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版译注道经篇(9)
2024/4/1 大川之道

     《道 经》

    

     第28章

     本章节对应王弼本第2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甲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日(荣),守其辱,为天下浴(谷)。为天下浴(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乙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荣),守其辱,为天下浴(谷)。为天下浴(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知道什么是雄强高远,却安守着雌弱低下,是天下的河流。天下河流的做法,不变的德便不会离去,不变的德不离去就能复归婴儿的纯真。知道怎样获得荣华,却甘愿被辱没,这是天下的山谷,天下山谷的做法,不变的德便会充盈。不变的德充盈就会复归于质朴。知道什么是清白,却安守昏暗,这是治理天下的模式。治理天下的做法,不变的德便不会缺失。不变的德不缺失就能复归于深远的无极之境。质朴的东西被分割制作则成为器具,圣人用朴成为众器之长,所以完备的制度是不需要对万物进行分离割裂的。

     【解析】万物都是由精微物质(阴)聚合,拥抱着阳气而获得生命的,只有阳气贯穿阴实达到平衡才能形成物。阴是实体,阳是气,所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万物本质都属阴,我们能固守的也只有阴,守着这个“阴”,“阳”才能来和。本章节中的雄、荣、白都是属阳,是虚无的,浮华的,雌、辱、黑属阴,是万物所拥有的,河流固守着其低矮的本性故能成其德,山谷不与万物争,让万物生于其上,故能成其德,圣人治天下尊重万物本来的样子,不加以拆分割裂,故能成天下之君主。所以无论是治国齐家还是修身,本质是守好自身拥有的,尊重万物本来的样子,不要好高骛远,在虚无中迷失了本性。

    

     第29章

     本章节对应王弼本第29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甲本】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羸;或杯(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泰),去奢。【乙本】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不可执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热或?;或陪(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泰),去诸(奢)。【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想要取得天下并改变它,我看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天下是有自己运行规律的宏伟之器,是不可以改变的,也不可能被掌控。想改变的必然失败,想掌控的必然失去。天下万物有的在前行有的在随波逐流,有的在燃烧有的熄灭了,有的强大有的赢弱,有的在成长有的在堕落,所以圣人只是去掉过分的,去掉放纵的,去掉没节制的而已。

     【解析】为什么要无为?在这一章节中老子给出了答案,因为天下有自己的运行规律,非人力可以改变的,想人为建立一套规则让日月星辰按着你的要求运转那是注定要失败的,非但不可改变,你连想控制它都是行不通的,想掌控必然会失去。万物什么样子的都有,那我们就什么都不管了吗?非也!枪打出头鸟在任何时代都是行得通的,把显眼包灭了天下就太平了,老子主张的无为也不过是去甚去大去奢!黄帝曾问牧马少年怎么治理天下,牧马少年说,不过跟牧马一样,哪用得着治理,去掉害群之马就可以了!

    

     第30章本章节对应王弼本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甲本】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乙本】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强。物壮而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甲本为准,乙本参照)】用道辅佐君主,而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他一定得到好的回报。大军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善为道的人解决问题了就收兵了,不会以兵力逞强。达到目的不骄傲,不自鸣得意,不嚣张跋扈,也不自恃功劳,这就叫做解决问题而不逞强。事物强壮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衰落,因为它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就会早早衰落。

     【解析】上一章节中讲到治理天下要“去甚、去泰,去奢”,那什么是“甚、泰、奢”呢?这一章节给出了答案。以兵力强于天下,就是甚,是过分的,不合于天道的,出兵的意义在于解决忧患,忧患解决了就应该停战了,这才是善为道者所做的,“善为道”者不会拿着军功自我炫耀,因为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民不聊生这本就是违逆天道的,出兵都是因为不得已,又何来功劳啊!用兵力战争彰显自己,逞强于世必然走向衰落,不合于天道的东西注定是要早早灭亡的!隔壁开年500场地震的那个国家会证明这个观点有多正确的,咱拭目以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川之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