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扫盲日谈读书的重要性
2022/9/8 22:35:27 行走在人世间的阿显
今天(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为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决定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以提醒公众识字在尊严和人权方面的重要性,并推进扫盲议程,以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可持续性。

? 作为一名从小就喜欢读书的农村大学生,笔者在这里就谈谈读书的重要性。首先,我们不谈读书的功利性:比如,因为我读书好,考上了一个好大学,然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实现了阶层跨越;再比如,因为我读了一本书,学了一门技术,赚到了大钱等等。
今天,我们主要来谈谈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就拿笔者来说吧,笔者从小就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笔者不读书的话,最多混个初中毕业,然后就是在农村老家早早地结婚生子,然后就是去外面打工赚钱养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大多数农民工的生活。
但是,正是因为笔者从小喜欢读书,所以上学一直上到了大学(本科)。虽然,笔者并没有靠着读书实现阶层跨越,但是笔者从读书中确实受益匪浅。

? 首先,通过读书,笔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笔者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虽然受环境限制,那时候只能看到官方的历史教科书,但是就那就已经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它能笔者看到了超越现实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
后来,年纪渐长,开始看哥哥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武侠小说。那是另外一个世界,正义邪恶、江湖恩怨、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同样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内心。
到了高中,喜欢上了文学,读了一些文学入门书籍:比如,朱自清和余秋雨的散文,沈从文的《边城》等等。那些细腻的文字,丰富了我内心的情感,让我领略了文字的魅力。

? 上了大学以后,才算是接触到了真正的书籍:比如,秦风先生编著的《岁月台湾》,让我跳出了教科书给我灌输的僵硬教条和结论;杨显惠先生的《定西孤儿院记事》让我了解到了1959——1962年那段特殊岁月的真实光景;岳建一先生编的《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丛书》,让我看到了1966——1976这十年间的荒唐岁月。

? 另外,也是读书,让我从一个无神论者转向了有神论者。和小学图书馆和中学图书馆不同,大学图书馆里的书,真的是太齐全了!政治、文学、历史、地理、天文学、数学、农学、工艺学、计算机学、宗教学等等,甚至还有禁书。也正是在大学图书馆里,我才感觉自己真正看到了大海。
先不谈理论,如果对人生、对历史足够真诚,你就会发现:无神论,根本站不住脚!如果无神论是真理的话,那么发生在历史上的、真真切切的一系列超自然神迹,应该怎么解释?比如,1963年越南僧人释广德为抗议时任总统吴庭艳偏袒天主教而压制佛教,在数百人面前自焚。在点火的一刹那,老和尚瞬间被大火包围,尽管被大火包围,但老和尚依然盘腿打坐念经。这就不是无神论和科学能解释得了的!

? 后来,笔者信了主。即使是信主以后,笔者依然认为知识很重要!毕竟,信仰不是迷信!信仰,是有根据的,根据就是圣经。而圣经是需要解释的!解释圣经,就需要一定的受教育水平和知识文化基础。另外,受教育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着一个人对神的认识。受教育水平低的话,对神的认识也相对狭隘一些。
当然了,在信仰历程和人生旅途当中,知识和受教育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排第一位的!在信仰生活中,爱心比知识优越得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品也比知识要优越!

? 不过,今天是国际扫盲日,我们着重讨论的是知识以及读书的重要性;所以,笔者在这里重点论述的是知识以及读书的重要性。读者朋友请勿误解。谢谢~
最后,在“知识无用论”沉渣泛起的今天,愿大家都能够保持初心,继续保持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努力读好书,好好读书!共勉~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行走在人世间的阿显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