐公交车路过天安门时,恰好三排小学生经过,清一色的白上衣蓝裤子,打头儿的孩子举着红旗,全队合唱着歌曲。那时还没有雾霾,蓝天白云下面红旗烈烈,孩子们精神饱满,歌声嘹亮。此情此景,激发了王莘,两句歌词带着曲子一起涌入他的脑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王莘当即让王惠芬去赶火车回天津,自己继续创作,构思完了歌曲的大半部分才搭上夜班火车回家。词曲都有了,可身边没有纸笔,忘了怎么办?于是他就在车厢里大声唱。周围乘客都吓坏了,跟乘警说你得管管。乘警观察了好一会儿说:“没事儿,这是文疯子,不打人。”

     凌晨三点到家,他把王惠芬叫醒,说你听听我这首歌,我终于写成了。王惠芬那时怀着孕,睡眠本来就不好,刚刚睡着就被他叫醒,特别生气。可是一听这首歌,瞬间就不生气了,提醒王莘赶紧把词曲记录下来。王莘这才拿出冼老师给的纸笔,郑重写下《歌唱祖国》的词曲。

    

    王莘用冼星海送他的自动铅笔书写的手稿。

     作品写好后寄到了北京,寄给征歌大赛组委会。可惜完成的时间太晚,大赛已经不再接收投稿。王莘不灰心,他觉得可以从基层唱起。于是自己刻蜡板,用油墨印刷歌谱,带到天津十六中、棉纺厂、南开大学等单位去教歌。天津各界唱开之后,很快又传到外地,最远到兰州都有人组织合唱这个歌。

     天津离北京近,自然也会传唱到北京。北京方面不知道词曲作者,就打电话到天津问。打到王莘那,“最近有个《歌唱祖国》挺火,是谁创作的你知道吗?”王莘说,就是我。

    

     1951年9月15号,《人民日报》发表建国两周年的唱歌通知,规定除《义勇军进行曲》之外,《歌唱祖国》也要唱。从此,这首歌算是真正在全国传唱开来。当年10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毛主席得知王莘就是《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当面夸奖他写得好,并赠送他最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一套。王莘激动坏了,当时就说,请主席再给签个名吧。

    

    

     1951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毛泽东主席签名赠书(右为王莘)。

     在王莘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王莘指挥,周恩来总理和天津歌舞剧院的演员合唱《歌唱祖国》的照片。那是1965年2月周总理到天津视察时的珍贵留影。当时周总理认真询问:“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是“灭亡”还是“死亡”?王莘告诉总理,在传唱中“死亡”被唱成“灭亡”。周总理放心地说:“那就对了,不是我的错误。”

    

     1965年周总理和群众共同高唱《歌唱祖国》,王莘指挥。

    

     1997年,在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上,英国皇家乐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共同高奏《歌唱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歌唱祖国》的旋律再次奏响在澳门的上空;2008年,童声领唱的《歌唱祖国》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响起……在世界许许多多地方,都响起过《歌唱祖国》激昂高亢的旋律……

    

     晚年的王莘曾说过:“我虽然写了很多作品,但我认为我一生只写了两首歌,一首是用音符谱写的《歌唱祖国》,另一首是我至今仍然在用心灵谱写的《歌唱祖国》。”

     文如其人,歌如心声。在近70年的创作生涯中,王莘写下了几千首歌曲。歌唱祖国,歌唱英雄,歌唱社会新风,歌唱人间真情。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一息尚存,就要为建设先进文化尽责任、作贡献!”

     1982年,王莘患了脑血栓,右半身瘫痪。在老伴王惠芬的照料帮助下,他用尚可动弹的左手在儿童写字板上写音符、节奏、小节,然后让老伴“翻译”到纸上,再反复推敲修改,丝毫未减弱创作热情。

    

     1982年王莘在工厂教歌。

     1994年,王莘和王惠芬将他们几十年的积存连同子女们的支援一起凑了10万元,成立王莘音乐创作基金会,以奖励歌曲创作和革命老区的贫困学生。基金会成立以来,奖励了一百多位歌词作者。

     2002年,当王莘得知他们当年曾经战斗过的曲阳、阜平等地,有很多山里娃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放弃大学梦时,王莘决定拓宽基金会的内涵,利用基金会帮助太行山区的贫困孩子上大学,他们先后帮助了几百名贫困山里娃圆了大学梦。

     2007年10月1日凌晨2时30分,坐在轮椅上的王莘,由老伴王惠芬推着,漫步在宁静而肃穆的天安门广场上。他渴望再一次仰望五星红旗在首都北京徐徐升起,迎风飘扬。他告诉家人,这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个梦想,已足足想了大半年。当国旗卫士们弄清原委后,齐齐地、久久地向坐在轮椅里的王莘致以最崇高的军礼。王莘眼睛湿润了,他心里明白,这是何等的荣耀和伟大的礼遇。

     15天后,这位一生热爱着祖国的老人走了,安详地、平静地离去了……

     王莘他用一生在歌唱祖国,以他热爱祖国的心灵和一生的操守,谱写了他心中的《歌唱祖国》。“时代的步伐是节奏,祖国的脉搏是音符,人民的心声是旋律,这就是我的歌!”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周宇

     编审:陈卫平 张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共产党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