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油菜花黄,我们找到那只走失的黄蝶吗?
2019/2/22 18:45:06 应鸣阅读与写作

又是油菜花黄
文丨王清铭
走,看油菜花去。
生长在穷山僻水、蓬门荜户的油菜花,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一个粗布乱服的乡下丫头,会有一天成为一种金黄色的时尚符号。油菜花只是一种乡村常见的庄稼,连乾隆皇帝都说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油菜花很少出现在古代诗词里,与桃李争艳,以前还有拿到城中暂住证的桃李为风雨发愁,油菜花有时甚至不如荠菜花,辛弃疾的一句“春在溪头荠菜花”让荠菜花名声大振。

很多不种田的农人搬进城里,但油菜花进不了城,只会在乡村寂寞地开放着。她不会炒作,也没人帮她炒作,人们钟情于玫瑰,很轻易地把她忽略,甚至她的名字都被改了,只简单地称为“菜花”。我在搜索为数不多的写油菜花的诗句时,脑中不时浮现的是“花菜”的形象。这也难怪,“菜花”这个词让人更多联想到的是超市架上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花菜,它的学名就叫菜花。
油菜花却不去理会身份的高低贵贱,她不张扬,选择在桃李开花之后开放,一开就是一大片。她也不似桃李,有一两树花,就喊得全城的人都知道,纷纷前来参观,出门俱是看花人。油菜花生长在乡野,浑身散发乡土气息,唐代的齐己写过这样的诗句:“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油菜花最平民化,她交往的都是一些农作物,“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清代的王文治这样写道。

因为接通地气,油菜花也不知道什么是忧愁。她只在该开花的时候开花,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不赶趟儿;开花的时候,不涂脂抹粉,很本色,只是一例的黄。她朴实,甘于寂寞,从不炫耀自己。油菜花活得简单,而简单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油菜花丛不把自己当风景,却无意中成为一道春天亮丽的景观。也有诗人没有忘记油菜花,秦观写春光,就有这样的词句:“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菜花的黄丰富了春天的色彩;“莺儿啼,燕儿舞,蜂儿忙”,蜜蜂没有势利眼,它们也在油菜花的枝头翩然起舞,采花蜜酿制自己的生活。
我在乡村生活了近二十年,现在还没有与乡村隔断联系。油菜花太平常了,以致经常熟视无睹。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看到网络上有人呼朋唤友去看油菜花,而且真的有很多人去了,拍了很多有关油菜花的照片,甚至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评选出陕西汉中、江西婺源等十大看油菜花的胜地。看着照片上熟悉的油菜花,我恍然有所悟,自己过去的很多跟油菜花有关的日子不就是风景吗?那一种朴实而简单的日子不就是很多现代人向往的生活吗?

以前,老屋面前有一大片油菜花,农人并没有它当风景,我也是。我们在油菜花边生活,游玩。今天突然读到杨万里的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童年的记忆被唤醒了:
“篱落疏疏小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我们也曾追逐黄蝶走进了油菜花地,黄蝶迷失在菜花黄之中,同时迷失的还有多年之后生活在城里的我们。又是油菜花黄,我们找到那只走失的黄蝶吗?
有时候,生活的美不是靠发现,而是缅怀;不是寻找,而是回归。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恍然大悟,长满油菜花的土地是我们最初的出发地,走了很多年后,才明白,油菜花才是我们生命的终点。生命的本质不就是朴实简单而又诗意盎然吗?
我们在寻找中迷失,在迷失后又继续寻找。我们走了很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要出发。还好,那些金黄油菜花还在,迎着春风开放,好像就是为了迎回我们这些流落到城里的人。

走,看油菜花去。三毛出发了,到了周庄。一位散文家这样写道:“三毛说,我还会来的,我一定会来的。三毛是哭着离去的,三毛离去时最后亲了亲黄黄的油菜花,那是周庄递给她的黄手帕。”三毛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她去的天国应该有油菜花在微微的风中摇曳,轻轻的,黄黄的。
三毛找到了油菜花,却陷入更深的孤独。我倒希望,更多的人看了油菜花,忘了孤独。
图/视觉中国

王清铭春节与春天美文专题推荐:
姓名的价值,名字也是个人的“名牌”……
美文丨城中的春天以及春天的声音(二篇)
陌上花开缓缓归:能开花的爱情……
人民日报丨浪漫的元宵节 (附朗读、元宵美图)
在宋代过个元宵节 (附:莆仙元宵节美图)
在乡村过一个元宵节(附:莆田市元宵观赏指南)
【推荐】莆仙元宵节丨郑智勇:乡下请香(游神)
名篇诵读丨春天的声音(同题两篇 名家朗读)
【情人节】致千年以后的你
“人日”说“人”:女娲拿捏人,上帝创造人……
春联中的人生感悟,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种叫“欢喜”的花,暗地里开放出快乐……
另一种美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朗读播放)
那时年夜饭特别香,压岁钱特别多,年味特别浓……
年俗丨除夕中午,全国独一无二的“裹粉”(炝粉)
全国压岁钱地图又开始刷屏,“莆田系”一万二……
莆仙年味丨阿狗(孩子),做红糰了!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