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2021/3/8 7:00:00 传奇国学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力气单薄就不要去背负重物,说话没分量就不要规劝别人。

     力气小的人不要负载超过自己能力的重量,说话没有分量,就不要再去劝解别人,免得自讨没趣。

    

     SIMPLE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启示

     人应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成功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只有准确地认识自己,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步伐,如何安置好自己的各种欲望与需求,量力而行,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力微休负重”很容易理解。比如说,对于孩子,我们都知道还小,不能让他负担太重的东西,免得把孩子给压坏了。对于成人,虽然有力气,也要量力而行,不要负担超过自己承受范围内的东西,免得把腰给闪了,甚至于会出危险。

     “言轻莫劝人”,“言轻”有四种解释,一是经常说话不算数或者说大话的人,这种人的话是没几个人相信的;二是你的身份没有份量,人微言轻,你就免开尊口吧,也是给你自己留个面子,识趣一点,譬如,一个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劝慰即将退休的领导,结果可想而知;三是要劝导别人需要自己头脑清晰,对事物的分析比较透彻,语出惊人,点中要害,这样才能使人信服,使对方相信你而听你说的规劝;四是现在社会“话语权”在“富人”与“有权人”嘴上,倘若自己不是上述两种人,而且自己在众人中又没有“威信”,自己“知趣”的,要会自己“闭嘴”,不知趣者你自己“胡说八道”一点用都没有。

    

     中国人都是一个自主性比较强的人种,人其实需要一定的自主性,一般看人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的,有时看到也很难承认的,但是,有些话要是成功人士提出来,我们有时会欣然接受,我们的误解就是同样是一句话,说话的人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不一样时,你对那句话的分量就会不一样,本身不是话变了,而是说话的人变了,这就是言轻莫劝人。

     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如果你成功了,那么你放个屁都是真理,如果你不成功,那么你说的真理都是放屁”。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碰见,一些人对自己所做决定时,旁人会提出一些忠告或者箴言,但是我们很多时候会把它耳旁风,“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是古圣先贤富有生活哲理的一句肺腑之言,在现在职场同样适用。

    

     人要量力而行,行善也同样需要把握好分寸。能力范围之内的忙,能帮则帮,超出能力的忙,别逞强去帮。强撑着做老好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不仅让自己压力倍增,占用了自己的大量精力和时间,还可能事与愿违。

    

     要么,你花了大力气帮了忙,他人却以为是举手之劳,既不感激下次有同样的事情还会继续麻烦你。要么,承诺过帮助他人,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他人所托,既误了事又伤了感情,透支了他人对你的信任感。

     “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懂得拒绝他人,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迹象之一。

     不帮逞强的忙,其实意味着给自己和他人都做出了最优选择:既不为难自己,又给了他人新的选择。这才是对己对人最负责任的表现。别让“面子工程”,拖累他人;也别让“不好意思”,伤到自己。

     量力而行,才能帮对忙,帮好忙。

    

     有一只蚂蚁和一头大象是好朋友。

     有一天,不知怎地,他俩为了“世界上先后有鸡,还是先有蛋”争吵起来,双方互不相让,于是,文攻升级成了武斗,大象伸出鼻子便去掐蚂蚁的脖子,吓得蚂蚁“花容失色”,撒腿就跑,跑到一堆沙前,一头扎进沙里了,只露出一条腿在外。一只路过的兔子见状相当不解,便问蚂蚁为什么把一条腿露在外面,“嘘!小点声!”蚂蚁回头看了看正在追赶的大象,然后恶狠狠地说:“看老子怎么绊那头大笨象一溜跟头……”谁知话音未落,大象像一辆装甲车一样隆隆驶过,蚂蚁成了大树的肥料!蚂蚁的可笑在于其没有自知之明,不知“力微”,强去“负重”。

    

     早在2500多年前,老子便说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真理。但是生活里,许多人并不比蚂蚁高明多少。他们奋不顾身地去追求名利与权势,却不懂得低头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重,于是乎,先飘飘然而后昏昏然,忘乎所以,摆不正位置,人生之舟迷失方向,甚至倾覆。记得有这样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如秤:对自己秤轻了易自卑;秤重了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恰如其分地认知自我。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更是有自知之明的智者。

    

     1952年,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共和国首任总统魏茨曼因病去世。以色列总理有意让爱因斯坦当总统,并派人探询爱因斯坦的意向。“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儿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当总统呢?”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后来,以色列驻美大使又带来了以色列总理的亲笔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爱因斯坦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仍然继续从事他心爱的科学研究事业,直到去世。

    

     在一般人看来,国家总统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职位,可爱因斯坦清醒地知道,虽然自己是个有成就的科学家,但却不是一个政治家,科学研究与治理国家完全是两回事。自知之明是成功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只有准确地认识自己,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步伐,如何安置好自己的各种欲望与需求,量力而行,才正确处理方法。

    

     那么言轻劝人会有什么不好呢?

     韩非子的《智子疑邻》来作为例子说明:一个富人家的墙被雨水冲坏了,儿子说不及时补上会招贼的,邻居的老人也说了这么一番话。结果晚上的时候果然招来贼了。作父亲的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看看,说的是一样的话,但是因为身份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如果富人把邻居的老人给告了,虽然哪怕是最后洗清了嫌疑,但是已经引来了一场是非了。反观很多人就喜欢表现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自己的事还没做好呢,怎么会让别人来信服并听从呢?

    

     论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能让别人信服,往往语出惊人,点中要害,通常一、两句话就够了;一个人不让别人信服,就算你有真理千条,说得苦口婆心,也是白费喉咙。

    

     古代尸位素餐的人有的是,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也很多,没有那么大能力却身居高官、身处要职的人比前两者对国家的危害更大,这就是因为没有认清自己。

    

     生活,就是一个大染缸,人一但进去了,就会被染成五颜六色。做人,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一个人,只有自己内心变得强大,才能对生活无所畏惧!

    

    

     感悟

     老人言是老祖宗用血泪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他们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老人言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你做人做事如何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不吃亏。“老人言”看似自言自语,却是人间至理,老人言堪称“不立文字的经典”。老人言虽然已经很老很老了,比我们的爷爷的爷爷还要老,但是仍然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散发着自然的清新气息。因为老人言从生活中来,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最大程度地回避了各种思想毒素的污染,可以谓之最纯粹的智慧……

    

    

    扫码关注我们

     在文明的传承中,书籍发挥的作用是空前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奇国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