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储蓄的习惯,但是前三年,基本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
2022/11/1 6:30:00 今日笔记
1."自我强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涌现出来的现象,很难提前预测。但涌现出来之后就应当高度尊重,而不是螳臂挡车,白白消耗自身资源。
2.比起反讽的时刻,我还是更喜欢沉迷于崇敬的时刻。反讽也许是有趣的,却仍然是无力的,缺乏光晕的。崇敬带来的却是高山大海的惊奇,虽不能致心向往之的感受,是对同一的渴望,不是虚荣的代入,而是真实的融入,不再悲哀于自我的渺小与卑微,内心弥漫着的是庆幸,是感激,打消了尘土飞扬的野心与欲望。
3.关于权力问题:有能力令人获益或令人停止受害,并且能够随时使用或停止使用这种能力的人拥有权力。因此掌握通用技能、无法随自身心意阻止别人使用自己的贡献的人,会成为基础设施。掌握暂时无法绕过,又能阻止别人自由使用的资源的
4.王小波提到自己年轻时曾读过一个剧本《芭芭拉少校》。里面的富二代年轻人一无所长,但很自豪称自己会明辨是非,结果被父亲暴损了一遍,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这个?
王小波说自己登时痛下决心,发誓自己这辈子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
今天看到一些喜欢标榜自己“三观正”的朋友,给我的感觉就和那位富二代年轻人一样,通常一个人找不到其他特长了,所以只好夸自己“三观正”。
回过头来看,“明辨是非”不好吗?当然好,只是这件事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容易,是非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鲜明。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越贫瘠,评价的尺度越简单,就越觉得自己会“明辨是非”。大人带着小孩看电影很容易就有这种体验,每出来一个人,小孩子都要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有时大人会觉得很复杂很难回答,但小孩就觉得不可思议,人难道不是鲜明地分为好坏两种吗?因为他对世界评价的尺度只有好坏这一种。
千万别再做一个什么都不会,只是三观正的人,你得早日脱离这种简单而又义愤的童稚状态。
5.【今年找工作有多难?1067万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15.4%】
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国内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2亿人。这是什么概念?9亿劳动人口中,每5个中就有一个是灵活就业人员。
6.我现在感叹一句,真的,对于爱情困难户而言,只有骗子才最懂的迎合,骗子知道你在意什么,你想要什么,他就迎合你什么,你想多生孩子,他也有这个想法,你说你是处级他也是处级。
7.身价上亿的中国大陆家庭有11万,这个估计应该差不多,这些家庭中,未来五年至少90%会继续留在国内,想润并不容易。
8.每次看到一件事感到普通人真是好人的时候,往往是这个故事里有另外的普通人被忽视、在受苦,比如,在高速路边上提供食物,在抖音上教人认字。感动来自心酸。因果之间,因就不该发生,不正常。
9.进化论是地球上唯一可靠的成功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合的才能够生存。成功,本质上都是“后见之明“,成功并不具备可预见性。换句话说,面对“天择”逻辑的复杂性,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所以,面对变化,我们就用海量的“物竞”应对复杂的“天择”,这就是进化的力量。那么在进化论这个大前提下,我们个体应该怎么办呢呢?
- 1、找到更大概率成功的事情,这需要更深入本质的思考能力。
- 2、不接受失败,不断尝试。高概率的事情,重复去做,长期的去做。
- 3、增强个体的反脆弱能力(资源冗余,身体健康),延长自己的迭代次数。
进化论有个大前提,就是必须开放,有净能量输入。否则无法进化,只会内卷和枯萎。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是理解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从哪个切入点可以获得真正高效的净能量输入。否则还天真的以为傻干就真的会有收获。做好这些,剩下的就看运气了。
10.我遇到两个做保险的朋友,想出台的,是很认真的。退保的人非常多,有一部分人真的交不上保费,连房贷都交不上,何况保费。
都把出台想的太简单了,40岁的人了,咋可能卖上价呢,1000元,都没人要,但是女人都觉得1000万很便宜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至少值1万一次,这就是自我认知与市场估值,其它的更不好做。中国人有储蓄的习惯,但是前三年,基本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
今年疫情更厉害后,基本断了交通,不确定性导致大家不再投资,保险本身就是闲钱,看平安的股票就知道了,资本市场是最敏感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今日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