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经济环境下,只要是赊欠的活,绝对不能做
2023/1/9 6:30:00 今日笔记
1.经常看到有人说“共情能力强并不是一件好事”,大概是因为,我们容易共情的都是一些悲哀和苦难,别人的快乐却很少能让我们也快乐起来吧。 我们只能共情苦难与痛苦,于是我们一起难过;却很难共情快乐,看到的时候只能说一句恭喜。
2.2023年,会有比2022年更艰难的故事发生。那就是各个级别的债务危机,2022年,债务没有爆发是大家还能相互原谅,毕竟疫情,都不容易。2023年,疫情没有了,你需要还钱了吧?发现,还不上了。
中国消费,其实就两样东西,其他的都是假的。一是房子,二是车子,房子卖不动,车子卖不动,别的什么都别指望了。怎么刺激消费?直接开放一线城市的限购,消费接着就上去了。饮鸩止渴也要这么做,否则有钱人手里的钱,都跑了。
3.以前分享过一句话,就是现在老年人的饮食结构决定了,蛋白质满足不了他们活到90岁,为什么我们都说干巴老头,只是吃馒头这些碳水,他自己身上的蛋白质都被自己消耗了。所有临床医生都发现一个问题,患者营养不良。听临床医生的,一定要吃好的,牛羊肉加鸡鸭鱼肉和蛋。 实在吃不下,就去买蛋白粉。
4.看人之长,天下所有人都能为你所用;看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厉害的人都知道最好的捷径就是借势借力借智,因为你想要的所有东西,基本都在别人手上,你不会做的事情、你遇到的所有困惑,前人早就解决掉了,你只需要去找到拥有这些东西的人,虚心请教和借鉴,就能解决你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5.就随便看看网上一些情侣写的微博,也没有故意秀恩爱,就是写一些很寻常的日常,会很自然地提起对方的名字。比如说起“这挺好吃但是她觉得不好吃她没品味哈哈哈”又或是“看剧的时候哭了,我跟她说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之类的,有种嵌入感,就是这一对彼此都像是血管一样埋入对方的身体里去了。
看久了之后,突然有一天说俩人分手了。
我这个观者会茫然一下……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俩人都还继续在写微博,各自还是那样生活,爱吃的东西、喜欢的电影也没有变化,但是因为再也不提某个名字,没有了那一条血管,像是都蜕变成了另一个新的人。
又好久之后,看见其中一个人的微博里提到了新对象,还发了俩人在便利店里的合影,这是,一条新的血管,新的人生故事开始了……
给我一种淡淡愁绪又很有意思的感觉。
6.总结几点:
1,银行是大冤种,最后买单的都是银行。(垃圾债到最后都不是银行买单)
2,恒大之后是城投,银行的估值怎么上的去?
3,关注发达地区的银行。
存款,不要选小地方银行,尤其是最近几年,信用社,城市银行,都属于高危。
7.“炒”字是个常用汉字,《说文解字》中却没有,因为这个字出现得太晚。明代以前的菜谱,基本上没有炒菜,那时候的“炒”,指的是炒粮食。粮食炒干后利于保存,也可磨碎直接吃。将麦子炒熟磨碎叫做“炒焦面”,这种吃法一直沿袭至今。炒粮食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从而引申出“吵”字,所以古代的“吵闹”又写作“炒闹”。
8.近因效应
在有多个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例如介绍一个人,前面先讲他的优点,接着“但是”,讲了许多缺点,那么后面的话对印象形成产生的效果就属于“近因效应”,即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有的事情结果出来后,人们在纷纷猜测各种各样的原因,犹如盲人摸象,说的都有道理。但当事情沉淀了一段时间,有人从内部挖掘出来的信息看,促使改变结果的因素,往往就是最近那个因素促使了决策的转变。
9.这几天,我研究了一些事,倘若,现在需要停发部分工资,是停发在职的还是退休的?普通人的第一反应是停发退休的,毕竟他们不差钱。其实不是的,若是停发退休的,他们立刻会闹,因为他们不上班了,没有约束了。而在职的呢?你不发工资,他们依然干,这是第一个点。
第二个点,我有个小兄弟,他认识了个副镇长,特别开心,副镇长采购了他80万的特产,但是最终只采购了30万,也是赊欠。我感慨的是什么?一个穷乡镇,为什么会买这么多土特产送礼?后来,我一了解才得知,这是冰山一小角,一个乡镇每年礼品要花几百万,而且还是这样的,宁愿不发工资也不可能不送礼,礼是第一要素。这个小兄弟还处于原始思维,觉得这个钱丢不了,丢不了才怪。这个经济环境下,只要是赊欠的活,绝对不能做。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今日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