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021/4/29 7:00:00 传奇国学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书籍推荐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仍之,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READING详解
有上乘道德的人行无为不显示有德,所以有德。下乘修道的人处处显得道德高尚,所以反而无德。上乘修道的人是无为的,一切依照自然发展规律去作,所以说无为而无所不为。下乘修道的人喜欢自作主张,认为有人为的措施是必要的,所以反而违背了自然规律。
最好的仁术是广泛施仁,所以无所不为。最好的义行是广泛举义,所以都是人为的行为就是有以为。最好的礼制是广泛教化礼仪,都是一些表面现象,所以没有人响应,干脆被伸手把它扔掉了。
认识事物之初,只是事物外表的感性认识,所以认识事物都是从愚昧开始的,换言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所以识时务的人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的奥秘,而不能邯郸学步只知道表皮的东西。因此要去其糟泊取其精华。

现代启发
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认识事物之初,只是事物外表的感性认识,所以认识事物都是从愚昧开始的,换言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所以识时务的人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的奥秘,而不能邯郸学步只知道表皮的东西。
日本少林寺拳法的创始人叫宗道臣,1947年,36岁的宗道臣从中国回到日本,看到战争失败后的日本社会秩序混乱,暴力横行,决定用自己在中国学到的拳法和在少林寺按照壁画绘制的图谱结合日本柔道创造出一种新拳法“日本少林寺拳法”。经过艰苦努力,拳法终于形成,打遍日本无敌手,在日本门徒达到150万之多。
电影“少林寺”开头进行武术表演的,就是宗道臣率领的日本武术代表团。原本想来比武,结果看到实力悬殊太大,就变成表演了。
宗道臣自己说:他在创造“日本少林拳法”的时候,有一个动作,始终没有掌握要领,就是“站桩”俗称“蹲马步”。
宗道臣在归国的船上听说有一个中国武术高人,于是一定要求比武,中国高人无动于衷,宗道臣用一些有辱民族气节的话来激怒他。中国高人告诉他:“我只会‘站桩’没有什么能耐,实在要比就试一试吧!”
甲板上人潮拥挤,都想看看高手过招。当宗道臣摆好架势准备出招的时候,中国高人刚一“站桩”,宗道臣就感到心跳加快、虚汗泉涌,他马上意识到今天遇到的是高人,一旦过招必死无疑。他立刻双膝跪地、磕头拜师,中国高人连头都没回,回到船舱“打坐”去了。
宗道臣把“占桩”这个动作加到了“日本少林拳”里,但是到今天都不知道其奥妙所在。
全中国人都知道“站桩”是最高境界的内功,它可以不动声色的置对方于死地。光知道一点表皮就想与高手过招……。

对青少年的道德启发
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任何知识都是从一无所知开始学习的,从一无所知,到粗略掌握知识,到深层次掌握知识,到利用学到的知识去探索更深层次的自然奥秘,这就是青少年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步步加深的。绝不能揠苗助长、好高骛远。
中国家长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为了让孩子学习优秀,很多家长都沿用了让孩子“早学多学”的家教传统。有一句话常在家长们嘴里念叨:“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小小年纪的孩子就被父母送进各种补习班,以期在“抢跑”中增加在今后学习、就业竞争中的胜算。但事实上,现在社会上愈刮愈烈的“抢跑风”并没有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实质作用和根本改变。除一小部分确有天赋的孩子受益之外,大部分孩子得到的只是学习压力的增大和学习兴趣的抹杀。
多数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抢跑”。
近日,青岛市教育局紧急叫停了幼儿园开办珠心算、双语、早期识字等课程,希望通过制度约束,将幼儿从带有功利色彩的繁重负担中解脱出来。其实,各级教育部门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这种“抢跑”现象不止一次下过禁令,但是,这种现象却愈演愈烈。
一些对幼儿的调查发现,几乎被调查的孩子都上过珠心算、英语或识字课,有的甚至上过多项。一些幼儿园在招生中,干脆就将这一类课程当成自己的“招牌”用来吸引幼儿入园,并着重强调“经过培养幼儿可以完成千位数运算”或者“可以认识X个汉字”等这种看似非常“厉害”的教育成果。(在笔者儿子上初中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成绩下滑很快。把考试卷子拿来一分析,发现基本上都是计算错误,问之,答曰:“从小学到初中,从来没有用过草稿纸,全部是心算。”这就是早期心算培训的结果。)
在小学阶段,学校教育就规范了很多,课堂上倒没有什么超纲的“抢跑”现象。但到了课外,各种五花八门的补习班给孩子们上紧了发条,早就叫停的奥数班遍地开花,英语培训和各种考级随处可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了家长或社会给孩子施加这些额外压力的最冠冕堂皇的借口。在体育竞技场上,抢跑的队员要被裁判叫回去重来一遍,而在教育上,“抢跑”究竟能让孩子占有多少“先机”呢?
早走一步并不能领先一步。
当然,教育“抢跑”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孩子确有天赋,早教育早开发。但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大部分孩子的“抢跑”往往伴随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上的偏差。
过去,很少有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参加奥数辅导,而现在我们会发现,不少孩子周末都在参加奥数班。笔者曾经见过一个孩子从小学就参加奥数辅导,也曾在全国获得了奖项,进入初中后一门心思地想在全国获得奖项并进而取得中考的优惠政策。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孩子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数学上,甚至上别的课时他也自己忙活数学。但最后的结果是,这个孩子在比赛中连省级的奖项也没有获得,其他学科也受到了影响。
这个例子说明,不反对家长和学校对确有天赋的孩子进行早期培养,但“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更为重要,特别是一些低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学习进度的提前更重要。
从幼儿园到中学,有不少老师都表示,现在社会上愈刮愈烈的“抢跑风”并没有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实质作用和根本改变。除一小部分确有天赋的孩子受益之外,大部分孩子得到的只是学习压力的增大和学习兴趣的抹杀;而在课堂上,这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学生最让老师头疼,有的老师更是坦言:“这样的孩子不好教、不服管,成绩也不算好。”

对企业管理的启发
老子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企业管理也是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发展壮大的方法有很多,开战连锁经营就是其中的一种。
什么是连锁经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连锁经营好比是一位母亲,她有三个儿子,一个叫直营连锁;一个叫自由连锁;最后一个叫特许经营。而她最庞爱的儿子--特许经营。所谓特许,指的是由一个公司来做总部,大批中小商人在独立经营的前提下,连锁做分店。特许总部向连锁者提供经营商品、经验、品牌、信息等等支持,连锁者以有偿的方式购买特许权。传统生意不同的是,特许总部对连锁者既有控制力,但又不防碍他们各自的自主性。特许经营比过于松散的自由连锁合作紧密,但又不像直营连锁那样死板。特许经营赚钱的原理在于,通过分工协作,改变了独立店单兵作战的被动局限,实现多网点配合作战,高水平分工。能提高竞争力当然挣钱啦!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从如下几点来把握连锁的本质:总公司和连锁店是基于合同关系,彼此都是独立的事业体;连锁店主即非代理人也非从业员。总公司提供连锁店商标、商品(或劳务)、象征该公司的整体设计及经营技术。连锁店在和总公司同一形象、商誉下,从事销售同样的商品或劳务。连锁店相对于总公司赋予的权利,必须投入相对的事业资金,包括授权费、保证金等费用在内的开办资金。
连锁店除了相对资金外,还有相对义务,即必须遵守总公司的种种限制和规定。在契约存续期间,总公司必须给连锁店继续的经营协助。
连锁经营的三种形式
特许连锁FC(FranchiseChain)即由拥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总部,指导传授连锁店各项经营的技术经验,并收取一定比例的权利金及指导费,此种契约关系即为特许连锁。特许连锁总部必须拥有一套完整有效的运作技术优势,从而转移指导,让连锁店能很快的运作,同时从中获取利益,连锁网络才能日益壮大。因此,经营技术如何传承,则是特许经营的关键所在。
直营连锁RC(RegularChain)就是指总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即由公司本部直接经营投资管理各个零售点的经营形态,此连锁型态是总部采取纵深似的管理方式,直接下令掌管所有的零售点,零售点也毫无疑问地必须完全接受总部的指挥。直接连锁的主要任务在“渠道经营”,意思指透过经营渠道的拓展从消费者手中获取利润。因此直营连锁实际上是一种“管理产业”。
自愿连锁VC(VoluntaryChain)即自愿加入连锁体系的商店。这种商店由于是原已存在,而非加盟店的开店伊始就由连锁总公司辅导创立或不符合“特许加盟条件”,而又要借助总部成熟的连锁体系独立开设的商店。所以自愿连锁在名称上可以有别于特许加盟店。自愿加盟体系中,商品所有权是属于自愿连锁的店主所有,而系统运作技术及商店品牌的专有信息则归总部持有。所以自愿连锁体系的运作虽维系在各个连锁店对“命运共同体”认同所产生的团结力量上,但同时也兼顾“生命共同体”合作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自愿连锁商店保持自主性的运作,所以,自愿连锁实际可称为“思想的产业”。意义即着重于二者间的沟通,以达到观念一致为首要合作目标。



扫码关注传奇国学
目前1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传奇国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