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译注道经篇(6)
2024/4/1 大川之道

     《 道 经 》

    

     第16章

     本章节对应王弼本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甲本】至(致)虚极也,守情(静)表(笃)也,万物旁(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胃(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怠(殆)。【乙本】至(致)虚极也,守静督(笃)也,万物旁(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是胃(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芒(妄),芒(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到达清虚的极致,守着极致的清净,万物一起蓬勃发展,我观察着他们循环反复的规律。天下万物如风云变幻,最后都复归于其起源。复归起源叫做“静”,静,就是重新开始新一轮生命。生命反复是自然规律,知道这种规律叫做明。不知道这种规律叫妄,违背规律的妄为,会招来祸患。知道这个规律便能容纳万物,能容万物才能公正对待他们,能公正对待万物才能被拥护称王,能被拥护称王才能治理天下,治理天下就是顺应大道,顺应大道才能长久,才能终身不会遭受祸患。

     【解析】想弄懂这一章不妨去读读庄子,庄子认为万物起源于道又复归于道,大概就是受这一章节的启发。庄子妻子死了他叉着腿敲着盆唱着歌,友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我的妻子来源于天地之间,机缘巧合得以托生,如今她依然在天地之间躺着,她由精微物质得阴阳之气幻化而来,现在只不过是回到了最初的样子,我应该高兴啊,为什么要悲伤呢?“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我们虽然看不到人生的轮回,但我们能看到春华秋实,年复一年,落花化春泥,春泥又孕育来年的花,由此推断,世间万物大概都是这样的轮回吧!从来处而来,转一圈又回归原点,然后进入新的轮回,这是大道的规律,我们无力改变,也无需改变,顺着这个规律,随遇而安,不要妄作,便不会招致祸端。

    

     第17章本章节对应王弼本第17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甲本】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姓)胃(谓)我自然。

     【乙本】太上,下知又(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胃(谓)我自然。

     【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最好的统治者,人民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稍微次一点的,人们亲近并赞誉她;再次一点的,人们害怕他;最差的人民辱骂他。信誉不足,人民才会不信任他。要谨慎啊,尤其要重视言论。事情做成功了,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第18章

     本章节对应王弼本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甲本】故大道废,案①有仁义;知(智)快(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孝)兹(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乙本】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又(有)孝兹(慈);国家昏乱,案有贞臣。

     【注释】

     ①“案”通“安”,于是、所以的意思。

     【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所以大道被废弃了,所以就推行仁义;智巧被彰显了,于是就产生了大的伪诈;六亲不和睦了,所以就推出孝慈;国家昏乱了,于是就推崇忠贞的臣子了。【解析】最好的统治者,遵循天道,百姓知道他存在,却感觉不到他做了什么,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国泰民安,百姓觉得本来就是那个样子,这就是“无为”的境界。当统治者不遵循大道了,国家就会动乱,这时就推出仁义出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没有了对天道的敬畏之心,“聪明”的人就学会了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于是各种伪诈便横行于世,六亲都互相算计,只能以“孝”和“慈”来约束他们了,国家一片混乱,无法整治,就开始挑选心术正表里如一的“忠臣”并大加表彰,把他树立成大家学习的标杆,以此来引导人民“安稳”,但这真的是长久之计吗?总觉得是舍本逐末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川之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