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中学科普课程--《光与化学》
2017/12/5 酷炫化学实验室

     10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科普拓展课程在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顺利开展。此次课程的内容是《光与化学》,由来自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以昀研究员及其课题组的科普志愿者李均钊和潘月讲授。

     陈以昀研究员在自我介绍的同时,从他自身的经历开始给同学们讲述他与光,还有化学、化学生物学之间的故事。紧接着,陈以昀研究员从三个层次给同学们讲述光与化学的反应。他首先介绍诺贝尔奖级别的工作绿色荧光蛋白,让同学们了解生物发光背后的化学反应。随后他给同学介绍了他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光促进的生物相容反应,介绍了人们如何通化学反应对生命科学进行研究。他还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朵作为例子:一些花朵通过花心的细小的皱褶对光的折射与反射使花心的部分形成较深的紫色以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帮助其授粉。陈以昀研究员的讲课既有科学前沿,同时也有贴近生活的科普。

     接下来李均钊以同学们熟知的可见光出发,给同学们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光”——电磁波。在介绍了光之后他从光引发的化学反应,与化学反应产生光两个角度并且为同学们介绍了荧光棒的发光原理,让同学们对光与化学有了更直观的的认识。

     潘月同学带领大家进入“自制荧光棒”趣味小实验环节。她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下实验室的基本防护措施,并给同学们发放实验相关试剂及手套。随后她边解说边示范,她将TCPO、乙酸钾、荧光剂加入在样品瓶中,并加入少量乙酸乙酯溶解;随后滴加,适量30%双氧水,摇匀后便立即呈现红、蓝、绿及黄等多种颜色的荧光。在潘月与李均钊的指导下,同学们也迫不及待的制作起自己的荧光棒。不一会儿,光线暗淡的教室里充溢这各种各样的荧光,同学们也饶有兴趣的将不同的荧光溶液混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多彩的光芒。

     在感受和体验了有趣的光反应后,近一小时的“光与化学”科普拓展课程就结束了,同学们仍意犹未尽。本次课程讲授内容既涉及科研领域的前沿,同时也贴近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趣味实验设计精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酷炫化学实验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