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的离婚协议
2022/8/22 19:29:38 阿敏笔记

     唐朝人真浪漫,连离婚协议书都写得这么温柔,现代人需要学!

     离婚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换一种方式生活。

     好聚好散,是留给一段感情最后的体面,之后重新上路,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虽然唐朝处于封建社会,但是到了晚唐、五代时期,婚姻相对就比较自由的了。

     女子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主动提出解除婚约也不会被无端认为是“失节”。

     据《唐律 · 户婚》规定,女方未经父母同意,只要是成年人,并且存在婚姻事实,在法律上就会得到认可。

     在那个年代,这已经是很开放的政策了。

     并且《唐律 ·户婚》对离婚也有明确规定,大致可分为三种:协议离婚、促裁离婚、强制离婚。

     《新唐书 · 诸帝公主传》中记载,唐朝共有25位公主改嫁,还有两位公主结了三次婚。

     比如唐肃宗的女儿郜国公主,原下嫁虢国夫人的儿子裴徽,“马嵬驿兵变”后,又改嫁新昌公主的儿子萧升。

     尽管如此,在古代女子主动提出离婚的也不多,毕竟还有封建礼教为世俗桎梏,人言可畏。

     早年,敦煌莫高窟曾出土过一批文献,里面存有不少唐人的“放妻书”,即如今的离婚协议书。

     其中有一篇,情感真挚,情理通达,所以被誉为古代“最温柔的离婚”,一起来欣赏一下: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

     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在这篇《放妻书》里,有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是被现代人模仿最多的,不仅仅用于离婚,男女朋友分手也每每挂在嘴边。

     这篇唐人的《放妻书》大致翻译为:

     结发夫妻,缘深份浅,可能是前世相互为冤家,所以才纠缠不清。曾经爱过,也曾经恨过,现在说这些都为时已晚,修好三年,相处还算和睦,如今互生怨怼,不如各自为安,给彼此一条生路,就是给自己一条活路。

     故,某忍痛写下这纸协议,还各自清白之身。

     愿娘子离去之后,可重塑青春,再嫁如意郎君,你我恩怨已了,余生互不打扰。为表诚意,某愿送娘子三年之用度,了一桩尘缘,以便娘子能安然度过,福寿久远。

     通读之后,发现这确实是一篇温柔缱绻的送别书,重恩重义重缘,其中“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两句,深深体现了“情出自愿,爱过不责”的豁达感情观。

     现在想想,当初陆游若有这样通透的心态,不是离婚后又把唐琬偷偷安置到别苑,后又在沈园偶遇,挥笔写下了那首每读欲泪的《钗头凤》,想必唐琬也不会郁郁而终。

     最重要的是,陆游再遇唐琬时,她已经再嫁赵士程,且赵士程为贵族,身份和家世都不比陆游差,而赵士程待唐琬宽厚仁爱,也承诺不会再娶。

     所以当唐琬次年读到陆游的: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往昔的回忆再次涌上心头,忍不住潸然泪下,提笔附上“世情薄,人情恶”6个字后,于同年秋天香消玉殒,终年28岁。

     一段感情走到了尽头,是缘分使然,学会放手是最聪明的选择。强行挽留,只能落得两败俱伤。

     就像周芷若邂逅张无忌,本有汉水初遇之恩,最后却因贪念,毁了自己一世的姻缘。

     爱情有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有些人爱不上,就是爱不上,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况且,人要习惯着去向前看,没有浴火之淬,就没重生之美。学会放手,是一种智慧。

     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如果它流动,它就会流走,如果它盛开,它就会凋零。

     爱情也是如此,当一个人不爱另一个人时,不仅仅是没有了深情,还会伴随着微微的讨厌。

     所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多年以后,当你回头眺望这段经历的时候,你会感谢自己曾经的坚强,至少你会跟自己说:我没有辜负任何人,也没亏待过自己。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阿敏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