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丨正月初七“人日节”的传说……
2019/2/11 8:22:02 应鸣阅读与写作
正月初七“人日节” | 女娲造人,敬畏天道;夸父逐日,持守人道

文稿 | 儒风君原创
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人和动物都有各自的生日。
鸡的生日是正月初一,狗的生日是正月初二,羊的生日是正月初三,猪的生日是正月初四,牛的生日是正月初五,马的生日是正月初六,人的生日是正月初七。
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动物的生日都被遗忘,但是人类的诞辰却被保留了下来。
这一天,就被成为“人日节”。
1
女娲造人,敬畏天道
中国的神话中有女娲造人,西方的神话里有上帝造人。
这是先民的智慧。
他们认为,人类是自然之子,要服从自然,服从天道。
西汉东方朔在《占书》中说:“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
古人认为,如果正月初七这天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也预示人寿年丰,天下大同。
这并不是迷信,而是古代人民对自然和天道的敬畏。
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也就不能忤逆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做事。

天道的规律,一定高过人的小聪明。
人类要懂得谦卑,对天地,对鬼神,对大自然,都有敬畏之心。
现在很多人什么也不怕,没有一点敬畏之心,这是很危险的。
“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中国人来说,天地鬼神是敬畏,更是内心原则的守护者。
很多人之所以无恶不作,就是没有一点点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多了这份敬畏,我们就能更好的约束自己,善待别人。
2
夸父逐日,持守人道
《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
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留下,于是就开始逐日。
他奔跑不息,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
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园。
传闻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人们解渴,让人们消除疲劳,重新踏上旅程。
人类是自然之子,却也是万物之灵。
除了天道之外,也有人道要坚守。
所谓人道,是生生不息的努力,是惠及他人的福泽。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
一直在努力奔跑,努力做事的人,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这是天之道,也是人之道。
《易经》里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夸父身死,却留下桃林,护佑后来人继续努力。
人类渺小,总要互帮互助,才能一直繁衍至今。
心存善念,帮助别人,不只是一个人的福报,更是人类族群的福报。
在人日节这天,人们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
一方面是祈福,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
一方面是骄傲,表达对人本身的尊重。
儒风君说:
初七也是上班的日子。
假期再美好,也只是暂时的休憩,生命若无奋斗,人的价值便无处显扬。
新的一年:心存敬畏,努力前进,心怀善念,帮助他人。
这便是“人日节”的意义所在吧。
来源:儒风大家

【动态】1.本人创作的散文《那一把红雨伞》被改编为2018——2019年度福清市七年级期末现代文阅读题。
2.本人创作的散文《又是菜花黄》被改编为温州市龙港2018——2019年度八年级期中考现代文阅读题。
3.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考本人的散文《杏花春雨江南》改编的现代文阅读题。
王清铭过年美文专题推荐:
春联中的人生感悟,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种叫“欢喜”的花,暗地里开放出快乐……
另一种美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朗读播放)
那时年夜饭特别香,压岁钱特别多,年味特别浓……
年俗丨除夕中午,全国独一无二的“裹粉”(炝粉)
全国压岁钱地图又开始刷屏,“莆田系”一万二……
莆仙年味丨阿狗(孩子),做红糰了!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