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译注德经篇(11)
2024/4/1 大川之道
《 德 经 》
67章 本段对应王弼本第80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甲本】小国寡民①,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乙本】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远徙;又(有)周(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注释】①小国寡民:把国家分割成面积小人口少的小国。【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把国家分割成面积小人口少的小国。让需要很多人协同才能使用的东西无用武之地,让人们重视死亡,所去之处用不上乘车船,就算有武装军队也无处驻扎,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让他们去研究美食,漂亮衣服,沉浸在习俗里,安稳地在这里住下来,即使跟邻国离得很近,甚至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吠之声,人们到老也不会互相往来。【解析】听我老公讲过他们那里分地的事,他们那的土地有肥田和贫田之分,大家都想要肥田,每次分地都免不了各种争斗,谁都想要好的,这是人性,是我们无法忽略的人性!在这一章节中,老子提出小国寡民不通往来的观点,认为只要把天下划分成足够小的国家,小到无法组建军队,让人们满足于吃饱穿暖天下就太平了,我是不赞成他这个观点的,土地有肥瘦,物产不均衡,小国不可能做到一切都自给自足,也不可能不惦记隔壁的“肥田”,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民众怎可能不产生冲突甚至不相来往?他说的“小国寡民不通往来”其实在建国初期我们实践过,以地级市为单位,建立全产业链,形成内循环,不信你去调查了看看,那时是不是各地都有纺织重工食品等等完整的产业链?结局怎样我们都看到了,如果再加上天灾,一个地区团灭,那么“小国寡民不通往来”就更扯淡了。战争的本质就是一方所处的自然环境恶劣,物产无以维系生存,为了活命去抢夺别人的,后来演变成想要更多好东西去抢夺别人的。地球规则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山海经里的大循环,各地物产各有特色,强化其优秀的,弱化其不擅长的,然后互通有无,这样我们才有对抗天灾的能力,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抱团活下去!真要小国寡民还不通往来,今天这里发大水团灭一个小国,明天那里刮台风团灭一个小国,那么人类早灭亡了!那么“小国寡民”有其可行性吗?当然有!就是参照这个“小”的思路把行政单位一级一级细分下去,把不通往来换成互通往来,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利益共同体就可以了,是不是突然有种熟悉的感觉?没错,人类社会自从有文明记载以来就是这么玩的,国下面设立州然后府(现在省市县)形成一套完备的政治体系就可以了。也就是说道德经本身就是一本帝王之术,历代帝王都是以此为基调在治国,尽管各朝各代价值观不一样,但基调是一样的。
68章 本段对应王弼本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甲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①,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此段残毁)【乙本】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注释】
①知者:精于某一方面的人,专家。
【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可信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可信;精于某一领域的人不博学,博学的人不精通;善为道者不多言,多言的人不善为道。圣人不积攒名利,全心奉献给人民,奉献越多自己积德越厚。所以天道是滋养万物而不伤害万物,为人之道是帮助他人而不争名利。
【解析】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好听的话往往是奉承,真话是不好听的,古往今来,人们对老子道德经一直是奉为经典,各种解读出奇一致地吹捧他,今天你发现了什么玄机,明天他发现了什么玄机,弄得道德经都快成天书了,各路妖魔拿着它招摇撞骗,这真的是老子想看到的吗?他若知道千年之后是这样,估计早一把火把这书烧了。真正懂得大道懂得老子之意的根本不会参与道德经挖坟式的研究,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的当代圣人也绝非活跃于网络的“大师”,这个人应如老子所言是默默奉献的,不争名不争利,做着救助众生的事却籍籍无名,有预言说此人“燕南赵北把金散”,这正好与该章节中“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不谋而合。庄子也曾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以省省吧,不要到处找寻圣人了,“圣”在你心里,从今天开始,做个对社会有利的人吧,不要给他人添乱!
69章 本段对应王弼本第67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甲本】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①,夫唯大,故不宵(肖),若宵(肖),细久矣。我恒有三葆(宝)之,一曰兹(慈),二曰检(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②。今舍其兹(慈),且勇;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兹(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女(如)以兹(慈)垣之。
【乙本】天下皆胃(谓)我大,大而不宵(肖),夫唯不宵(肖),故能大,若宵(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市(持)而宝之。一曰兹(慈),二曰检(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兹(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其兹(慈),且勇;舍其检(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夫兹(慈),以单(战)则朕(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兹(慈)垣之。
【注释】
①不肖:肖,肖像,样貌。不肖,不能描述其样貌。也可理解成空泛,不着边际,对应不上具体事物。
②成事长:成事,成就事业,即统领天下。长,头目,首领,即君主。
【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天下各派都以自己为大,只知道说大却描述不出具体样子。因为描述不出具体样子,所以才能吹嘘其大。若要描述具体样子,那么说再久也只能说出小小的一点。我一直有三个宝贝,一是慈爱,二是勤俭,三是不敢把自己利益放在天下人之前。有慈爱,所以能勇往直前,有勤俭,所以能开辟更广阔的田地,不敢把自己利益放在天下人之前,所以才能成为统领天下的君主。现在那些人舍弃了慈爱,还想勇猛,舍弃了勤俭,还想广开国土,舍弃了把自己利益放在后面,还想统领天下,必然是死路一条!拥有慈爱,攻战必然会胜利,守国必然固若金汤。想知道天将成就谁,就看他是否用慈爱来环抱天下。
【解析】本章节再一次印证了道德经实际是站在统治者(圣人)的立场写的一本“帝王之术”,老子的身份是统治者,他不是民,所以他的思维是凌驾于“民”之上的。这一章节就是写的驭民之术中如何让人民不谋反,有三宝,一是慈爱,历代实操就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践行“爱民如子”的国政,人民夸君王仁爱就成功了。二是推行勤俭,开荒种地,充实百姓粮仓,国家国库,地广物盛自然盛世太平。三是不与民争利,伐冰之家不畜牛羊,前面章节已经讲过了怎么去居人之上,既然地位稳了就该给民众留口饭吃,这样人民才会拥护你,这个不争实际是建立在已经居上的基础之上的。纵观道德经,老子实际讲的就是两个方面,驭民之术和王者的自我修养,这个王者不一定就是帝王,至于其中原因,另一本奇书《素书》中有答案,后面长缨再慢慢给大家解读。
本文为长缨个人观点,持续更新中,如您有独到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川之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