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啊萍供奉日军战犯牌位:说一说寺庙的生意、国人的信仰。
2022/7/25 17:23:49 人世租客

     南京玄奘寺供奉战犯牌位事件的调查结果出来了。

     根据调查通报,供奉日军战犯牌位者——吴啊萍确有其人,其自称是在接触佛教之后,企图通过供奉5名侵华日军战犯从而“解冤释结”,“脱离苦海”。于是以5年共计3000元的价格和以“朋友”的名义向玄奘寺购买了“供奉服务”。

     简而言之,这是一种清晰不过的“买卖关系”,彼此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供上服务,所谓的信仰无外乎是层“明哲保身”的袈裟,但里头布满虱子和跳蚤,白花花的银子和黑溜溜的眼珠子。如果不是被曝光,寺庙里的那点勾当,不想被看到的时候,谁也不会看得到。

    

     网上的一些佛教界人士出来说话,声称佛祖面前人人平等,超度战犯是为了洗清他们身上的罪恶,让他们在转世轮回后永远不再侵犯华夏。这就像在刽子手面前让他们放下屠刀,等他们的刀口到了自己的脖颈,才知道:

     “你之所以侃侃而谈,是因为你未亲眼目睹”。

     南京的玄奘寺因曾经供奉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子而闻名天下,相传,玄奘是如来座前金蝉子转世。而金蝉子之所以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赴西天取经,皆因犯错受罚。

     《西游记》第八十一回,孙悟空有言:“师父是我佛如来第二个徒弟,原叫金蝉长老,只因为他轻慢佛法,该有这场大难。”

     所谓“轻慢”,是因为金蝉子在听佛法的时候打了个盹,为此,金蝉子被贬入人间,苦经东土轮回。

     由此可见,在佛教中仅仅是一个“轻慢”之罪,便遭受如此惩罚,那为何对待视人命如草芥的杀人战犯反而是“佛法无边”,“收费度人”呢?

     稍微了解佛教的都清楚,佛陀早在创教的时候就把“慈悲为怀,不杀人”放在第一位。像战犯这等人间恶魔所受的下场就是“永堕阿鼻地狱”,一日之间,便有亿次死生,且永世不能轮回。

     这一点,古今皆有共识,爱和宽恕,对任何制造战火、肆意生灵涂炭者皆不适用。不仅日本,而是面对所有杀人者都应如此。

     超生往度?那是无知者对慈悲的擅用,对宽容的误解。

     通报中提到,2022年2月26日,有游客发现战犯牌并拍下照片,陪同僧人发现后便告知住持传真,传真第一时间要求严谨外传。直到7月27日,该照片被发到社交平台,引起一片哗然。

     对某些职权在手的人而言,只要“错事”能被捂着掩着,哪怕这件事本身罪无可赦,但没人宣传,没人发声,它还能生财则生财。

    

     佛教中有五个根本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所谓不妄语,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不谎言欺骗,不遮掩造假。

     但在供奉战犯的问题上,通过一点行政手段让全寺禁言而蒙混过关,本身就是犯戒。但在通报上仅仅只是“撤职”,是不是说,戒律这一力度只是在编制外、无关人员身上才生效,才需要雷厉风行,对于寺庙的一把手,戒律只是保护色。

     在出家众而言,对于犯戒的处罚上限是:“不共住”,即是严重犯戒者,自动失去比丘或者比丘尼的资格,不允许他在僧团中居住,不允许任其领着工资受到供养。

     一个住持受到通报惩罚,却有风平浪静后还能异地就职的可能,万念皆空的口头下穿金戴银的本事,就是对这份通报最大的揶揄。

     再和各位探讨一下:中国到底有没有信仰?还有什么才是信仰?

     估计在很多人的心里,中国人是最有信仰的,哪座名山不是寺庙林立?哪座寺庙不是香火旺盛?抬头皆是寺庙门前抢烧头香的“信徒”,低头也能耳闻谁谁谁犯了错误求得佛祖原谅。

     被誉为“华北第一道场”河北易县的奶奶庙最具代表性,这里不仅供奉着佛祖、菩萨,还有主宰升官发财的“官神”和“财神”,保佑高考升学的“学神”,甚至有庇护行车安全的“车神”。

     总而言之,在国内,只要你虔诚的想拜,就没有满足不了需求的神仙,哪怕眼下没有的神仙,只要顾客有需求,马上就能给你敲敲打打造一个出来。

     明明数量庞大,层出不穷,各司其职的神祗,是不是正说明国人有信仰?

     在《华夏诸神》的序中有言:“许多国人的信神是有条件的”。该作序的作者曾经亲眼目睹教徒在福音堂门口劝说一位拉人力车的车夫信仰耶稣。车夫粗言粗语,直言道:“耶稣管不管吃喝拉撒,管饭也行,天天有窝头吃,那就信了”。

     国人信仰的真相,不言而喻,只要有现实的好处,不在乎是什么神,什么堂口,人们皆知菩萨,但很多人并不知晓,菩萨是“觉悟者”,而不是什么诸神,直到佛教落入执政者的手中,他们才变成神,来压制平民百姓的“蠢蠢欲动”。

     时至今日,寺庙已然成为“信仰交易”的市场,一个个道貌岸然的僧侣,袈裟上写着尽是:“你花钱,我保佑你”等字眼。并且还被赋予更专业更有型的术语,号称:“寺庙的社会化转型”。

     从基本的付钱就可以敲钟,到买了高价香才能得到庇佑,从100块钱一年的供奉卡片,到巨资拍卖的头柱香,从门票,收费停车场,到无所不在的捐助箱,围绕国人的信仰,正在形成一套完整的,有规模,有秩序,有市场的产业。

    

     回头再看河北易县的奶奶庙,每年的庙会有超过100万人的朝拜,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就能产生4000万的流水账,因此使得易县的旅游业的收入远超它隔壁的世界文化遗产西陵。

     为了更精准的为人民服务,信仰产业也开始做“下沉市场”,什么繁文缛节、宗教仪轨都可以省略。

     反正大家花了钱,文字的批注无非就是四个大字:“有求必应”。

     在中国,信仰经济拥有最广阔的市场,第一它不需要技术,第二它不需要工厂,第三它不需要宣传。

     职业本身受人尊敬,出入受人膜拜,而且每日送钱上门的人络绎不绝,最关键的是,这年头只要和“信仰”挂钩,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你不能心不诚,也不能钱太少。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信仰演变至今,更像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交易。中国人,在拜佛的时候是虔诚的“忏悔”,但说穿了就是花钱消灾,花了钱买“心安理得”,你说这是忏悔,不如说不懂忏悔。

     佛教之所以曾被执政者加以利用,也是因为其中有一套制度森严的等级体系。这样一套看似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实则是把大多数人从出生到死亡,牢牢的焊死在社会阶层上。作为一种可以超越法律,超越社会共识的“规则”,它是贯穿中国礼教的思想核心。

    

     在《西游记》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大圣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

     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

     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

     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这些为王母亲自所植的仙桃,代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统治者无上的权威:什么级别的神仙,只能吃什么档次的桃子,这个万万不能有错。

     别说普通的凡人,一般级别的小仙也是没法收到参加蟠桃盛会的请柬,孙悟空如果只是小打小闹那也罢了,但他“偷吃仙桃”实则打破了等级制度,挑战了“阶层垄断”的权威。

    

     所以孙悟空老家被端,自己也被镇压500年不得翻身,直到后来陪玄奘取经,终于成为神仙体制中的一员。

     此后,再无人敢打破这套文化束缚,天界如此,人间岂敢造次?

     再回到信仰的话题上,在当今这个崇尚科学的现代文明世界,需不需要信仰?我想雨果已经有了答案。

     “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幸福”。

     信仰是什么?抛开字面上和词典上的解释,我觉得信仰本身是一种敬畏。一个人如果什么顾忌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都不存在,那他也就有了做任何坏事的准备。

     所以,信仰首先是自我约束的行为,这意味着,所有人选择相信的同时,无需质疑其他人的不信。

     其次,信仰是一种内心的追求,而非形式上的消灾,这明示着,所有人都该追求内心安定的行为准则,而非以行为祈求内心安定。

     丢了信仰,会使人缺少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但错误的信仰扭曲,比之没有信仰则更加可怕。

     我们的大多数人,愿意信鬼神、信权利、信庇佑、信一夜暴富或大发横财,唯独不信一纸契约,普世价值,不愿意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这无论如何,都谈不上真正的信仰。

     最后分享一句本人很喜欢的偈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人世租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