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他们也曾仰望蓝天
2022/1/22 10:35:08 人世租客

     一

     郑州再次上了热搜:一把手被撤,8人被捕,89人被问责。

     随后,官方发布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

     在这份调查中,有人列出了以下9点需要重点关注:

     1、截至2021年9月30日,郑州市因灾害死亡失踪380人,其中在不同阶段瞒报139人:郑州市本级瞒报75人、县级瞒报49人、乡镇瞒报15人。

     2、郑州市因灾害死亡失踪人数统计上报态度消极,不仅没有主动部署安排,要求及时上报,反而违规要求先核实人员身份等,以各种借口阻碍信息报送工作。

     3、郑州在启动I级响应之前,已经连发5次红色预警。实际灾害已经发生。

     4、19日21:59至20日16:01的5次暴雨红色预警,电视台只是常规化在天气预报中播放,通过郑州三大电信运营商全网推送仅仅只有19日的一次。

     5、郑州地铁5号线停车场围墙按照当时地面地形“百年一遇内涝水深0.24米”设计,经调查组专家验算,“百年一遇”实则需为0.5米。

     6、郑州地铁5号线亡人事件:郑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相关方面应对处置不力、行车指挥调度失误、违规变更五号口停车场设计、对挡水围墙建设质量把关不不严格,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7、郑州市郭家咀水库漫坝事件:是一起因建设和施工单位侵占毁坏水工程、有关部门监督不力导致溢洪道堵塞,极端暴雨引发水库漫坝重大险情的违法事件。

     8、登封电厂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7月20日爆炸:爆炸导致房屋倒塌致5人死亡,但登州市告成镇党委、政府只以“因灾死亡”言而简之,未如实报告真实原因,并违规使用灾后重建补助资金400万元用于死亡人员家属赔偿。

     9、雨水管道2400余公里,与建成区面积相当的城市相比相差超过一半,在全国调集力量支援郑州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还在忙于“修花坛”。

     以上的这些问题,囿于特殊原因,不便展开拷问。

    

     尽管微博上的老胡言之凿凿,却还有一些网友尚在当时的感动中热泪不止,大呼:不要递纸,不要擦干,不要惊扰美梦。

     郑州的面子工程,何时能休。

    

     二

     当时登上热搜的,都是一些无关灾情缘故无关灾情影响的嘲讽和抒情。

     嘲讽德国的无能,嘲讽德国瞬时雨量只有郑州的十分之一,死亡却超过100人,大赞中国威猛。

     郑州的媒体在微博上热泪盈眶的抒发情感:“这场历史罕见的大雨过后,城市会更干净,草木会更加翠绿旺盛”。

     有没有感动,振奋到当时刷到新闻的你?

     当时最火的文章,名为《不是河南这场暴雨,我都不知道中国人原来这么牛逼》。

     后来更名为《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厉害》。

     当无脑的吹捧占据了全国大部分网民的大脑高地,与之相衬的,是郑州的人民子弟兵们正在卖命的救援。

    

     但人们关注的是“捐款积极”的中国品牌鸿星尔克,是到处找寻还没捐款的主播,把她们骂哭,骂到冲往郑州灾区一线。

     现实就是魔幻的铺平。

    

     灾难瞬间变成了网红的捐款大战。

     多拍一条捐款视频,就能涨粉无数,卖货上更是业绩飙红。

     流量,增粉和卖货。

     原本是善举,竟然变成了某些人的生意经,卖人设的秀场。

    

     人们关注的是一名德国记者坐落在郑州街头上的拍摄,围观群众的质疑和谩骂,莫须有的指责他“诬陷中国”,“攻击中国”。

     至此,主流舆论几乎甩开了对事故的问责,对遇难者的关切,而是渲染捐款和爱国。

     直到昨天,官方公正公开了这一系列的原因,我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和自责。

     3

     今天的中国,格外注重对内的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各级领导的必修之课。

     就在上星期,纪录片《零容忍》的播出,让观众们深切的感受到,时代变了。

     当初不能说的,不能公开的,都说了,都公开了。

     我们的国家正在想尽办法,纠正过去一些欺下瞒上的不良作风。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新风的呼呼作响,却在软抵抗中,形式主义里不亦乐乎,权术一身却遇事不作为,瞒天过海,试图闷声发大财。

     就在当下,这样的人不少,就在当下,这一幕幕的事件通过官方,媒体和通报,被赤裸裸的揭露。

     例如昨天同样上了热搜的话题:恶意返乡,先隔离再拘留。

     例如在疫情严重的时候,记者的问题却是:居家隔离期间,很多市民在家长时间观看电视玩手机,如何防止颈椎的疼痛和损害?

     三十分钟的发布会,侃侃而谈的却是居家健康。

     回头再看这些事例,就像一条条笑话。但致使笑话成真的,确实是落笔做出决定的,活生生的人。

     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郑州之事,是前车之鉴,而后事三思,反复有为。

     真正的权利,不需要歌颂和赞歌,而是实实在在的监督和监管。

     毕竟在权利面前,不是只有诱惑的金钱和美人,更有事故和意外中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也曾仰望蓝天。

     他们也曾相信蓝天。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世租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