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佛》2:你真的读懂《心经》了?
2021/10/30 11:24:59 人世租客

     很多朋友都有抄写《心经》的习惯,但真的了解《心经》所表述的内容吗?为此,我想和大家聊聊众所皆知的《心经》,它究竟讲了什么?我不做全文的翻译,但却会挑一些句子,说一些自己的理解。

    

     《心经》的由来

     《心经》的全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是多和大的意思;般若是智慧,但指的是“绝对的善”;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但需要和柏拉图的“彼岸”区别开,佛家说的彼岸不是“绝对理性的世界”,而是指“菩提和涅槃”,菩提是觉悟,而涅槃是解脱。

     如何解脱?简单的说是“度”,如何度?有六种方法: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和般若。

     稍微的介绍一下“布施”,可能很多人只知道向寺庙捐钱用以添砖加瓦,这种其实只是“布施”的一种“财布施”。然而像《长津湖》里的烈士牺牲自我,奋起抗争的精神和果敢,也是“布施”中的一类:“无畏布施”。

     再说一下“持戒”,大多人都认为“戒”就是“不能做什么”,但实际上“持戒”中有一种类别叫做:“饶益有情戒”,意思就是“必须做什么”:帮助他人,有益大家,力所能及,都要去做。

     最后说一下“般若”,虽然大家都知道它泛指:“智慧”,但其中的“智慧”是需要你去修行“止观”,“缘起性空”是需要观的。

     如何观,先观“境空”,外界事物都是虚无的,这里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没有”,而是要去体会它的“流动”,客观事物的顺境,逆境,苦境,都不会一层不变的。没有真正的苦,因为快乐迟早光临,也没有绝对的快乐,因为痛苦悄然临近,所有的外部世界都在流转。

     再观“心空”,感受和情绪都是虚无的,有绝对来到的“期待”吗?有必然而至的“恐惧”吗?心也是流动的,支配我们的欲望是运动的,不要刻意追求某一种情绪的驻留,这是徒增烦恼。

     先夺境,剥夺外部世界,再夺人,剥夺内心的自我。其次,与虚无默契的融合,就是所谓的“人境皆夺”。

     《大般若经》有600多本,如果让普通人一字字去读,肯定做不到人人皆知,所以《心经》的出现就很关键,虽然只有260个字,其中内容的表述,甚至超过《大般若经》的繁琐,而更少的字数,做到了“走进寻常百姓家”。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开宗明义:菩萨的境界叫做“观自在”,修行到深层次的智慧,需要到达彼岸时,需要“破五蕴”,那么“五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最后能“度一切苦厄”,苦是世事之难忍受者,厄是险之难以避免者。

     我们不需要试图往深层次的理解它的本意,其实字面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色”肯定不只是指“女色”,而是外部世界的存在,有了其存在,就有我们对之的想法和感受,有了感受,你就会有了念想,例如简单的一句“我想你”,不是在做逻辑思考,而是很清晰的表明一瞬间的感受。如果经常的想你,这就是意志作祟,便是“行”,我们学过课本上的知识,网络上的文化,潜移默化下我们越来越懂得“趋利避害”,做“趋利避害”的行为,使得我们越来越不自在,越来越没有小时候的快乐。

     “破五蕴”就是《心经》的主题,而佛教诸多教派:净土宗以方便为胜,密宗以神通为胜,禅宗最容易理解:即心即佛。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如何理解“色即是空”呢?

     其实很简单,就像手上戴着的戒指,是金子做的,戒指会一直存在的吗?不会,戒指会被主人抛弃,被融化,被重塑。可能未来它会变成“项链”,项链会一直存在吗?不会,同理,未来的日子里它会变成另外一件物件。

     再假如一颗种子,生根发芽,长出了果实,果实可能被人收获,也有可能落到土地上,成为了肥料;假如一张书桌,它可能会被锯开,做成橱子或床柜。

     一个杯子,需要材料,需要一个木匠,或许还有人为它添加五颜六色的图案,这些就是“缘”。缘不常在,杯子会回到“空”,所以“空”不是道家的“无”,而指的是“本性”,或者说“本质”。色即是空,就是万事万物(色)自性本空。

     那如何理解“空即是色”呢?

     假设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女朋友,女朋友对我很好,我希望她长命百岁,但是她真的可以长命百岁吗?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她会走向“无”,就像我们认识之前的一样,她原本对于我而言是“无”。假设即使有一天,她走了,但她有血溶于水的儿女,也有想念她的朋友,她的本质并没有消亡,存于“色”中,空即是色。

     我们不需要依靠逻辑理解这样一句话,而是依靠内心真实指引的体会。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老死尽,不代表你可以脱离生死,否则你就会分裂出另外一个世界。佛家的“涅槃”不是指“轮回”,超脱轮回不是超自然,而是超意识。

     “无老死尽”, 是指你对生和死的感觉,西方世界不在十万八千里,不在生与死之间的距离之间,西方世界就在眼前,眼下心中,你的“本质”在你的内心,而不是“情绪”和“外部世界”。

     这世界有很多灰尘,就像你对这世界有很多的抱怨、它们是灰尘,而“灰尘”不是来自外部世界的污浊或肮脏,而是你内心投射时夹带的感受。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灰尘本来就和心息息相关,执着于心便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所以应该是觉悟,不要介意“烦恼的多少”,而是观“烦恼的流动”。

     佛家的西方世界不是空间,而是境界。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需要想得太多,做到“真实不虚”。

     顺境和逆境是如何来到的?

     是我们通过比对而来,如果我们和马云比,我们的人生何尝不失败,我们会不会自卑,会不会痛苦?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是洗碗工,我们会不会焦虑,会不会烦躁?

     答案是会的,因为我们有了“更好的答案”的试卷,所以无论是自我还是与我们相关的孩子,都在受着我们心中“满分”的评判标准。

     所以,试图把一份“空白的试卷”放在心中,这样我们会放下“比较”和“得失”,真的有绝对的成功或绝对的幸福吗?实际上并没有,如果试图把“温暖”作为我们的眼界,至少可以看得更多更远一些。

     确认我苦,方性能够,是为真实,不落空执。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儒家讲的是性理,教育我们道德,教育我们有担当,有责任。

     道德讲的是玄理,有而不有为无,无而不无为有,教育我们追求平凡的幸福,做减法的生活。

     佛家讲的“缘起性空”,但此“空”不是物理上的真空,而是流转的,运动中的本质。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它实体性的存在,此为“自性本空”,但因为因缘的聚会或离散。缘汇则生,一个事物会到来我们的身边,缘离则灭,一个事物离开我们的身边。但它终究还会成为其他人或其他物的缘的聚合,它千变万化,没有消失(和其他事物的缘分),但也没有存在(不在我们的身边)。

     无论你是信佛,还是不相信,你要做的只是“自己”,你要找的也是“自己”。

     我有一句话赠予各位:没有不期而至的烦恼,只有远到是客的智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世租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