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他是国家的英雄,却不是人民的。
2022/3/15 11:50:00 人世租客
昨天无聊翻看旧闻,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趣事:
2014年,在南京有一名男子从货车上坠落,被经过的车辆无情碾压,当场死亡。
后来警方破案,才知道死者的背后有一则啼笑皆非的故事。
该男子来自浙江金华,他一直很迷恋普京。
有多迷恋呢?
当时正逢春节过后,他带着两条金华火腿,两瓶酒和一张14万的存折离开家,目的地是北京的俄罗斯大使馆。原来他打算如数奉上自己的特产和存折,不过被拒之门外。
回乡的路上,不幸发生意外。

即便在今天,我们也随处可见国内的普京粉丝。
自1978年拨乱反正以后,中国几十年来都没有出现过对某位人物如此狂热迷恋的现象了。
而他们崇拜普京的理由,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领导能力强,实质主政俄罗斯长达30年之久。
第二:个人魅力强,精通各种体育,上可驾驶战机,下可入海捕鲸。

第三:外交艺术强,手段强硬且不畏强国。
说得简单点,就是崇拜英雄。
那么问题来了,普京一开始就是英雄了吗?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硬”?
一
2000年,普京就职总统。
就任的第一年,普京就提出加入北约的申请,希望和欧美建立稳定和善的外交关系。
但是,遭到拒绝。

锲而不舍,此后的2003年、2008年相继提出加入北约。
结果,亦复如是。
相反,北约不亦乐乎的招揽来一群原本是俄罗斯跟班的小国。
2008年,普京的心态开始发生转变。
普京交权给梅德韦杰夫,发动了轰动一时的格鲁吉亚战争--这标志着和西方各国撕破脸皮,关系破裂。
在当年的布加勒斯特的北约峰会上,普京态度坚决且强而有力的表示:
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那么它可能会失去东部和克里米亚。
如今再看,此言非虚。

此时的普京彻底觉悟,意识到欧美不可能真正的与俄罗斯交好,并倒向了不信任西方和“用力量说话”的逻辑。
他坚信西方的阴谋和“第五梯队”无所不在。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西方的制裁大刀阔斧,严重影响到俄罗斯的经济,这让普京更加相信自己的道路正确。
就像西方谚语所言:“魔鬼不像画得那么可怕。”亦如普京坚定的认为在信仰面前,制裁并不可怕。
对他而言,现在的国际格局对俄罗斯不公平。
如何改变现有的外交现状,打破不公平的国际纵局:唯有剧烈的变化和动荡,才能打破僵持。

二
普京作为总统,他的变化不仅仅是个人的,也伴随着整个俄罗斯少数精英团队的起伏。
这二十年来,俄罗斯原本的自由派逐渐从克里姆林宫决策团队中退出舞台。
这也意味着,普京身边的师爷圈子日益封闭。
普京最早的师爷是叶利钦身边的沃罗辛,他是一个非常亲近西方的企业家,张口就来的英语。

2003年,这个位置换做苏尔科夫,苏尔科夫是沃罗辛的门徒,也是一个擅长在诡谲复杂的政治布局中游刃有余的谋士。
2012年,这个战略师换成了沃格金,沃格金相比前两位谋士更简单,更干脆。

他打压反对者,强力推行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推广那些人民喜闻乐见的决策。
热衷于快速,有力量的行动力。
俗称:一刀切。
由此可见,普京的施政从原来的复杂、寻求平衡、全面外交到简单、粗暴和杀伐果断。
同时,俄罗斯的自由派力量也被清除,包括普京曾经极为信任的财务部部长库德林等。
在普京第三任总统期间,普京的任人唯亲更加的肆无忌惮。
他开始信任与自己成长经历相似,从安全部门出身的高管,还有自己在1990年担任圣彼得堡副市长时的朋友。
克林姆林宫的精英团队,开始变得更加听话,保守顺从。
2014年3月18日,在克里米亚危机中,普京对国家的杜马议员们发表的对话中表明:
普京回顾了自己的总统生涯,细数了自己的想法是如何发生转变--如何认为西方的不可靠,且急切需要回到俄罗斯传统,保守和民族主义的道路上。
普京的强硬没有选项,是被西方活生生逼出来的。

三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皇帝制度中,为何皇上容易出现暴戾,傲慢和独裁的局面。
因为长期听到的都是相同的声音,官员和太监们总是阿谀奉承,揣摩圣意,后宫尔虞我诈。
普京一方面任人唯亲,一方面享受着制衡下属的乐趣:
原本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认为,俄军的整体水平不足,装备落后,于是推行了军事现代化的改革。
并要求提高军费,但当时普京的亲信库德林却不同意。
谢尔久科夫不满,这时普京出面调停,提出了双方各退一步的拨款。
而谢尔久科夫仍然坚持更多的钱,还去找了当时的总统梅德韦杰夫诉苦。

此事传入普京耳中,普京震怒!
2012年,普京重掌大权,立刻就对谢尔久科夫进行反腐调查,随后让他辞职下台。
国防部长也就换成了现在的绍伊古。
绍伊古的优点,其中一点就是更忠诚和听话,做事低调,台面上总能维系普京至高无上的权威。
普京的说话, 愈发的重要,也愈发的统一。
04
其实作为旁观者,不难发现普京粉丝推举的人物特点,都有着明显的英雄主义。
而这种英雄主义的本质往往不是为了维系正义,而是在于扩张和野心。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今天,俄乌战争的局面已经从碾压到僵持,可以说,两个国家都因为各种问题陷入了灾难。
即使在中国,也遭受着A股、港股双杀,股民们早已叫苦连天。
油价上涨,加油站成为众人吐槽的“茶馆”,前来加油的司机总要抱怨两句,才能“如愿”离开。
战争是政治手段和外交决策,苦的是人民,受伤的也是人民。
这样的一面镜子,不仅要有英雄不屈的脊梁,也需要聆听弱者的请愿。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世租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