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有机化学”科普拓展课程之--隐形的墨水
2017/4/26 酷炫化学实验室

     4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魅力有机化学”科普拓展课程第六讲在上海市南洋中学顺利进行。此次课程由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汤锌锌和张新主讲,主题为“隐形的墨水”。

     课堂伊始,汤锌锌向同学们介绍了催化的发展与应用。他首先从自然界中的催化反应(如催化无机物生成氨基酸)为切入点,讲述催化反应的科学发展及催化原理。随后从农业、材料、能源等不同领域,分别以工业固氮、烯烃聚合、费托合成为实例,详细讲述催化在这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接下来是实验演示部分,张新先给大家讲解了谍战篇中的密信故事,激起大家的兴趣。然后给同学们看提前准备好的“空白”纸,同学们也一致认为是一张白纸,张新笑而不语,让大家期待见证奇迹时刻。只见张新用吹风机慢慢加热白纸,白纸上渐渐出现了蓝色的字体,望着眼前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惊叹不已。随后张新向同学们演示了试管中粉色溶液在酒精灯加热下逐渐变蓝的实验,大家再一次见证了加热条件下的颜色多彩变化的过程。

     然后汤锌锌和张新指导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写密信和溶液加热--冷却反复变色的实验。同学们乐在其中,急于知道原理的同学不断问为什么,最后张新向同学们解开谜底:密信上的字是用氯化钴的稀溶液写上的,氯化钴的稀溶液是浅粉红色的,等纸干了以后,几乎看不出纸上有什么颜色。把信纸拿出来,放在火炉上烘烤,或者把信纸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一下,信纸上的CoCl2·6H2O 即脱水变成蓝色的CoCl2,上面就显出蓝色的“密信”。试管中的粉色溶液也是六水合氯化钴(红紫色)的乙醇/水混合溶液,在加热条件下水分子逐渐会和氯化钴解离,转化为不同的水合物,继而表现出不同颜色,最后生成氯化钴(蓝色固体)。当温度慢慢降低,氯化钴吸湿,又转化为六水合氯化钴,恢复初始的颜色。

     通过此次拓展课程,同学们亲身体会金属络合物的神奇之处,增加了对催化反应的认识,体会了催化过程的美妙。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酷炫化学实验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