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少先队辅导员:一条红领巾,一戴一辈子
2019/10/12 19:22:06 共产党员
201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纪念日。在浙江省温岭市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是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辅导员,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70年,被称为“戴了一辈子红领巾”的人。他用无私大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也见证了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历程。
今年88岁的俞明德,至今仍活跃在孩子们中间,并在几年前被推选为温岭少先队的“终身总辅导员”。多年来,他先后获得“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1949年5月,随着浙东的解放,18岁的俞明德当上人民教师。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0月13日,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这就是后来的中国少年先锋队。身为教师的俞明德看到这个消息十分振奋,他立即发起申请,成立了温岭第一个少年儿童队组织。俞明德也因此成为当地第一位“少年儿童队辅导员”。
白天,俞明德给孩子们上课,晚上,组织站岗放哨,教唱革命歌曲,宣传土改政策……在俞明德的带领下,儿童队员很快从20多人发展到160多人。
在俞明德家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条旧红领巾,被俞明德视作珍宝。因为工作表现出色,1955年9月,24岁的俞明德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少先队辅导员代表,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就是戴着这条红领巾,俞明德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周总理看到我胸前的红领巾,嘱咐我说:你是少先队辅导员代表,回去后要好好工作,培养好下一代。”这句话,俞明德铭记了一辈子。
俞明德说,党的关怀、领导的嘱托、自身的热爱、孩子们的感恩,筑成了他一辈子的信念,让他一生扎根少先队。
几十年来,俞明德创建的“少年军校”“红领巾海洋文化”等成为全国少先队工作品牌,教育和影响了无数孩子。
1991年10月,干了四十多年少先队辅导员的俞明德退休了,可他却闲不下来,申请继续干志愿辅导员。然而,怎样才能让这个志愿辅导员发挥出最大作用呢?
俞明德喜欢教育新闻报道。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宣传红领巾事业,他穿梭于“红领巾”之间,成为了《中国教育报》《辅导员》《中国火炬》《中国少年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的通讯员和新华社的签约摄影师。
他天天和时间赛跑,更加投入地工作。无论山区、海岛,还是偏僻的乡村小学,都是他关注的对象。为了发稿传视频,七十多岁的俞明德开始学习电脑。由于不熟练,打字只会“一指禅”,300字的文稿需要敲一个小时。俞明德却乐此不疲:“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还是不服老,能跟得上时代,我也挺高兴的,看到自己的作品,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近年来,俞明德平均每年发稿300多篇。他向孩子们学习最新的网络词汇,用镜头记录下纯真的笑脸,也通过宣传引起大家对儿童成长的关注。这些工作没有任何报酬,但俞明德从不在乎。
俞明德轻抚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感慨到:周围许多人不理解,没钱谁会干这个事情呀?我说,有红领巾的地方,我就高兴!
俞明德不仅热心公益宣传,更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了几十名家境困难的孩子。代楠是俞明德帮助过的学生。13年前,她跟着父母从四川内江到温岭打工,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一度面临辍学。俞明德了解情况后,不仅联系学校帮她减免学费,还为她父亲找了一份幼儿园保安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才稳定下来。如今,代楠已经大学毕业,她拿着实习后的第一笔工资特地来看望俞爷爷。代楠说:“如果没有俞爷爷的帮助,我就没有读书的机会,是俞爷爷在我人生最关键的时候拉了我一把。”
70年寒来暑往,俞明德和一代代少年儿童共成长。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如今已是满头银发,但俞明德觉得,这种陪伴,是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俞明德说:“我的使命就是教育好下一代,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培养孩子们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来源:共产党员电视栏目
责编:姚润萍
编审:陈卫平 张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共产党员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