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化学”之“果蔬化学营”走进上海中学国际部
2018/1/15 酷炫化学实验室
2018年1月12日下午,迎着午后明媚的阳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玩转化学”科普课程又一次走进上海中学国际部,小编作为上海有机所“玩转化学”科普系列课程的志愿者,跟随各位小伙伴来到这里讲授此次科普课程《Fruits & Vegetables in Chem》,来自5,6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14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课程。
上海有机所的科普志愿者蔡毓娟,葛航铭以及上海植生所的马小舒(也就是小编自己啦)承担了这堂课的讲授,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动手做实验的乐趣和科学的魅力。
课程伊始,我们的“老油条”葛航铭同学生动形象地给同学们讲述了人体内所含有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水、脂肪、糖类、无机盐(矿物质)。而今天的实验也围绕着这些物质展开。
葛航铭同学首当其冲,担任了Sweet Pear & Protein in EGGs两个实验的主讲人。在Sweet Pear实验中,他在榨好的梨汁中加入班氏试剂,并用酒精灯加热后,液体竟然神奇地由蓝色变为了红色。这种奇妙的变化引起了小朋友们强烈的好奇心,一个个跃跃欲试想要动手操作。葛航铭同学仔细地讲解了加热条件下,碱性环境中的铜离子(Cu2+)被糖还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CuO)沉淀这一实验原理,在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时,着重强调试管加热时不能对着人,且熄灭酒精灯时一定要用酒精帽,绝对不可以用自己的肺活量,以免产生危险。

在第二个实验Protein in EGGs实验中,葛航铭同学利用鸡蛋清稀释液、NaOH溶液、硫酸铜溶液,演示了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其原理为碱性条件下,铜离子(Cu2+)能够与蛋白肽键形成紫红色络合物。他幽默诙谐的语言成功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并顺利完成了实验。

第三个实验Starch & Orange 的讲解,是由小编担任的啦。在实验开始之前,小编自然是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们植生所啦,我们所拥有神奇的昆虫博物馆,欢迎各位前来参观!话不多说,实验第一步,在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碘液,淀粉溶液瞬间变蓝,它的原理是由于碘分子能够进入淀粉分子内部形成一种复合物,而这种复合物呈现蓝紫色。但这并不是整个实验的高潮,之后的操作,才真正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惊叹。小编将橙汁加入淀粉-碘液的混合液中时,神奇的事情居然发生了!溶液居然变为了无色!在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下,小编讲述了其中的原理,橙汁中富含维生素C,而维生素C能够将碘分子还原成离子形态,碘离子不能与淀粉形成复合物,颜色消失。这么神奇的现象,同学们自然跃跃欲试,在志愿者小伙伴的帮助下,同学们也顺利完成了这项实验。

最后一项实验Purple Cabbage,是由我们的颜值担当蔡毓娟同学讲解的。.她分别向3支不同的试管中加入一滴管紫甘蓝叶片滤液;之后又分别加入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竟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变化如此多样的实验现象,让同学们惊叹不已!纷纷举手提问,到底为何会出现如此神奇的现象?蔡毓娟同学耐心地解答了这项实验的原理,紫甘蓝色素在不同酸碱条件(pH值)下显示不同颜色,因此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讲述结束后,同学们在老师与志愿者的帮助下,成功地完成了实验。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将近一个小时的课程就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结束了,同学们与我们依依不舍地惜别,但是没关系,分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遇,我们下次课程再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酷炫化学实验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