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译注道经篇(1)
2024/4/1 大川之道
《 道 经 》
第1章本段对应王弼本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甲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①。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嗷(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②。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乙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嗷(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注释】
①恒:传世本为“常”,是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此处恒应理解为恒常不变的,固定的。
②异名同谓:传世版是“同谓之玄”。“谓”本义是“告诉、讲诉”,“异名同谓”是指名称不一样,可讲述(呈现)的道理是一样的,表示“两者”都遵循同一个原理在运作。而在传世版中,这个原理被忽略,直接把“两者”变成了“玄”,把道学变成了玄学。从此,“道”被蒙上一层无法揭开的面纱,变得可望而不可即,愈发与大众远离,成了遁世无用之学。
【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道,是可以说的,(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说出来并不是一样的。名,是可以说的,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人叫出来是不一样的。(此种译法请移步下文解析里看思路)。没有名字,是混沌未开万物初始时的样子。有名字,是天清地宁后万物繁衍的开始。所以,不变的是大道初始的虚无,可以从中探索宇宙的奥妙;不变的是每个事物的名字,我们可以从中追溯出其起源。有名和无名其实都出自大道,它们叫法不一样实际是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它们源远流长难寻始终,这就是道生万物的玄妙之门。
【解析】此译注是建立在把道理解成“万物遵循的规律”的基础之上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历来译注五花八门,似乎都对又似乎都不对,总觉得缺点什么。本人译注灵感来源于南北之争,一个网友说,我不信你们广东的冬天还满树繁花,广东的网友回复说冬天本来就是这样子啊。实际上他们都对,他们讲的都是“天道规律”,都是宏观上的“道”,之所以看起来这个“道”截然不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那么他们描述出来的这个“道”就有了差异。同样你跟古人说我日行万里,他们也觉得你在扯淡,但现在我们有飞机了,确实可以日行万里啊。所以这个“非恒道”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不同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下它被描述出的样子并不是恒常不变的,或者引申成庄子认为的那样,大道是变幻莫测的,瞬息万变的,随之时间地点等等不停变换。按这种思路,“非恒名”也可以理解了,就是一物多名,我说土豆,你说马铃薯,他说洋芋,看起来名字不一样,实际都指同一个东西,我们不能为了这个打一架啊,哈哈。混沌未开的时候是没有万物之分的,也就没有名字,所以叫无名万物之始,当盘古开天辟地完成了,万物开始繁衍了,我们必须要起个名字分辨牛羊了,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谁是谁生的,有名字我们可以说龙生龙凤生凤,如果不起个名字那就不好描述了,这就是“名”的由来,是伴着万物产生而产生的,所以叫万物之母。不管有名字还是没有名字,我们探寻道实际是探寻我从何处来,我该怎么做,又该如何传承,即,来处,当下,去处,这些都归于道,道之高深,深藏着这些奥秘,所以我们才要遵循大道。
第2章
本段对应王弼本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甲本】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①。皆知善,訾(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②?,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乙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释】
①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帛书乙本和传世版是“知美之为美”。并认为老子想要表达的是“知道美为什么是美”,所以才进行了修改,加上一个“之”字。然而对于主语后加“之”的运用,全文比比皆是,本章就有不少,不至于单独在此句遗脱;而且“知美之为美”言语累赘,也不符合通篇行文风格。如果这里要表达的是知道美的概念从而有了恶的概念,那么“天下皆知”就明显多余。所以综合来看,“知美、为美”应当是两个动作,讲的是老子所处时代的社会普遍现象,而并非是“美”的概念。“知”,本义是谈论和传授经验,使他人知道;“知美”,指把某种标准定义成美。“为”,做、从事,“为美”,指为了美而做变美的事。
②有,无之相生.......后之相随:这一段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参考德经中“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前后语义一致,所以应该是,有,是从无中生出来的.......;传世版中“有无相生”显然语义与通篇文意对不上。
【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天下都知道美(知道美的判断标准),都在追求美,那么罪恶已经很深了。天下都知道善的判断标准,那么不善已经很久了。有,是从无中生出来的;难,是由易累积起来的;长,是短积满起来的;高,是由下堆积起来的;音乐,是各种声音相互和谐;先,是由后随从才有的。这个恒定不变的规律。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方式行事,以不言的方式施教。万物欣欣向荣而不去干涉他们,有所成就而不占有,有功劳而不居功。因为不居功,所以不会失去。
【解析】知美、为美,老子认为这是病态的,就像现在以瘦为美,十个人就有九个喊着减肥,恰恰印证了老子是多么智慧啊!人们给善立了标准,都知道什么是善,从侧面证实了当下“不善”已经太多太久了。当然“善行”是好的,我们应该为善,只是这个善到底该怎么定义才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本人不信任何宗教,见过多次三跪九叩上山的,我只是默默把道路两旁垃圾捡干净了,那些垃圾跟虔诚的善景实在不搭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我们所看到的高大上都是由细微累积起来的,所以我们或许不该去定义何为美丑何为善恶,遵循天道而不人为地去改变它就可以了。
第3章本段对应王弼本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甲本】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乙本】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注释】
①不上贤:传世版为“不尚贤”,“上”和“尚”在古代通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尚是推崇之意,上则是在之上、拔高之意。
【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不拔高贤能之人的地位,就能让人们不互相争斗,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就能使人们不去偷盗。看不到引发欲望的东西,人民就不会动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就是让人们心里虚空无欲,肚子吃得饱饱的;让他们没有志向,但身体很强壮。一直让人民没有智巧没有欲望就行了,让那些有智巧的人不敢轻举妄动。用无为治理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解析】这一章节各版本无太大出入,大家解读也没有分歧。但这个章节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悖论,如果我们读完这段,然后放弃各种追求选择躺平会怎样?老子的“无为”是为了让人民躺平,他们躺平了就不争不抢了天下太平了,不是让统治者躺平,这个章节讲的是“圣人”怎么让人民躺平,不是圣人躺平啊,这里又把“圣人”和“民”分裂了,奴隶社会背景下的老子也跳不出这个怪圈。那么千年后的我们是拿这一章来律己呢还是治人呢?或者看着别人拿这个来治理自己?这个“道”果然“非恒道”啊,立场一换就懵圈了。
本文为长缨个人观点,持续更新中,如您有独到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川之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