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初恋》——这不是一段完美恋爱关系的重逢
2022/12/8 17:55:55 人世租客

     11月24日,日剧《初恋》上线网飞。时隔一天,这部日剧即刻登上豆瓣实时书影的热门榜单,截至目前,已有将近4万人在豆瓣标注看过,打出评分8.4。

     对日剧而言,8.4的豆瓣评分不算完美,《初恋》的优点和缺陷也能在相关短评中管中窥豹:满岛光和佐藤健搭档的爱情故事,本身就令人垂涎,但主创怎么舍得在如此的演员班底和高额费用的配曲音乐之下,却是车祸加失忆的俗套的剧情设定。

    

     如果您提前知晓这部剧的灵感来源自宇多田光的歌曲《First Love》,以及导演寒竹百合也曾拍出《天使之恋》如此叔控的创作背景,还由此对它抱有“纯爱”期待的话,恐怕会更能理解多数人都在意的问题——狗血情节来得如此迅速又突然,主创是不是有意提前爆破。

     即便如此,纯爱的崩坏并不显得多么重要,《初恋》最关键的是能让更多观众重拾生命中的一些美好瞬间,也有不少人在追完该剧后给出了“至少能暂时逃离现实”的感慨高赞。这是在说《初恋》找到了爱情的新形状了吗?

     从建构再到解构,《初恋》中的格格不入和意外动人,是如何抚慰今天生活在希望和绝望交织状态下的城市人?

    

    1

     简而言之,《初恋》的主线剧情即野口也英和并木晴道这对初恋的情侣,经历分开失忆后重逢的故事。

     在剧集里,有着明朗笑容的八木莉可子和真诚憨直率性的木户大圣,扮演这对情侣的高中时期,他们负责满足观众对于美好初恋的想象:奔跑在雪地里向着彼此表白;在雪地里写上相爱的誓言;一见到双方忍不住的笑意,以及相互鼓励并见证各自梦想。

     成年组的他们,满岛光身上自带的清冷敏感,佐藤健轮廓的冷峻孤凉,少年时的一往无前,年长后的踌躇不定,形成的强烈对比,以至于观众一时间也在经历浩荡岁月的空缺和失忆,仿佛需要更深入的剧情,才能缝缝补补的拼凑。

    

     爱情不再是年轻男女的一块天蓝色糖果,而是都市冷夜里一罐温热手心却无暇打开的玉米浓汤。

    

     类似的冲突感也延续到他们“变老”后的生活里,一方面,我们的确可以称道主创对真实生活细节的洞察。并木晴道和现女友恋爱生活中的嫌隙,可以通过并木的迟到和冷漠传递;野口也英试图讨好的动作和向坂缀(野口也英的儿子)戴耳机的专注,也在说明两人过去的生活里形成的芥蒂。

     另一方面,当并木冲上野口出租车的片段,还是并木和向坂缀偶遇的片段,都累积了非常多的巧合与运气。

     为什么我们总能毫不费力的共情于男女主角的现实困境,却能忽略纯爱故事线从分开到重逢的种种不合理,才能达到他们的完美爱情。

     或许,纯爱不是一种现实的写照,而是一种重拾信心的抉择。

    

    2

     在《东亚哪来那么多“纯爱战士”》文中,总结综述过纯爱这一概念在日本影视文化里的流变。

     意为“纯粹的一心一意的爱情”的纯爱,在二战后出现,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风靡一时,强调用“爱”抵御日本都市新出现的现代化和金钱至上主义,八十世纪以后的纯爱更内向化,用虚构的理想主义弥补现实。

     新世纪的纯爱则和当时日本社会的“失落感”息息相关,有着强烈的怀旧色彩,而到了媒介革新时代,现实和观念冲突交替的今天,流行文化里的纯爱备受考验,则显得更不稳定,以《花束般恋爱》为例,主创和受众更倾向于反思恋爱中的女性地位不平等或者现实结构压力等等问题。

     在2022年上线的《初恋》也在面对类似的感受和问题,当纯爱已经变得不再具备说服力和固定受众,野口也英和并木晴道的爱情,也在尝试从已成型的“纯爱救赎人生”的主题外寻找新的叙述动力。

     如果说《花束般恋爱》为首的爱情故事,是在戳破纯爱的虚伪和幻想,或者爱情终究难以抵御社会结构对纯爱的异化。那么《初恋》的假定是,已经意识到纯爱脆弱的我们,如何保护纯爱,或者重建以纯爱为代表的的理想型境遇。

    

     纯爱在《初恋》中,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完整。这既通过高中时期的野口和并木相互喜欢的情节来展示,也通过初恋被打断得“纯属巧合”的莫名其妙来呈现。《初恋》中的大多数中年人,都生活在为曾经买单的状态之下。

     野口因为失忆嫁给比自己阶层高出许多的脑科医生,而作为家中的全职主妇,忍受着丈夫的家庭歧视、出轨和男性母亲的羞辱,甚至是在离婚后也要失去幼孩的权利,踏上学历不高育儿后开始求职的辛苦历练。

    

     并木成为保安的原因虽然没有完全说明,但也有情节暗示这和他在伊拉克执行任务不顺利有关,以及身体和心理都受到创伤。

     野口的同事旺太郎因为大学专业冷门,毕业后几经波折才算找到“出租车司机”的职位,野口的妈妈则因为爱上了一个周游列国,没有责任感的男人,而选择独自抚养野口成长的命运。

     在如此之多的代价里,只有野口和并木的初恋,几乎是完全被动的分离。车祸导致的失忆让野口在很长时间里完全忘记并木的存在,而并木也因为参军和野口母亲的百般阻扰,而后野口结婚和怀孕的事实,选择了从野口身边离开。

     考虑到情节的偶然程度,或许这确实是主创的精心设计,但纯爱的变奏似乎就完成在他们相爱的过程之中。

     《天使之恋》、《恋空》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等“绝症式”纯爱在今天爱情的影视作品里消失殆尽了,这既是因为“狗血”情节的滥用,也是因为当下性别和社会观念的转变。

    

     拥有经验的我们,不再奢望通过一个工具式的女孩,男孩能成为男人,同理,不会因为一个“渣男”,女孩至此与渣男绝缘。

     极致纯爱的经验不但不能使生命苦难更有意义,甚至不能让人们相信家庭劳动分工能在爱情的覆盖下隐形。

     而从相对积极的角度上说,《初恋》并没有回避对现实问题的呈现,甚至严谨有序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在《初恋》剧集后半段,高中英语老师问年轻的野口,《傲慢与偏见》里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关系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野口当时的回答是,他们的关系是在达西先生表白的时候,因为达西的勇气他们走到了一块。

     高中时期的野口相信勇气能让两个相爱的人克服阻力和困难,但在课堂之后的剧情却是,家庭主妇的野口发现丈夫出轨的证据却只能小声呜咽。

    

     所以,爱和勇气真的能改变世界吗?如果从故事会或者青年文摘里,爱和勇气可以让世界斗转星移。但不幸的是,无论是野口和并木,还是近几年荧幕前的观众,更大的体会是仅仅依靠爱和勇气的虚无去对抗变幻莫测的世界,去改变世界的千回百转,是可笑的,也是妄想的。

     即便如此,《初恋》还是让中年的野口和并木,在切身感受到社会机构的不公和大环境的随机性以后相爱了,重要的并不是那个美轮美奂到几乎虚假的结局,而是他们在努力的过程中,努力的给出自己的答案。

     爱是失败、忘却、失去也具备意义的经历,这和野口失忆的经历同构,也和台前幕后对纯爱观念的瓦解同构。

    

    3

     所以即便剧情铺展了刻意为之的巧合与冲突,日剧《初恋》也还是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因为它给出了到现在对爱情和纯爱观念难以达成共识也要去爱的方法和原因。

     野口的失忆致使她对近几年的事情和人都没有印象,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关系都消失了,但在这个过程里学到的技能并没有被遗忘,虽然她忘记了并木,但还是能和并木的妹妹利用手语交流,更广泛的范围中,野口在剧情的前半部分,习惯的把好吃的部分留给儿子,用钢笔写这一生最常写到的名字,这也是她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技能。

    

     从某个角度来说,恋人因为现实和外界的阻力而离开自己,但她从中学到的爱作为一种技能和习惯伴随自己长存。

     出自对“为什么还要去爱”的诠释,剧集里不是主角的“角色”同样动人,生活在不得不付出代价的境遇里,是否勇于表白和实践,常常成为失意人群唯一可以自行决定的事情。

     人们常常担心,表白失败的恋爱关系,是否会把决定去爱的权利也一同剥夺,《初恋》中的旺太郎的单膝下跪和小诗的鼓励,则直接又间接的鼓励野口——无论爱的形式是否是双方,但爱的营养和意义滋润的始终是自己。

    

     从这个角度而言,虽然《初恋》并没有回答“怎么向糟糕的爱付出?”的问题,但对于相信纯爱,相信爱情,相信理想境遇真实存在的人们,它直言这是不关乎结果,而关于个人的事情。

     剧集中的构图清新脱俗,大量湛蓝的天蓝色使用如同对青春的点题一般。视觉效果和场景设计大胆创新,通过冷暖色调和一些小道具,凸出富家的优渥和落魄时的拮据。更不提音乐上除了宇多田光的多首名曲,九集几十首不同类型的歌曲配合,不得不感慨网飞投资的慷慨。

    

     但正是上述的所有优点,皆服务于一个爱情故事,又让人多少感到不满足。虽然能够看到,除了爱情主题里,导演还将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主题穿插其中,偶尔点醒,但在表达上却还是失之轻浅。

     总体而言,该剧依托日本高度工业化的影视行业,导演极致的个人创作审美而诞生的一颗不成熟的工业糖精,在打破传统纯爱上勇于尝试却浅尝即止,在失忆梗贯穿八集后通过古旧的CD机想起全部,只能说,为了创造美好的结局而刻意为之,让人意识到这是一部剧集而非现实。

    

     当然,作为观众,原本就不期待冰冷现实的处境,而是制造美梦的可能,如果说《初恋》是一部纯爱剧,显然有失偏颇,比起找回初恋,更重要的是守护初心。

     希望观众意识到,这不是一段完美恋爱关系的重逢,而是因为两人身上的伤痕和救赎,才使得结局完美。

    

    END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世租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