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孩子还应不应该上大学?——当下农村教育问题之观察与思考
2022/8/13 10:05:22 行走在人世间的阿显
小侄儿该上高中了。是去本县城(卫辉)一个比较差的高中上,还是花高价钱去本县城较好的高中上?成了摆在全家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果家里只有他一个男孩儿的话,估计家里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可问题是:家里两个孩子,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呢;而且,大的明年就该参加高考了。农村家庭,两个男孩。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一下子就明白了。

? 随着小侄儿上高中以及择校问题的出现,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真的已经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了,而是成为了一个摆在家庭面前、摆在自己面前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了!
首先,我们先大概梳理一下脉络:
如果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供孩子上大学,确实是一个“上好”的选择。因为那时候,社会上的大学生还是比较少的,学历还是比较吃香的;大学毕业之后,基本上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从而拥有一个比较不错的前途。
如果是发生在笔者所处的2000年之后的话,情况就已经有了些许的变化:因为经过1998年大学扩招之后,社会上的大学生已经很多了;这时大学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了,学历的价值也已经严重缩水了。不过,这个时候,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的差距,还没有现在这么大;至少在学习成绩上,农村孩子依靠勤奋和刻苦,还是可以和城里学生一较长短的。

? 这个时期,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花钱读大学,其实已经不值得了。因为这时候,学历已经不吃香了;而且,以后的事实证明:即使本科毕业,在社会上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很多本科毕业的学术,还不如有一技之长的专科生、技校生甚至农民工,收入高呢!
再加上,2000年之后,房地产一飞冲天,买房已经成了结婚的刚需,结婚买房已经成了国人的共识。这个时候,房子已经成了衡量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至于大学、学历,那只是房子车子之后的点缀品。

? 至于现在嘛,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在以史无前例的加速度加速衰落!现在,农村的现状是:年轻人和中年人都外出去大城市打工了,留在农村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教育就已经存在着先天的缺陷了;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流行,造成了很多农村孩子整天只知道抱着手机玩游戏。这就导致了很多农村的孩子在上高中以前,和城里的孩子就已经拉开了相当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鸿沟”、“天堑”!现在,逃离农村,已经成了国人的共识。
另外,由于村里人看到像笔者这样的大学生,即使大学毕业之后依然找不到一份好工作,甚至连婚也结不了;所以,这一代孩子的父母,他们已经丧失了对大学的信仰,他们现在对孩子上大学已经不报期望了。这也导致了现在的农村,“读书无用论”思想沉渣泛起。只不过,由于历史的惯性,他们依然在供孩子上学。

? 所以,当下农村孩子还应不应该上大学?就成了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在当下的大环境(买房结婚)下,是继续供孩子读大学呢,还是让他早一点踏入社会打工挣钱?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在这里,千万别讲什么素质、见识、视野、精神之类的东西,更别和笔者来探讨教育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因为农村人不认这个!农村人只认眼前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比如,金钱、权力、房子、车子、票子、有没有结婚、结了婚的话有没有孩子、孩子在哪儿上学在工作等等。
重压之下,思维严重变形。可能笔者的观点有些偏激,但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需要用钱一个一个去解决的问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相对于底层需求来说,精神追求对于农村家庭来说,真的是很奢侈。所以,在这里暂且不表。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也欢迎大家后台留言,来和笔者一起探讨,一起研究。欢迎!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行走在人世间的阿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