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最新时评:翟天临事件、《流浪地球》等
2019/2/16 8:20:30 应鸣阅读与写作
共推荐四个时评话题
视频:翟天临抄袭事件
人民日报评论翟天临事件:最好的人设是自我

翟天临(资料图)

人民日报评论翟天临事件
搜狐娱乐讯 2月12日,人民日报评论官微发布文章,评论翟天临事件。
正文中写到:“一个人通过努力,如果能兼具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厚的学术造诣,当然值得点赞。在不断地学习中提升自己,也是一个演员应该具有的自我修养。”“精心打造、正面向上的‘人设’,因为一场学位风波而崩塌,不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说到底,所谓‘人设‘,不过是一种精心呈现出来的公众形象,并不一定是真的,这在本质上是一种营销行为。”
“事实上,演员最好的人设就是自我,没有什么比优秀的作品、出色的演技、高尚的人格更能赢得观众的真心了。”“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记录时代、书写时代,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才能通过好作品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也才能真正认识自己、重新发现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清晰人设。这正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设须谨慎,最忌虚浮风。”
据悉,此前,演员翟天临被爆出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一篇学术性质文章有疑似抄袭行为,随即引起热议。
【中国诗词大会】
诗词比拼,文科不敌工科?
昨天(2月14日)晚上,《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最后一场擂主争霸赛上,“四朝元老”陈更战胜了“两期擂主”孙晓婧,夺得冠军。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最后争夺冠亚军的两位选手都是工科博士。陈更在北京大学,学的是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孙晓婧则在中科院就读,专业是空间环境及其效应。乍一看,这俩人的专业背景,和诗词都相去十万八千里。

除了决赛这两位外,这几季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有很多表现亮眼的选手都是理工科出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师、航天工程师、核电站高级操作员、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导弹工艺员、海洋采油工程师……一个原本以为文科生会更胜一筹的诗词比赛,却成为工科生的“神仙打架”,这让不少人有些不解。其实,在知识竞赛型的电视节目中,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大量的诗词储备,还关乎临场发挥、答题技巧、心理素质等等因素,对诗句精妙的理解、对诗歌深刻的阐释等,反而退居其次,更不用说文体、风格、流变这些专业性问题了。也正因此,学科背景的重要性,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而换个角度看,这么多理工科“学霸”热爱诗歌,本身也意味着,诗歌或许正是基于人类文明的一种“基础性知识”。的确,对于诗歌的感受,可能会因为理解能力、学识水平而有差异,但根本的审美、意境、趣味,却是共通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的思念,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豁达、柳永的缠绵,既是表达风格,更是阅读感受。诗歌启发人的情感、心智,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又岂因文理有别?换个角度看,诗歌展现的永恒魅力,本身即是文学的一种胜利。
正如孙晓婧在节目中所说,她当初选择空间环境专业,是因为小时候爸爸带她看星星看月亮,跟她讲“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激发了她对于世界的好奇心。陈更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深读诗词让我的生命更宽广厚重,能更耐心、更坚忍地面对艰深曲折的科研工作。”不仅是她们,更多的科学家们,也是在诗歌中找到滋养。数学家苏步青从事诗歌创作几十年,曾表示“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对于爱好诗歌的人来说,诗歌绝不仅仅是一种可以量化的、可以考核的知识,而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感受世界的方式,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生活、一种智慧。而站上电视舞台也好,从事诗歌创作也好,都是这种诗心、诗意自然而然的显现而已。

这也启示我们,专业的精深非常重要,但通识教育、人文素养,也不可或缺。以前有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看重的是数理化学科实用性强、能培养理性思维;后来也有人反驳说“只会数理化,想想都后怕”,这是在说仅有理性思维还不够,还得从人文和社会学科中,提升自己的全方位素养。学文科专业的,有些理工科思维也挺好。学理工科专业的,也不妨涵养点文科素养。文理兼备的,还该提升下艺术和运动方面的能力。现在多个省份着手要实行高考文理不分科的政策,许多大学里也开设文理兼得专业融通的“博雅”式教学,这都是尝试促进思维融合的实际举措。而全方位素养的提升,打开的将是一个更为开阔、更有厚度也更为丰富的人生。
再说回诗词大会,陈更在夺冠后说:“如果我能在传统文化的路上多做了那么一点点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我觉得都是值得的。”但愿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能多一点点诗意。漫天大雪降临,眼中所见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耳边所闻是“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心中所想是“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而别是只能憋出一句,“哇,好大的雪。”
这正是:诗心不分文理,诗意自在人心。(文 | 周珊珊)
人民日报对《流浪地球》的正式评价来了
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中国价值、东方理念,在人类想象力的疆域里延伸
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着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这一“深厚的土壤”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
电影一开场,就开启了一个宏大的叙事:人类在地球表面上装满发动机,推动这个星球在太阳氦闪引发爆炸之前,去往比邻的星系。而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终在父辈的感召之下成长,成为让地球从木星引力中挣脱出来的英雄。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配上太空场景、灾难景观、工业风格、热血少年,让电影颇具观赏性。
然而,在小说原著中,电影讲述的故事,只是地球路过木星时的几小段文字而已。这样一部小说,也给了“中国科幻”一个宏阔的背景。人类带着地球在宇宙流浪,距离将以4.3光年为计、时间将以2500年为计,其间该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故事,更是一个能够不断拓展想象力边界的舞台。《星球大战》已经拍了10部,《异形》系列也已经有8部,从这个角度看,《流浪地球》开启的,也可能将是一个新的电影世界。
而在这个电影世界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中国价值、东方理念,在人类想象力的疆域里延伸,在更为极端与特殊的情况下处理人类面临的永恒拷问。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从《战狼Ⅱ》到《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而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其中上海、北京两地的比例超过20%。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着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这一“深厚的土壤”,中国的科幻人、电影人有能力也有责任抓住机遇,为世界的科幻文艺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拓展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
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都还有一些差距。但一部电影能成为公共话题、激发公共讨论,也意味着这部影片有讨论的价值,更意味着观众对中国科幻有着进一步的期待。对于观众而言,对电影的评价,或许可以少一些哗众取宠、意气之争,多一些中肯建议、理性之言。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板,既不棒杀也不捧杀,才能激励文化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指出电影甚至原著的不足,也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才能让我们的想象力跟着小说、跟着电影一起激荡,迎接中国科幻真正的春天。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3日 05 版)
人民日报评教师不得通过QQ布置作业:回归正轨之举 来源:人民日报
[#你好,明天#]教育部将明确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这是回归正轨之举。群内布置作业,给家长添负担事小,削弱孩子独立性事大。老师初衷都不错,但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父母,本身就是教育之真谛。即时通讯再便捷,家校互动不能替代师生互动,家庭作业不应成为家长作业。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生学习使用,若侵权联系删除。致谢!
王清铭“春节与春天”美文专题推荐:
名篇诵读丨春天的声音(同题两篇 名家朗读)
【情人节】致千年以后的你,此文或许能让人读出泪……
在乡村过一个元宵节(附:莆田市元宵观赏指南)
“人日”说“人”:女娲拿捏人,上帝创造人……
春联中的人生感悟,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种叫“欢喜”的花,暗地里开放出快乐……
另一种美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朗读播放)
那时年夜饭特别香,压岁钱特别多,年味特别浓……
年俗丨除夕中午,全国独一无二的“裹粉”(炝粉)
全国压岁钱地图又开始刷屏,“莆田系”一万二……
莆仙年味丨阿狗(孩子),做红糰了!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