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机所"玩转化学"科普课程入驻上海中学国际部
2017/9/29 酷炫化学实验室

     9月29日下午,上海有机所“玩转化学”科普课程首次走进上海中学国际部,来自5,6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17名学生参加此次课程。

     上海有机所的科普志愿者蔡毓娟和王元强承担了第一堂课程《动感化学》的讲授,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动手做实验的乐趣和科学的魅力。

     在课程伊始,科普志愿者蔡毓娟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接着向小朋友们发问:“你们认识的化学是什么”,同学们踊跃地发表了自己对于化学的认识。蔡毓娟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从生命中常见的铁、水和食盐出发,向同学们讲述了化学中最基础的原子、分子和离子是什么。然后用几个简单的生活现象,比如说鼻子闻到香味,颜料在水中的扩散,来说明分子是不断地在运动的。通过互动,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化学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化学有了初步的有趣的认识。

    

     接下来,进入了同学们盼望已久的动手实验环节。蔡毓娟和王元强带来了3个趣味实验:变色水龙 +牛奶烟花+可乐大炮

     在第一个实验“变色水龙”中,王元强将三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混合,得到的溶液时而无色,时而黄色,时而又是黑色,还产生了气泡,学生们惊呼像是在变魔术,感叹化学的神奇,接下来蔡毓娟给学生讲述了反应原理。无色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到无色的碘酸钾溶液中,液体变黄,而且产生了很多气泡,这是一个过氧化氢和碘酸钾的氧化还原反应,过氧化氢与碘酸钾反应生成碘单质,放出氧气,碘与淀粉又变成蓝色。同学们对反应中产生的大量气泡和颜色变化非常惊喜、好奇,跃跃欲试。

    

    

     第二个实验是“牛奶烟花”实验,同学们亲自动手,利用牛奶、颜料和洗洁精,观察到了牛奶烟花的形成。之后,蔡毓娟向同学们解释了其中原理:牛奶中含有油脂,它会在牛奶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洗洁精中正好有一种可以打破这层油膜的组织,当洗洁精滴入牛奶时油膜被破坏。油膜上的色素也就随着被破坏的油膜四散开来。这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牛奶烟花。

    

    

     第三个实验是“可乐大炮”实验,蔡毓娟向可乐中加入曼妥思,瞬间大量气体产生,像喷泉一样冲出可乐瓶,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亲自体验了可乐喷泉的形成,玩的不亦乐乎。最后,蔡毓娟向同学们解释了气化核的原理,曼妥思糖表面有很多的气化中心,二氧化碳瞬时聚集,冲出瓶口,形成“喷泉”。

    

     一个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了,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兴奋不已,纷纷表示:太好玩了,化学好神奇。

    

    

     相信经过这学期的5次“玩转化学”科普课程,同学们的知识面和探索科学的兴趣都会得到提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酷炫化学实验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