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元宵节丨郑智勇:乡下请香(游神)
2019/2/13 10:44:55 应鸣阅读与写作
下附莆田市元宵观赏指南

正月初七黄石镇江东浦口宫出游 摄影:大米(佘琦辉)
请欣赏莆仙文化视频:莆仙过年闹元宵——
乡下请香(一)
文丨郑智勇
摄影丨游心华 大米
请香,别的地方或也叫游神。应该是相似庆典的不同叫法。我们村这边,还是习惯于叫做“请香”。
农历正月初六开始,请香的队伍多了起来,沿街可见穿着明艳古装的男女,几十来号人川行着,道具也多,锣鼓、彩旗、三门铳、刀枪剑戟等,扛的扛,背的背,如果运气好,还能见着罕见的八角流星錘——那是我童年梦寐以求的武器。这些年,有些队伍装饰得太过豪华,反而抢了坐在精致雕花木轿子里菩萨们的戏——更别提那些集体以车代步的请香队伍了,老给人一种用电脑写毛笔字的感觉。
充气拱门不再是往年婚庆与开业的专属,各宫庙今年来也在街道入口处扎上一个,外人一看,什么村什么宫,显眼得很,很是与时俱进了。
街两边的大小店铺前,早早铺好了长长的鞭炮串子,等着“接茶”(迎接菩萨的意思)。锣鼓声由远及近,兴奋写在老板们的脸上。
锣鼓喧天,炮声此起彼伏。
轿子一停,善男信女们一拥而上,径直往菩萨的脖子奔去,钱串子挂得像流苏。这个习俗在我们这里叫“挂脰”。我在这条街活了这么长年纪,从来没见过有人交钱这么干脆的——好像迟一点就要被拒绝了似的。且不论金额大小,数量确是颇丰,满满一轿的钱串子,使得菩萨看上去像棵招财树。乃是真正的“神”级招商引资了。

元宵巡安祈福 摄影:游心华
取之于信众,用之于信众。民间自有他不成文的公信力,无须政府满墙的规章制度、八项规定等,单拿信仰的约束,居然也能做到廉洁大大高于腐败,想来也是颇有意味。
请香,便难免堵车。特别是队伍从大街上拐进弄子的时候,车们都自觉放慢速度,走走停停,谁也不敢擅自从队伍间穿过,连最暴躁的“路怒族”也按下性子,无人鸣笛。
千八百米一个村落,各有各的宫庙,若是择在同日出行,怕是从城关去到度尾得堵上一天。好在这样的凑巧并不多见,这些年,政府又贴心,派了大批警力维待秩序,总算还是热闹多了不便去。
我们村是大村,自然也请香。这风俗最早起源于何时,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它恢复的时候,差不多是在我上高中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中间,许是因打压封建迷信而中断)。村里旧小学边上的“龙山宫”里供奉的是杨公五郎——就是杨家将里后来去到五台山出家的那位爷——在我们村被尊称为“太师爷公”。至于为何在那么多神仙中选之供奉,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打我能记事起,“太师爷府”里的主人就是他了。

龙盘宫闹元宵 摄影:游心华
我对请香的具体细节不甚了了,约略知道这是民间元宵欢庆的必备项目之一,常伴有连续唱上两三个晚上的莆仙戏——戏台子就搭在宫庙前,说是演给菩萨看,村民们好蹭戏。热热闹闹个三五天,这请香的游行也就差不多了。
抱菩萨上轿与请菩萨入宫都是每年请香的重头戏,菩萨不是你想抱,想抱就能抱,光有一身蛮力不成,光是德高望重也不行,市场经济时代,招投标搞定一切,只要你中了标,就有一抱的殊荣。那些年,村里围绕这事也闹出不少的传闻,往事如烟,不说也罢。
唯一深有感触的是这些年,请香的仪式感也随年味渐而淡了,游行的队列再不见头几届的精气神,刀枪扛得东倒西歪,日头一晒,耷拉着脑袋像败退的散兵游勇。
也难怪。都这时代了,恨不得往功德箱投币都刷微信,谁还那么较真呢?走个过场,领点酬劳,这事也就过了。

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浦口宫正月初七元宵 摄影:佘琦辉
民国大师胡适曾在其小说《真如岛》中假郑先生之口说到迷信愚昧之事:“程正翁,你想罢,别说没有鬼神,即使有鬼神,那关帝吕祖何等尊严,岂肯听那一二张符诀的号召?这种道理总算浅极了,稍微想一想,便可懂得。只可怜我们中国人总不肯想,只晓得随波逐流,随声附和。国民愚到这步田地,照我的眼光看来,这都是不肯思想之故。”
时至今日,可能少有人去谴责请香的愚昧——倒并非其突然变得科学,而是下意识里纯粹将之作为民俗的一部分来对待。虔诚之心少了,敷衍的心态取而代之,唯一值得重振旗鼓的,是将之作为乡村实力展示秀来对待了。

涵江区芳山元宵(正月初七) 摄影:大米(佘琦辉)
乡下请香(二)
文/郑智勇
摄影丨游心华 大米
村里第一次请香,大概发生在我十六七岁年纪。其时于我,本有个cosplay(扮装)“挑硝桶”童子——就是跟在放枪炮的队伍后面负责供应前头的硝粉的角色,只是我嫌弃那扮相太娘,要涂抹得贾宝玉似的,便辞了。主事的还因此网开一面给了我个抢手的“放铳枪”的名额,不用化装。可我又不太敢,怵于震耳欲聋的炮声和望而生畏的后座力,犹豫中终究还是没去成。之后一年又一年,渐渐没了参与的心思,自此错过了所有的请香,彻底成为一个看客了。
那时的游行队伍里,角色扮演颇杂,有八仙,有西游师徒四人,有皂隶,有黑白无常,有乩童,还有脸上画得十分狰狞,白脸白衣的鬼差们。
鬼差们的头头称为“大哥”,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只有“和尚轩”扮演过这一角色,其“鬼头”形象一直深植我心,成了我们村那代青少年的集体回忆,如同六小龄童之于孙悟空。

元宵请香 摄影:游心华
“和尚轩”真名什么轩,又为何被称为“和尚轩”,不得而知。小时听人这么称呼他,便也跟着叫。我上小学那会,他差不多已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一脸横肉,却偏生十分风趣,喜欢跟孩子们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是个讨孩子们喜欢的家伙。他身材魁梧,肩膀宽厚,天生一副装大哥的骨架,所以对于“鬼头”一角,他也是当仁不让,连着好几届承包了这个角色。
请香的这天,“和尚轩”照例要涂上一张惨绿的脸,垂着道具长舌,持一把诡异大折扇,其时他差不多快到五十年纪,很奇怪,我居然一点也不觉得其扮相惊悚。特制的戏服使得他的宽肩更宽,像悬着膀子走路,一晃一晃的,在本就显眼的”鬼差“队伍中鹤立鸡群。队伍鱼贯而过时,人群中就有人指着“和尚轩”笑:“看,又是和尚轩装的‘大哥’,真神气!”

莆仙乡村元宵节 摄影:大米(佘琦辉)
我之所以对于”鬼差“的角色印象深刻,除了其出位的扮相外,更在于他们身上串有那种很松的一掰即碎、好吃的小光饼(光饼据说为戚继光所创,只为抗倭行军时便于携带)。每行至各生产队的宗祠时,就有人发一声喊,鬼差们便分头提着道具往宗祠里的巷子乱闯,鬼头刀或鱼叉都有,时也吓到很小的孩子,大人们慌张张出来,抱了走,也不顾哭成一团的孩子,边哄边站远远看。鬼差们随手撸下几个光饼撒了出去,观者也不嫌脏,拾起来擦擦便吃了,据说,食之能保平安,自然乐此不疲。
前些年,“和尚轩”去世,一代“鬼头”,终成绝角,引得村人唏嘘不已。每年请香的时候,看着新的“鬼头”角色,总要不期然的想起他,对比着,感叹经典的难以超越。

乩童 摄影:游心华
关于乩童,也是请香中的重角色。乩童其实并非孩童,至少我们村的乩童岁数不小。请香那天,上半身不着一物,露出棕褐的皮肤褶子。乩童捏一路剑诀,跨坐在并不锋利的刀刃上,目不斜视。若是艳阳高照,还可权当日光浴,可有时碰到阴风呼号的糟糕天气,想想都是一身鸡皮疙瘩。乩童却不怕冷,至少没有失控地发抖,反倒如定住,自始至终摆着固定的pose(姿势)。别的先不说,光这份耐力就够我佩服。
还听说有灵验的乩童,在家一听到请香的锣鼓声响,便像是得了某种号令,跳将起来,一路狂舞着直奔宫庙。这方面的传闻我时有听说,只是未曾亲眼得见。
总之,乩童带着某种神秘色彩,又让旁人不知真假,是否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了。

乩童 摄影:游心华
皂隶们扛着“回避肃静”的牌子走着,这是扮相最接近宫庙墙上那两尊画像的角色,简直就像从画上走下来一般。皂隶应该是个不甚起眼的角色,地位低下,多由上了年纪的大叔装扮,遭年轻人嫌弃。
八仙与唐僧师徒是如何掺合进来的实在是不清楚,我猜是这几尊大神太过有名,民间基础广泛,实在不好意思将他们落下,所以在哪都有各位的影子。论级别,这几尊大神肯定要高过普通宫庙里供奉的神灵,只不过今时出游,这些大神反倒成了随从,很有点当红明星替十八线小艺人站台的意味。欢喜就好吧,一切图个开心。

元宵游神队伍中的“八仙” 摄影:游心华
其实请香的队伍中,最开心的我猜还是菩萨。想其每日里坐于殿上,烟熏火燎,听万民诉求,东家想卜个前程,西家想求个姻缘,日理万机。这回难得出游,神清气爽,实在是远胜正襟危坐于高堂。
菩萨一高兴,万事好商量。况且请香,祈的是整村整年的风调雨顺、平平安安。这要求应该不过份,属菩萨分内事——如同一方政府保的肯定是一方民众的利益而非个别人的利益。菩萨们是乐于效劳的,出门体察民情,也算是圣人所说的仁民爱物了。

仙游县盖尾镇仪店元宵庙会 摄影:游心华
(作者简介:郑智勇,曾在银行工作,后去新加坡,现为自由职业者。上两文分别发表于《石油小镇》杂志2008年1期和2期。)

《石油小镇》内刊 高大上
莆田元宵节观赏指南
2月7日(正月初三)
地点:黄石镇江东村
活动:浦口宫桔塔
黄石镇江东村是莆田最早闹元宵的村庄之一。正月初三,浦口宫主殿梅妃神像前,垒起座桔塔,最高的“塔”达6米,用一千多个红桔垒起直至宫殿大梁。
2月8日(正月初四)
地点:涵江三江口芳山村
活动:元宵出游
地点:仙游钟山镇钟山村
活动:元宵出游
2月10日(正月初六)
地点:仙游大济塔峰庆元宵
活动:元宵出游
2月11日(正月初七)
地点: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梅妃故里
活动:江东出游 亮点:水乡+莆田特色古民居+梅妃故里+桔塔+马队
地点:涵江塘北
活动:游龙灯 亮点:长长古巷+长排灯笼+火堆+鞭炮
更多:仙游郊尾、涵江白沙田厝、涵江芳山出游花担(莆田六中对面)
2月12日(正月初八)
地点:枫亭镇麟山宫出游
活动:元宵出游
正月初八的枫亭镇麟山宫杨公太师巡游以“皂隶舞”前引开道,神轿以及各种彩驾队伍随后而行,浩浩荡荡,十分壮观。
更多:秀屿区埭头汀岐出游 、黄石七境出游、石室岩晚上烧香、城厢灵川东蔡出游(皂隶舞)

摄影:大米(佘琦辉)
2月13日(正月初九)
地点:秀屿区平海镇城隍庙
活动:元宵出游
平海城隍庙 “抬神巡游”,行傩队伍或骑大马,坐花车,或擎执事,或护龙辇,俨然王侯出巡,所到之处,乡民放炮迎拜,叩首祈福。
更多:城厢灵川下尾出游、城厢东海东蔡出游打铁球、涵江江口中午出游、仙游大济西南村出游 、涵江澳柄村油菜花地出游、黄瓜岛元宵
2月14日( 正月初十)
地点:湄洲岛
活动:每年正月初十至十四,妈祖信众都会准时前往祖庙恭请妈祖金身回家,并前往本村各家各户巡安绕境布福,保佑娘家人吉祥安康,平安顺利。
更多:涵江塘北游灯 、秀屿埭头后郑出游、涵江鉴前霞徐村顺济宫(大红团)、秀屿东埔镇梯亭村 、仙游大济西南村 、仙游盖尾前连 、仙游枫亭溪南村闹元宵
2月15日(正月十一)
地点:涵江后埕、埔埕、后墩、新港、卓坡
活动:出游车鼓表演
地点:仙游大济金井书庄宫
活动:元宵出游、游灯
仙游大济金井书庄宫元宵,每年正月十一、十二出游,初十、十二晚上游灯。
更多:涵江黄霞、涵江铁灶、涵江白家村、涵江国欢镇新坡礼担 、国欢黄岸晚上跳火、仙游枫亭麟山宫“皂隶舞”、荔城黄石镇沟边九鲤灯
2月16日(正月十二)
地点:涵江涵东铺尾
活动:元宵时间为十二晚上8点至凌晨,请菩萨出游、斋菜艺术、车鼓表演等
地点:仙游大济金井书庄
活动:十二晚出游完毕“入宫”蔚为壮观
更多:涵江坂溪跳火、荔城西天尾龙山村(下午13点闹元宵)、荔城西天尾后黄村(跳火)
2月17日(正月十三)
活动:涵江白沙田厝 、木兰陂头出游;荔城溪白闹元宵跳火堆、摆棕轿、跳火;涵江白塘洋尾村下午3点左右踏火 ;仙游榜头泉山晚上游板凳龙
2月18日(正月十四)
地点:荔城西天尾龙山村北山福星社、涵江埔墩
活动:跳火
更多:荔城黄石镇华堤出游;涵江白沙田厝总元宵;涵江白沙外渡水库边上、涵江集奎跳火
2月19日(正月十五)
地点:涵江延宁宫
活动:搭设妈祖蔗塔
每年的这一天庙里都会为正月十六的元宵作一些准备包括蔗山桔山烛山斋菜等
地点:凤凰山街道南门社区
活动:摆棕轿
地点:仙游枫亭镇兰友街
活动:元宵游灯
(最值得观赏的是“枫亭元宵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七结束,每天都不同。)

【正月十一 仙游县盖尾镇前连村闹元宵 摄影:大米(佘琦辉)】
地点:城厢东海镇东沙村金沙宫
活动:元宵圈灯
更多:荔城黄石镇华东元宵水乡元宵、瞳身上刀轿等活动;涵江石庭总元宵;涵江九峰跳火;荔城新度镇锦墩村、城厢华亭镇游灯;荔城黄石镇华东上刀梯;涵江集奎出游、跳火、“吃花”;仙游枫亭游灯;涵江三江口京山、荔城黄石玉塘埔出游;荔城西天尾龙山游灯;涵江梧塘西庄社贡品 ;荔城黄石镇徐厝出游;木兰陂跳火;城厢东海镇东沙金沙宫晚上游龙
2月20日(正月十六)
地点:涵江延宁宫
活动:蔗塔及旺乃池彩灯、可观看烛山,有车鼓及莆仙戏表演
地点:涵江梧塘梧辛
活动:踏柴火
更多:涵江出游;秀屿平海西柯出游;城厢区龙桥总元宵;城厢区华亭五福宫、城厢区筱塘跳火
2月21日(正月十七)
地点:涵江梧塘
活动:菩萨出游、跳棕轿、莆仙戏表演
地点:涵江梧塘松东
活动:踏柴火
地点:涵江雁阵宫
活动:上午爬刀架(9一11时)
2月22日(正月十八)
地点:涵江洋忠村
活动:吃花
地点:梧塘白园村
活动:踩炭火
更多:城厢华亭镇云峰出游、南日岛浮叶海神祭
2月23日(正月十九)
地点:秀屿忠门莆禧城隍庙刀梯天后宫
活动:出游
其他:荔城区西洙总元宵、秀屿鲤江总元宵、涵江芳山吃花、城厢区华亭镇下花赛猪
2月24日(正月二十)
仙游枫亭出游、城厢灵川东进出游、荔城南门出游、秀屿镇前孝户(踏炭火、吃花)、涵江显应(踏炭火)、荔城横塘出游
2月25日(正月 廿一)
地点:涵江塘头福兴宫总元宵
活动:总元宵
2月26日(正月 廿二)
地点:涵江集奎后亭、洋尾霞楼
活动:冲花
更多:仙游出游、秀屿区笏石出游
2月27日(正月 廿三)
地点:涵江镇江跳炭火
活动:跳炭火
2月28日(正月廿四)
地点:涵江白塘湖入口
活动:踏炭火
更多:白塘镇前打铁球、秀屿笏石宫出游、黄石镇瑶台出游

摄影:大米(佘琦辉)
3月2日(正月廿六)
地点:涵江洋尾村
活动:跑马游村、跳火、“吃花”
3月5日(正月廿九)
地点:市区文峰宫、东岩山、清风岭
活动:妈祖“尾暝灯”
3月7日(二月初一)
地点: 城厢区泗华村溪安祖社
活动:上午11点左右,“抢豆腐丸”民俗活动
更多:荔城区江东飞燕巡安、荔城区北高后积(大王爷出游)
3月8日(二月初二)
地点:黄石镇下江头村
活动:打铁球
3月9日(二月初三)
地点:荔城区七步村
活动:打铁球
3月10日(二月初六)
地点:涵江区白塘镇镇前
活动:晚上21点踏炭火
3月11日(二月初七)
地点:荔城区新度紫星宫
活动:出游
3月21日(二月十五)
地点:荔城区黄石镇横塘
活动:出游(爬刀梯)
4月11日(三月初七)
地点:黄石谷城宫
活动:出游
更多:涵江塘北游灯、涵江梧塘新丰村浦头(上午十点左右请菩萨,中午有跳火节目)
注:以上信息转自“莆田电视台”,部分信息由网友提供,疏漏之处,欢迎网民朋友在留言中补充更正。


王清铭过年美文专题推荐:
在乡村过一个元宵节(附:莆田市元宵观赏指南)
“人日”说“人”:女娲拿捏人,上帝创造人……
春联中的人生感悟,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种叫“欢喜”的花,暗地里开放出快乐……
另一种美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朗读播放)
那时年夜饭特别香,压岁钱特别多,年味特别浓……
年俗丨除夕中午,全国独一无二的“裹粉”(炝粉)
全国压岁钱地图又开始刷屏,“莆田系”一万二……
莆仙年味丨阿狗(孩子),做红糰了!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