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章感悟——水之道亦人之道
2021/3/19 7:00:00 传奇国学
道德经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READING理解
天地永远都存在,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万千世界中,水在老子的心目中是最近道之物。它品性谦逊,张弛有度,却又恩泽万物。“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从七善方面阐述做人做事的七智。
“居善地”是说人应该顺应环境,顺势而为。在纷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现代社会人的胸中装着各种各样的欲望或者理想,多不想平庸,无为的生活,在没有充分认识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攀高附贵的去追求,就会遇见各种烦恼,相当于逆水行舟。而水则总是流向低凹之地,停留在最安全的地方,毫无倾覆之患。水所居之地,是富足而圆满的。如果我们能在找准自我定位的基础上有所准求,就会功德圆满,富足而快乐。
“心善渊”是说见性明心,抛弃世俗,让内心保留一份纯真,深邃宁静。要想在物质社会保持自我,就要清除杂念,妄想,让心避免受到各种各样的污染和惊扰,让心笃实守静,达到空灵境界。记得在一次与刘道长交流的过程中,她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我想所谓的大隐就是身处闹市红尘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安宁之人吧。
“与善仁”,对人应该入水一样,对待他人不分等级,尊卑贵贱,一视同仁,对人真诚友爱。《易经》里这样描述水:“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水润物细无声,有博大的仁爱胸怀。在生活中,应该对强者保持一份尊重,对弱者给予同等的仁义友爱。无论强者弱者,我们都能待之以仁,给予他人我们所能给予的善,那么整个社会将变得团结友爱。
“言善信”,一如《论语·学而》里说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曾子杀猪可以说是言而有信的典范。古人深知“轻诺必寡信”的道理,在对待一个三岁小儿都能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果。那么我们当代人更应该做到“一诚天下动”。
“政善治”反映了水海阔天空,把握大势的气魄。把握住世事运行的规律,就可以高屋建瓴,有条不紊的掌控大局。
“事善能”是说做人处事如水随物变形,张弛有度,在任何环境下发挥所长,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水虽然柔弱无骨,却能滴水穿石。故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司马迁曾经阐述道家之学曰:“与时迁徙,应物变化。”
“动善治”指的是行动如水,能够伺机而动,行动上把握时机。水源自高山之巅,遇势则舍高趋下,成涓涓之溪流奔流不息;亦能居洼地成山间湖泊,静若处子;能汇流成海,惊涛拍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都努力想要去掌控一些事情,而在我试图想要去改变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环境,没有把握时机,最后适得其反。水之道给了我处事最智慧的指示,顺应事情发展而变化,顺应环境改变而改变行为,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总结 水之性,至洁,至仁,至善,至德,至道。人做人处事应该如水的七个善性。人生的态度也应该如水,以柔克刚,不与争锋,利他。若做到这些,人生自然圆润通达,功德圆满。
扫码关注传奇国学风里雨里我们在等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奇国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