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报道的背后:是深度调查的悼词。
2022/1/6 11:12:40 人世租客
1
2002年,《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王克勤,用半年的时间,深入北京的出租车行业,调查当时出租车垄断状况,写出了三万多字的报道。
而他当时的月薪,只有2000块不到。
文章发表后,北京人集体高潮,相关部门批示:改革出租车行业的管理制度。
距离韩国电影《熔炉》的上映,还有8年。
同年,23岁的左志坚加入《21世纪经济报道》。
实习期间,左志坚写出了《李嘉诚上海码头危机》,揭发和黄集团与上海港的黑幕。
而办公室里只有两张床,左志坚通宵赶稿,经常睡在办公室。
这篇文章的影响力有多高呢?
直接让李嘉诚的和黄股价跌至当年的最低值!
2003年,广州《南方都市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湖北青年孙志刚因为没有“暂住证”,被送至收容所,遭遇收容所工作人员殴打虐待致死,在学者,媒体和律师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废除了“收容所遣送制度”。

距离韩国电影《熔炉》上映,还有7年。
同年,记者江雪报道了轰动全国的“夫妻黄碟案”。
一对夫妻窝在家里看小电影,为啥就被“违法”了?
报道出来的同时,广大群众的发声亦不容忽视,这对夫妻最后被无罪释放,获补偿将近3万元整。
2007年,陕西农民周正龙,拍到野生华南虎的照片,经陕西林业厅的鉴定,奖励他2万元。
不过,照片经不住群众,网友,虎专家和媒体的质疑,一轮轮的指证都表明,照片是假的。
2018年,该案尘埃落定,13位官员受到处分,周正龙因为诈骗入狱,判有期徒刑2年又6个月。
2008年,上海《东方早报》的记者简光洲,发表了《甘肃十四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的文章。
作为中国奶企巨头的三鹿,瞬间轰然崩塌。
2年后的韩国上映《熔炉》,全国人民哗然,致使韩国政府颁布“熔炉法”。
5年后的韩国上映《素媛》,大量民众上街游行,韩国总统道歉,修改强奸幼女的法律法案。
实际上,关于这样的高光时刻,2002年的中国就有了。

2
是一个时代的蒙尘。
在没有微博,没有抖音的日子里,调查记者的一篇文章,往往是万千群众的心声和期待。
2007年和2008年,调查报道在中国的广柔土地上扎根发芽。
《新京报》、《南方报业》、《中国青年报》、《凤凰周刊》和《东方时报》,因为一篇篇深入人心的深度调查,收获了无数读者的口碑。
不过,这个行业的勃勃生机,所释放的能量刺痛了巨大的利益。
2008年的汶川地震,近7万人因此丧命,众多媒体当时的目光都聚焦在灾区的“豆腐渣”校舍工程。
但仅仅不到两周,所有准备大展拳脚的记者们被全数撤回。
此时的互联网高速发展,在各种新类媒体的冲击下,纸质媒体开始急速衰落,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横空出世,传统报纸和杂志的收入江河日下。
2011年的总印张顶峰期是2272亿张,而在2016年下跌至1267亿张。
滑落速度,以肉眼可见的两倍份量,打击着传统媒体的信心和热情。
越来越多的老记者选择离开,投往新媒体,新公关的怀抱。
作为《南方周末》的前记者,陈菊红说:那些金子一样的日子,闪亮得让人不敢相信。
当年揭发三鹿“毒奶粉”的简光洲也在微博上说:理想已死,我先撤了,兄弟们珍重。

3
被誉为“中国揭黑第一人”的王克勤,为了调查,当年打扮成农民,嘴里叼着烟,开着拖拉机,只有麻袋里的照相机和笔记本,日复一日的提醒他是一名记者。
报道定州征地血案,让他收获至高荣誉,站在央视领奖台的那一刻,历经过往的艰辛和苦难,必定让他流了不少泪。
不过荣誉不能当饭吃,也不能保护他的家人。
这个有着非凡忍耐力的记者,多次被报社以各种理由辞退,长期领着底薪,出门只能坐公交,还因为报道得罪不少人,曾被人电话里威胁要带走他的老婆和孩子,一家人只能躲在警察的荷枪实弹里。
这个号称要做调查记者80年的人,至今却只能做着公益,帮助那些报道过的尘肺病人。
2003年连续报道孙志坚案和非典情况的南方都市报总经理喻华峰、总编程益中。
因为涉嫌收受贿赂被带走,差点被办成铁案的他们放出来后,也渐渐淡出了纸媒。
2008年,人们攻击南方报系是“汉奸媒体”,给外国人递刀子。
那些曾经受惠调查揭黑的网民们,并没有坚定的站在调查记者的背后,反而因为一波又一波的污名化和妖魔化的抹黑,向着调查记者投掷石块,唾沫和刀子。在微博盛行的年代,有多少人,没有跟风骂过调查记者呢?
在调查记者的心间,真的是那一句。
人间不值得。

4
如今的95后,00后,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深度调查”了。
对于现在的人而言,深度调查无外乎是国外的水深火热,西方的阴谋诡计,好莱坞的亚洲歧视。
这种深度,既不关注人民的健康,不揭露商家的贪婪,不提醒监管职责的缺失。
20年过去了,今天的新闻传播方式日新月异。
回头再看,深度调查改变了什么吗?
改变了一些糟糕的制度,改变了一些缺漏的法案,但没有改变的是资本的血债,人心的自私。
过去的问题,换了一件新的糖衣,重新在今天发生。
2015年,供职《华商报》的江雪辞职,成为一位独立记者,2022年,她在微信公众号发表《长安十日》。

西安那些魔幻传说的背后,是一件件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
但文章没有了当年深度报道的范式,没有了分析社会机理,没有了梳理利益要害,只是拷问肉做的良知,怒斥铁铸的现象。
而今天的她,竟然不再展望美好的未来了。
那些社会的守夜人,曾经用坚实的臂膀和信念支撑在黑暗里狭隘的前进。
曾经揭开残酷的真相的他们,一次又一次,最终被现实压榨成制造噱头,吸引注意的一栏栏标题和空洞的内容。
深度调查,已死。
揭开黑暗,不是廉价的感动,不是指触的点赞。而是黑夜里时时高唱的灵魂,寻觅他们冰冷的身躯。
他们有找到光的觉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世租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