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化学”系列课程之——化学果蔬营
2018/7/13 16:48:46 酷炫化学实验室

     7月13日,酷炫化学小分队的科普志愿者马小舒和陈金凤来到东安三村小学,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化学果蔬课。

     马小舒老师从我们生活喜欢吃的食物引入,告诉同学们在自然界中,不同的食物对身体提供不同的营养物质。各类食物处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说糖类,淀粉等。课程伊始,马小舒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人体内所含有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水、脂肪、糖类、无机盐(矿物质)。当天的实验也围绕着这些物质展开。

    

     首先,陈金凤老师现场演示了第一个实验,如何找寻食物中的糖类。她在榨好的梨汁中加入班氏试剂,并用酒精灯加热后,液体会由蓝色变为红色。同学们可以亲自动手,体验这种奇妙的化学变化。原理是:加热条件下,碱性环境中的铜离子(Cu2+)被糖还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CuO)沉淀。实验操作时注意,试管加热时不能对着人,且熄灭酒精灯时一定要用酒精帽,绝对不可以用自己的肺活量,以免产生危险。

     第二个实验是淀粉与橙汁实验。实验第一步,在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碘液,淀粉溶液瞬间变蓝,它的原理是由于碘分子能够进入淀粉分子内部形成一种复合物,而这种复合物呈现蓝紫色。接下来,志愿者将橙汁加入淀粉-碘液的混合液中,溶液居然会变为无色!其中的原理是,橙汁中富含维生素C,而维生素C能够将碘分子还原成离子形态,碘离子不能与淀粉形成复合物,颜色消失。

    

     第三个实验是双缩脲实验。陈金凤老师利用鸡蛋清稀释液、NaOH溶液、硫酸铜溶液,向学生们演示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其原理为碱性条件下,铜离子(Cu2+)能够与蛋白肽键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第四个实验是会变色的紫甘蓝。陈金凤老师分别向3支不同的试管中加入一滴管紫甘蓝叶片滤液;之后又分别加入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将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项实验的原理是,紫甘蓝色素在不同酸碱条件(pH值)下显示不同颜色,因此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几个实验同学们都可以亲自参与互动体验,完成各个化学小实验。

     最后志愿者们告诉同学们:

     通过此次试验,希望同学们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再普通的物质,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进行实验研究的重要伙伴。不要放弃内心任何的奇思妙想,当然要注意安全哦。

    

     本次课程让同学们玩的十分开心!同学们下期再见哟~

     们通过今天的实验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再普通的物质,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酷炫化学实验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