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的小木屋或者面朝大海的房子?
2019/2/25 8:45:14 应鸣阅读与写作
你选择海德格尔的林中小木屋,还是海子面朝大海的房子?

林中的小木屋
文丨王清铭
“林中有路……路上的人各奔前程,但他们仍在同一林中。”
这是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书上的题辞,我一直弄不明白它的具体意思,各奔前程的人仍在同一林中,“同一林中”似乎是指同一世界?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森林和林中路的,能在森林中建造一间小木屋的就更少了。
德国弗莱堡大学附近的托特瑙山,覆盖着黑森林和皑皑白雪,罗纳河在流淌,斜坡上橄榄树的树枝被风吹动,仿佛细语……在黑森林边,一座仅约六、七米宽长的林边小屋,低矮的屋顶下有三个房间:厨房兼起居室,卧室和书房。这小屋栖居着德国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大师海德格尔。

严冬的深夜里,暴风雪在小屋外肆虐,白雪覆盖了一切,海德格尔像高耸的杉树对抗猛烈的风暴一样,努力地把思想诉诸语言。如此恶劣的环境,海德格尔说,还有什么时刻比此时此刻此景更适合哲学思考呢?他在追问、寻觅,萨弗兰斯基的《海德格尔传》中这么说:
“他所追问、寻觅的东西,被他称之为存在。”海德格尔的追问把人生的秘密重新赋予人生,或许他笔下的森林就是指人生的秘密?
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但经过海德格尔的引用后,成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名言。这句话大概就是海德格尔对人生秘密的具体解说,但还不是全部,他认为生命的本质除了诗意,更重要的是沉思和追问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
“我们从未走向思,思走向我们。”在黑森林的林中路上,海德格尔走向思,思也走向了他雪光映照的小木屋。他在哲学文集《林中路》中这样写道:“生长就意味着,天空展开自己的广袤,同时又扎根到大地的昏暗之中。”

更早的时候,美国的梭罗在离波士顿不远的瓦尔登湖湖畔的一片森林中搭建了小木屋,屋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套被褥,几件简单的炊具和几件换洗的衣服。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这样抨击当时的社会:
“看啊……人们已经变成了金钱的工具……这些人满载着人为的忧虑,忙不完的活计,却不能装饰生命的美……一天又一天,找不到空间来使自己真正地完整无损。”
或许梭罗的小木屋就是他使自己真正完整无损的空间。
瓦尔登湖是大地的眼睛,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他的浓密突起的眉毛。在小木屋中,梭罗真正眺望到了自己的人生秘密,那就是简单、宁静和诗意。

(梭罗)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或许,这两栋建造在林中的小木屋让他和梭罗都找到了心灵的故乡。
诗人海子未能建造起自己的小木屋,“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只是诗人美好的愿望。在房价飞涨的现在,那面朝大海的房子大概是高尚社区的豪华别墅,是容纳不了贫穷的诗人诗意的栖居的。

(诗人海子)
荷尔德林说:“请赐我们以双翼返回故园,让我们满怀赤诚返回故园!”让我们飞向那林中的小木屋吧,尽管我们没有产权。
向内,林中的小木屋就是这个年代秘而不宣的精神故园。

除人物照片外,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王清铭春节与春天美文专题推荐:
城外放风筝
又是油菜花黄,找到那只走失的黄蝶吗?
姓名的价值,名字也是个人的“名牌”……
美文丨城中的春天以及春天的声音(二篇)
陌上花开缓缓归:能开花的爱情……
人民日报丨浪漫的元宵节 (附朗读、元宵美图)
在宋代过个元宵节 (附:莆仙元宵节美图)
在乡村过一个元宵节(附:莆田市元宵观赏指南)
【推荐】莆仙元宵节丨郑智勇:乡下请香(游神)
名篇诵读丨春天的声音(同题两篇 名家朗读)
【情人节】致千年以后的你
“人日”说“人”:女娲拿捏人,上帝创造人……
春联中的人生感悟,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种叫“欢喜”的花,暗地里开放出快乐……
另一种美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朗读播放)
那时年夜饭特别香,压岁钱特别多,年味特别浓……
年俗丨除夕中午,全国独一无二的“裹粉”(炝粉)
全国压岁钱地图又开始刷屏,“莆田系”一万二……
莆仙年味丨阿狗(孩子),做红糰了!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