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
2020/3/13 17:58:24 人世租客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整天。
前天的夜里,第三遍把《挪威的森林》读完,同样和前两次的阅读一样,令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但读书的心境,和对人物的理解,此时的某些心情与思绪比之几年前,有了些许的变化。
一、关于性的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性的认知,来源于社会规律和道德底线,所以书中大量性开放的描写,多少劝退了一部分读者,但性的本质,无疑关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努力。如果你只是想到了它淫邪的一面,明显落了下乘,更是符合鲁迅在《而已集.小杂感》里对于大腿的论述。
书里的性描写不是很煽情,读着也不觉得突兀,营造了一种朦胧美感,无论是场景上和语言上的运用都很到位,无一不体现日本文学的唯美。
书里的性,更像是主人公渡边的独白婉婉道来,表达着渡边内心的波澜和变化,体现渡边对书中的女性角色的态度和感受,对直子的愧疚和呵护,对绿子的欢喜和热爱,对玲子的慰藉和发泄。
性本常事,在乎读者的眼光和心境,更在乎性行为者的用意和把握。
我不便对性有过多的阐述,但性和佛似乎在我心里都有相同的地位,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五年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二、关于渡边
渡边是生活里大部分人不会注意到的普通人,日常里沉默寡言,不喜好合群,更不善于交际,朋友少又孤僻,但其本身有着独特的个性,但凡有慧眼之人接触和认识之后,就会被他深深的吸引,所以书里不可避免的必然性使其每一次相遇,都有不同出场的男女被主人翁吸引。
首先渡边很真实,不会刻意回避自己的喜好和憎恶,他有强烈的自我风格的世界和天地,坚不可摧,固若金汤。一般人总喜欢迎合大众,但总有部分人喜欢窥视和冒险,只要走进渡边心中的城堡,那种原汁原味的天地浩然之大,诚实又真挚的展现,就像完美的胴体,不淫秽却有神圣的美丽和魅力使然。
其次渡边吸引他人的还有他身上的自我矛盾,因为真实的性格总是让他的性格矛盾任人品头道足。他很善良,会无私的帮助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例如帮助绿子的父亲吃橘子,发挥着和往日不同的絮絮叨叨,但他同样冷酷自恋,他会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同样因为一个目的会放下一切,就像他不刻意沉迷援交和一夜情,但从不抗拒也时刻迎合,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他不会记得太多细节,他只知道大家都喝醉了,然后敷衍那些探求好奇的人。
渡边说话的艺术同样极具煽动力,尤其是有一定阅读和素质的女孩子,总能从他的语言中挖掘到其他著作里的人物,他也擅长讲故事,说起敢死队的搞笑事迹,也能让身边的女孩咯吱咯吱的笑不拢嘴。
渡边的心里装着直子和木月,两个人都是他高中以来最好的朋友,直子和木月原本是一对恋人,直到有一天木月突如其来的自杀打破了三人之间的关系,渡边的心里总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能帮直子走出木月自杀的阴影,所以直子住进疗养院后,他也坚持写信关心直子的情况,同时在校园里认识了热情开放的绿子,但他从来没有把直子放下,对绿子也没有隐瞒。绿子有着出乎意料的性格和毫不顾忌的表白,让渡边措手不及,最后直子自杀了,渡边在直子疗养院的舍友玲子的规劝下,开始明白要怜取身边人。他和玲子最后发生了关系,更像是对玲子发生的同性恋一种引导,希望她重新领悟到男欢女爱的本能,也是一种对直子逝世的悲伤强烈的发泄。
故事的最后,渡边在电话亭里和绿子通话着,他迷茫又孤独,绿子问他:“你现在在哪里?”,对渡边而言,不仅是问他具体的地址,也是自己对内心的疑问和质疑:他的心在哪里,是在直子那?是在绿子这?还是飘旋着在任何一处,任由悲伤埋汰它,找不到着落。
三、关于永泽
永泽是书中最出色的人之一,似乎刻意剔除掉“之一”二字也不为过,父亲在名古屋经营一家医院,零用钱随意挥霍;考进东大轻而易举,成绩无可挑剔;人长得仪表堂堂,和女生上床手到擒来,他似乎一帆风顺,后来参加外务省考试,顺利达成目标成为外交官,到德国工作,也能顺顺利利的大展身手。
永泽是目标明确又坚定的人,及其努力又有淡然处之的心态,他不畏惧失败,因为他觉得如果做官他的目标仅仅是想在险象环生中体验生存游戏,目标是冒险和感受,所以失败对他而言没有绝对的意义,做到外交官后,别人可能会觉得庆幸又得意忘形,但他却能马上投入西班牙语的学习,同样掌握英语、法语和德语,成为语言专家。
这样的人物,想要得到成功并不难吧,他从不同情自己和他人,他对渡边的赠语是:“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的勾当。”,他有着能体谅自己又能理解大方的女朋友初美,这女孩理智幽默,善良娴静,穿着也是闪亮得体又华贵高雅,且一直深深爱着永泽,但永泽面对她,却是自己有了目标即出国留学,便毫不犹豫的想要放弃初美这样的女朋友,他劝她可以找更好更多的男朋友,即使嫁给他人也不会介意。
他选择自己更好的生活而放弃深爱他的初美,就像他性格里目标明确鉴定的那一面,他认为漂亮的女孩多又好骗,不需要沉迷其一而不可自拔,他冰冷也充满力量,其实正是这样,初美才有那么深刻的感情和喜欢。
故事的最后,初美选择了自杀,永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由于初美的死,某种东西消失了,这委实是令人不胜悲哀和难过的事,甚至对我来说。看到之后,渡边撕掉了手上的信,选择了和永泽断交。
永泽似乎得到了他的目标,但也失去了爱人和朋友,权衡之际,在乎个人。如果你有强大的内心又坚定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可以毫无犹豫的抛弃深爱自己的女孩和难得交往的朋友,无论怎样,你有一颗坚强的心,成功之后女孩和朋友取之不尽,你也有一颗脆弱的心,成功之前女孩和朋友只有你自己记得。
四、关于绿子、玲子、直子
直子安静但轻易的可以闯进渡边的内心,玲子坦荡但自己的内心依旧空空荡荡没有谁能潜入,绿子热情但内心里只有渡边一人总有孤单的韵味。
直子从来不曾试图融入这个冷漠空洞又灯红酒绿的社会,她和木月二人就像光着屁股裸着身体的原始人,两人彼此靠近彼此慰藉,他们没有成年人的性和关系的觉醒,他们只是相互拥抱,不是试图活在社会里成为彼此的唯一,而是活在彼此孤岛上成为彼此的灯塔。
木月的自杀,直子便不能再和其他男性正常的相处,她通过同样自小认识的渡边艰难的找寻与其他男性相处的方式,但失去灯塔的她始终找不到光亮,渡边只是她的依靠,让她意识到她找的可能仅是木月的影子,对她而言,自杀不是证明她一心求死,而是心向光明。
玲子虽然从来不承认自己有同性恋的倾向,但正如那个13岁的女孩子所说的一样,玲子是一个同性恋者,更准确的说是一个双性恋者。
玲子和社会的系带是她沉迷其中的音乐,她一生的幸运和不幸都是音乐所赐,因为音乐,她的前部分活得虽有遗憾却有幸福,也因为音乐,她认识那个聪明充满天赋的13岁女孩,从此她原本的自我情感认识崩塌,原本是潜意识里卑微的存在,却被那个女孩轻轻的一指,正中她情感的命门。
经历8年疗养院的调养,玲子能不能重新回归社会的怀抱,似乎没有一定程度的判断,但她对同性的回避,更像是注定好担忧和疑惑的笔触。
也许最后有人会指责玲子的性放荡,但她和玲子的相处,早已经让她们在内心上有了深刻的交融,渡边和玲子的最后疯狂的做爱,玲子是出于直子的化身,也是出自自身异性情感的试探。
绿子让人无法不喜欢和惋惜,她直率又热情,充满了真性情又在情感上执拗不认输,她不矫揉做作,对渡边不仅是身体上表达,剪了漂亮的短发,穿了性感的短裙,同样在性方面也不回避,大胆的劝渡边想着自己手冲,也和渡边去看了夜间情色电影同样说话开放。
绿子很简单,她只是单纯的喜欢渡边,随便描述里她似乎有着正常人没有的礼仪和态度,但反而因为心理健康,在表达感情上,更像阳光般的温柔也炽烈。
故事的最后,玲子在电话的另外一头,只是想知道渡边身在何方,她任何时候都想在渡边身边陪伴,这样的一份真诚和纯良,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有它适合封存保留的温度。
五、最后再说几句
最后再说几句,《挪威的森林》就像是作者村上春树对于世界表达的疑惑,也是他内心自信的表示,对于情感,有着日本文化的矛盾,开放又保留,对于人物,同样有着日本文化的矛盾,热情又自私。
关于生和死,书里也有一段流传于世的名言: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这是一段很玄妙的语言,在我的理解中是这样的,如果生是一种匀速前进的运动,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行动轨迹,而死亡不是停下自己的运动,而是失去了自己的轨迹。
最后说一段我对感情的一点浅薄的认知。
社会规律让我们在某段年龄后追求感情的稳定和性的保障,但任何时刻,一旦遇到真正感情上的接触,沉迷于性的爆发和感情的冒险,便成了出轨自我认知上的正确潜意识。
不是所有人都会拥有爱,因为人们只是追求幸福。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世租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