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封锁用户后台的思考:大数据和你,谁是主人?
2022/7/14 11:17:43 人世租客

     在今天,你听从内心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危险,因为你不知道你内心(真正)的需求。你的声音不过是被别人的一些洗脑术和广告,悄悄地植入到你的内心。你想要的其实是别人想给的,但你自己都不知道。

     ——尤瓦尔.赫拉利

     在一个幽闭的地底洞穴,关押着一群终身只能面朝内壁的囚徒。在洞外有一处篝火,洞外的人拿着各种样式不同的模具走来走去,囚徒的一辈子只能看到由火光投射到洞壁的“皮影戏”。由此,墙上的影子即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会把影子当作生物,理解影子的举动和行为,试图与影子产生互动。

     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挣脱了身上的、脖子上的镣铐,他跑出洞穴,感受到了光照,走得再远些,看到动物和植物,感受到山川河流在光影下的绵延起伏。

     假设他回到洞穴里,他要如何告诉他的族人们,他们是如何封闭的生活?

     他们被锁在一处,与外界隔离,这不是“生活的美好”,而是“拙劣的谎言”。

     01

     7月11日,某浪科技报道:网友“米兔只想赚钱”称自己利用WPS写作编辑的一百多万字小说,被WPS以“文件含有违禁内容”的理由,对本地文件进行了“封锁”。

     此事曝光后,WPS的客服反馈称:“正常情况下”,后台是不会操作用户的本地文件。

     那么问题是:“什么情况是不正常呢?”正常的标准是由谁来界定,依据是什么?又是谁来执行?凭的是什么权利?

     WPS只是一款办公软件,有什么资格审查用户的本地文件。除了WPS以外,还有多少双眼睛,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或“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管理我们的隐私,调度我们的人生?

     接下来,WPS又发表声明:关于删除用户本地文件的说法纯属误导,我们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利益的权利。

     这个态度很明确:WPS并没有删除网友任何文件,只是“依法禁止分享”,谁要再纠缠问题不放,那就是律师函伺候。

     如果一个作者创建的文件在未经作者的同意下被“删除”,美其名是“保护隐私”。但保护的前提是需要提前“窥探”,需要界定“如何保护”,那就好比一笔存款放到了自以为最安全的地方——银行,结果发现这笔钱无法在需要使用时被取出。

     前段时间,部分河南村镇的银行储户们被“精准赋码”,想必有看过我文章的朋友们都清楚。而就在最近,一些储户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再次“变红”,而且这是发生在“多名干部被问责”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

     不仅是储户,还有河南部分停工楼盘的业主们,如果想转绿,就被要求写保证书。

     对于健康码被滥用的问题,曾经有人大代表建议将其统一归收国家管理。

     但问题的本质不在于谁有权管理“红码”,而是到底应不应该有存在“红码”的需求?

     永远不要考验人性,试想一下,如果有朝一日,你得到了灭霸的手套,能忍得住不打一个响指试试?

     如果我们将“精准赋码”和“WPS封锁用户后台”这两件事放在一块讨论,就会发现二者在某些逻辑上出现高度重合。

     即我们正在不知不觉的成为大时代数据的囚徒,以前,捆住人的手脚,需要绳索和铁链,而现在,只需要一条快捷指令。

     科技没有善恶之分,但操纵它的人有,科技不会选择,但操纵它的人会。

    

     02

     在几乎所有的科幻作品里,有一类故事是永恒的主题:人类经过努力,终于研发出超过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而产生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不讲武德,将人类视为世界的破坏者和生态的敌人,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战争由此爆发,并且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人类或许面临“被俘虏”的下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部由施瓦辛格主演的科幻电影风靡全世界,它是被后来者视为里程碑的《终结者》,或许是巧合或者注定,这部电影的首播是1984年,恰好与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在精神上出现了某种呼应。

     电影《终结者》中,美国用于战略的“全球数字防御网”计算机系统被简称为“天网”,而“天网”产生自我意识的那一天被称作“审判日”。在一部部续作中,审判日的时间不断被延后,直到《终结者:创世纪》里,审判日发生在2017年8月28日。

     审判日终将到来,只是推迟却不会被破坏,人类必然走上一条渐进的、并非自愿的旅程。

     这个世界正在不受控制的滑向未来,谁该离开?是贪婪的人类,还是自认为清醒的人工智能?

     如果说,《终结者》是人工智能挑战并奴役人类题材的开山鼻祖,1999年上映的《黑客帝国》则是将这一主题推上了哲学高度。在这部电影中,人类并没有被AI消灭,而是真正的成为了囚徒。

     控制绝大部分真实世界的“矩阵”通过数据线与人类大脑神经连接。AI模拟出来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等等输入到人的大脑中,并且让沉睡的人类笃定自己就是处于真实世界。

     这意味着:你熟悉的世界可能仅仅来自你的认知,而不是世界原本的模样。

     比如,你想收获幸福,所以你找到一个爱你的男人结婚;你心中郁结,所以你找到朋友们抒发愁苦;你原本只想要一个小孩,但孩子可爱,老公劝导,你生了一个、两个、三个。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似乎做出了那些让你快乐的选择,你都是发自内心,但这就是社会需要你相信的,社会需要你结婚,生子,感到快乐。

     “矩阵”构建的是一个高度中心化的世界,它不希望看到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类,它希望得到的是一颗颗没有思想的螺丝钉,扎在巨大机器的部位里。凡是在虚拟世界中做出符合AI算法要求的人,都会得到“程序”的奖励,反之也会遭受惩罚。

     人的本体成为虚拟世界提供能量来源的“电池”,他们在睡梦中长大,死后,他们也会成为喂养他人的养料。

     在这个与真实世界隔离开的虚拟世界中,“矩阵”给予每一个人都贴上标签,赋予定义,沿着程序设计的路径从生到死。其中代码为尼奥的电脑工程师窥破了程序而变成“病毒”,必须除之而后快。

     但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窥探”到真实世界,有些明知道真相的人,还是愿意回到“矩阵”创造的虚拟之中。

     因为在真实世界里有太多的不确定,他要忍受黑暗、孤独,吞咽着令人作呕的食物。但在“矩阵”内,他有“人上人”的标签,拥有权力、女人和别人究其一生无法企及的人生。

     虽然一切都是假的,但大部分人也是假的,他就能活成他们的“真实”。

    

     03

     在历经旷世惊人的2020美国大选后,越来越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算法”的奴隶。所谓“全球企业”,正在着手创建一个他们依靠计算机着手控制普通人的世界。

     即使今天俄乌大战如火如荼,但实际上关于人类道德体系和普世价值的构筑的战争,一直以来都以不对等的力量影响世人。

     有一个国家叫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09年和10年的时候正值它的大选。该国主要分作两个派系,一派主要是“印度人”,一派主要是“黑人”。

     有一家叫做SCL的大数据分析公司预备帮助“印度派”在选举中获胜。

     那大数据要如何影响到选举结果呢?它们以年轻人作为突破口,所以他们做了一个叫做“DO SO”的活动,大概意思就是说“不要投票”,渲染政治多么黑暗,多么阴谋论,多么的充满诡计,不可轻信。

     它们做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被无数当地的年轻人传播分享,它还有一个简洁明了的手势,更是轻易的俘获年轻人的心。

     而黑人的家长是不太管教孩子的,孩子想去投票就去,孩子不想去也会尊重。但印度的家长可不是这样,他们家教森严,即使孩子再叛逆,但投票当日你就必须来。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在18-35岁的人群当中,印度派这边的投票扭转了40%的颓势,整体投票往印度派倾倒了6%。

     恰恰是这样一种小小的心理改变,致使最终“印度派”在选举中获胜。

     数字时代,人类在科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在社会发展上却出现了可怕的倒退。人类社会正在重新回到金字塔型社会。

     以前,按照社会等级逐级分配社会资源的形态,正在以不同的管理权限和用户身份标签分配所取代。社会变得进一步的分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更显著,但却不被常人感知。

     你会遇到同阶层的小伙伴,并和他们亲密交流,你可以抱怨世界的不公,金钱的稀缺,甚至是情感资源的不均,即使在电视上、媒体中看到富人,也经常是哪个富人被审查,哪个富人遇到什么丑闻,哪个富人正在遭受不幸。

     虽然我们了解的越来越多,能够快速的了解世界的另一端发生什么,但我们也正在被这些“渠道”控制。

     因为我们是“透明”的,数据、算法轻易的窥视你的隐私和信息,更可怕的是,我们根本无法拒绝。因为对它而言,它让你相信你“无所不知”,实际是它“无所不知”。

     以前经常有人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而未来真正限制你想象力的不是贫穷,而是你获取信息的渠道,正在获取你。

    

     04

     在《黑客帝国》中有这么一个经典桥段,墨菲斯让尼奥在两颗药丸之间做出选择。红色药丸代表着不确定的未来,它能使尼奥摆脱“矩阵”的算法而进入真实世界,但势必会面临看到真相后遇到的责任和困境。

     而蓝色药丸将会使尼奥带回无知的状态,像大多数人一样,在“矩阵”创造的美好世界里走完自己的一生。

     而现在人类正在做出类似的抉择:要么控制科技使其向善,要么被科技反噬,沦为算法的工具。

     不要问囚笼在哪里,真正的囚笼就在我们的心灵。

     抗拒那些“习以为常”最好的办法,是“独立精神”。

     在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独立精神都是一种最为宝贵的精神品质。它们拒绝盲目跟随,并且擅长从大量无效信息里找到有价值的部分;它们能通过冷静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司马南不一定言之有理,卢克文的历史和国际形势有可能管中窥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不是真的有“正义的旗帜”,满脑子的民族仇恨是不是造成你对世界上任何人生死的漠视和揶揄。

     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世界是社会机器平铺的地毯,确保你在孤独中找到舒适的角落。如果你学会思考,世界与社会隔绝的缝隙,你必然经受孤独的叩问,你才攥得住自己的“所想”。

     最后分享《黑客帝国》里的一段台词,作为文章的结尾:

     我会向世人展现你不愿意让他们看到的东西

     我会让他们看到一个没有你的崭新的世界

     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世租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