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量上去了,人总归是会把事越做越好甚至发展出自己的绝招
2023/4/7 6:30:00 今日笔记

     1.就目前的就业环境而言,孩子学习好,找工作也难。阶层逐步固化了,我今年上过最生动的一堂课,是我去拜访临沂一位知名企业家,他两个儿子,每个儿子都分管一个工厂。我当时就在想,考什么985,读什么211,他们与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因为他们已经是掌舵者了,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不断的去历练,去解决,甚至掌权第一个月就出现了工伤死亡。

     所以,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是我们给孩子铺了什么路。这个铺路又一分为二。一是我们是否有可以传承给孩子的事业。哪怕孩子是个败家子,他也不至于穷困潦倒。二是我们是否能给孩子足够的人脉支撑,例如大哥50岁出来创业,招了一群90后,大哥的说法是,给孩子准备的人脉资源。

     2.【韩广斌:10000人做股票,你每年都拿1000名,10年以后肯定第一】

     ——本片是韩广斌先生2007年接受专访的整片

     精彩节选如下:

     “我跟圈内人士不同的话,就是大方向大家都一致,价值都一致,但是我也还是喜欢跟他们保持距离,就是说高手他也有羊群效应。”

     “思想的独立性,非常重要。”

     “你要跟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会互相感染,比如说我跟你聊久了之后,我很可能会受到你的思想感染,特别是你的思想非常有魅力的时候”

     3.如何对待孩子的英语学习的,是否从小就开始培养?

     答:我的观点是,非国际自由族的前提下,对待英语教育的态度,应该是不过度,不排斥。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根着九年义务教育走就可以了,不需要刻意。除了国际自由族而言,我们学习英语,更多是屠龙术+语言补充

     4.越是普通案子,越公平,基层法院更公平。越是小地方的人,越喜欢找人,小地方的人,目光短浅,总以为有人能左右结果,农村孩子只要被抓进去,结果就是家里有多少钱送多少钱,最终根本左右不了任何结果,真正能左右的,其实是态度,一是自己认错态度,二是赔偿态度。越是小地方的人,越以为领导能只手遮天。现在领导权力都非常小。请法官吃饭与不请,没有任何作用。

     若是有一天,您去法院旁听审判,您若是仔细听辩护律师给人辩护,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应该无罪释放,而且,你会很凌乱,这不是葫芦僧判葫芦案嘛,但是,您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抓他进来?还有,任何案子听AB双方一辩护,就觉得对方都有道理。

     我的观点很简单,总结起来两句话。

     第一,相信今天法律的严肃性,因为法官终身责任制。不仅仅终身责任,判决书是可以全国下载的。至少从判决角度,要经受的起全国法律人士的推敲。

     第二,谁真有理,谁就可以拥有主动权。检察院不予起诉,绝对不会是因为对方找了人。相反,一定是觉得,这个案子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不像诈骗,更像是合同纠纷,或者证据指向了合同纠纷。不要把法律想的那么儿戏,越是基层法院,判案子越严谨,我不知道您知道不知道现在有流动法庭。去农村审案子,那是真审,跟清官大老爷似的,越是基层的案子,越没人干预,越公平,相反,到了无限高的案子,角逐的力量就不再是法官与律师了,这些话,不是我编的,是知名法律网红,告诉我的。

     5.高效管理时间,可能是个伪命题。时间管理其实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例如您要喂孩子,要照顾公婆,单位的事也多,还喜欢逛街,不存在什么精力管理。因为您不是您自己,这涉及到了很多问题,例如您能否把思考、决策、做爱以外的事都交给别人去做。

     6.宗教塑造不同的神,充满爱的神,忍辱负重的神,或睚眦必报的神……信徒对神的选择,直接影响他将以何种态度进行对现实的解释和实践。

     从世俗层面上来说,一个人为自己所选择的思维模式就是他的神。倘若我们能够识别并抛弃那些不断伤害、贬低、处罚我们的“恶神”,便可就地皈依一种甜美的、壮观的生活。

     7.只要量上去了,人总归是会把事越做越好甚至发展出自己的绝招。

     8.要去先进的环境,接触先进的人,那里的环境和人,容纳、释放、流通着优质的信息,这些信息灌输到自己的脑子里,就会变得聪明智慧。而落后的环境中,大多充斥着落后的人。这些人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各方面素质能力,都很差。一个聪明人,应该选择进入先进的、优秀的环境,即便那里竞争激烈,也要进入。在先进的环境中,跟人才接触,你会越来越智慧、能干、勤奋。进错了环境,到落后地方、接触落后的人群,你的天分都会被吞噬,变得懒惰、无上进心、无目标、无梦想,混日子。就连自己人性中的恶,都被迫激发了出来。在错误的环境中,接收的信息,是劣质的、落后的、虚假的,这些信息被你吸收了,你的脑子肯定秀逗愚蠢。

     而且,你还会被卷入小心机、小算计、恩怨情仇中,被卷入小事情、小人中。你一生,干大事是过一生,置身于小事,也是过一生。

     9.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教员一生面临的问题、经历的挫折、遭遇的苦难,虽然比我们普通人多得多,但通读《毛选》,笔者却几乎没有看到过一句抱怨、悲观和迷茫,字里行间,看到的全是振奋、鼓励和希望。

     哪怕在1928年,我们刚刚经历了“8月失败”,损失惨重,大家纷纷怀疑“红旗还能打多久”的时候,教员也告诉大家,“我们的事业一定可以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哪怕在1938年,日寇占领了大半个华夏,“W国论”甚嚣尘上的至暗时刻,他同样坚定地告诉大家,“兵民是胜利之本”,“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这样的例子在《毛选》中不胜枚举,实际上,整部《毛选》都在教我们如何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如何在弱小时积聚力量。

     我常常思考,《毛选》中充满希望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也许不仅仅是教员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是经常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正确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观的核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矛盾”。

     《矛盾论》告诉我们:矛盾具有同一性和两面性,我们看到的所有事物其实都是可以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就必然有不好的一面;有苦难就一定有希望,就问题就一定有答案。

     就像近代史上,关于农民这个群体,当大多数人都只看到愚昧、麻木、软弱、一盘散沙的时候,只有教员等少数人,看到了农民身上的力量性,看到了这个群体中蕴含的改造旧世界的强大能量。

     《矛盾论》还告诉我们:只要条件成熟,矛盾双方其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就意味着,弱小的一方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变成强大的一方;下降的可能变成上升的;消极的可能变成积极的;孤立片面的可能变成全面发展的。

     所以你看,正确的世界观,往往可以让我们快速找到希望。

     但《毛选》还告诉我们,找到希望仅仅是第一步,实践希望才是更关键的一步。

     只谈希望的,是网络上数不胜数的心灵鸡汤,鸡汤没营养,是因为它们只会给我们画饼,而《毛选》不仅画饼,还教我们做饼,带我们吃饼,这就是本质的区别。

     教员在《毛选》中除了告诉大家前方的希望,更关键的是告诉大家如何去实践希望,让希望变成现实。

     所以,他既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完整理论;既讲“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也提出“持久战”的具体操作步骤;即讲“六亿神州尽舜尧”,也手把手地教我们思考的方法、工作的方法、搞调查的方法。如果只谈希望,不谈方法论,那只能算是普通的革命乐观主义者,不能算是真正的伟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今日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