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2019年高三市考作文评析: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2019/3/3 19:34:55 应鸣阅读与写作

     莆田市2019年高三市考作文评析: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莆田市2019年高三市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35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振奋了师生的爱国斗志。

     在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作为新时代有担当的青年,如何与中国梦同频共振?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题目

    

     审题立意步骤

    

     1.速读纵观材料

     阅读材料内容,判断材料“论题”。

     2.划出关键词句

     情境区域:划出材料关键词句

     任务区域:划出限定显隐条件

     3.解读材料内涵

     根据材料关键词句提取内涵

     4.找寻材料关联

     根据内涵,找寻材料间关联。

     区域信息切分

    

     ▲情境区域

     1.时代特征:“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

     2.张伯苓的三个问题内涵

     ①你中国人吗?

     解读:同宗同族同源自我认同和民族自信

     【作文片段

     “你是中国人吗?”强调的是同宗同族同源的民族自我认同感,在旧时代能够唤醒青年爱国斗志,于今可以呼吁青年汇聚民族认同,用血缘激发民族自信。《我的中国心》唱响大江南北,《流浪地球》漂洋过海,撼动海内外。拥有一颗中国心,无论何时,不论何地,都能为国添砖加瓦!因此,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血液中时刻流淌着对民族性源的认同和自信。 (董立群老师)

     ②你中国吗?

     解读:个体与国家同理心,心怀家国。

     【作文片段

     “你爱中国人吗?”在旧时代警示国人不能冷漠时世,而要热血抗争。于当前则呼唤国人要与国家同理心,要心怀家国。因此,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从内心里“心与国家齐飞”!

     ③你愿意中国好吗?

     解读:个体有使命、责任、担当,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形成共同体。

     【作文片段

     “你愿意中国好吗?”在那时污浊的世态中能给予青年希望之光,而在当今则会促使青年缅怀过去,珍惜当下,梦想未来,促动青年用行动实现“诗与远方”!因此,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

     (解读与下水作文:哲理中学 董立群老师)

    

    


     ▲任务区域

     1.写作背景:“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

     思想多元——应专指在爱国问题上,人们有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一次命题者没有加以限制,学生在写作时对这句话的解读茫然不知所措,这一个任务指令形同虚设。全市高三学生能够扣紧“爱国思想多元”来展开论述的,只有1%左右。从这一点看,这个作文题的命制不成功。)

     【爱国思想多元】

     如胡适:“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如龙应台:我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

     如(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

     你所站 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爱国贼”与理性爱国:

     爱国贼,被所谓的“爱国热情”冲昏头脑,或打着爱国的幌子,僭越法律,践踏道德,泄愤式地肆意辱骂和打砸抢等,严重扰乱了各地治安,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理性爱国,理性爱国论主张通过合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态度,在以不越过法律的前提下表达诉求,爱国绝不是僭越法律的借口。

    

     2.写作身份:新时代有担当的青年

     ▲何谓新时代?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论断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特点: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世界历史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新时代,是中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必将大放异彩的新时代,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将建成的新时代。

     3.写作论题:如何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何谓“中国梦”?

     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以上为王清铭老师解读)

     4.写作“引”“析”:结合以上材料

     5.写作文体: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议论文

     6.常规条件: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市考高三学生作文缺点

     1.没有扣紧“在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的作文规定情境。这个思想观念应特指爱国方面。

     2.学生不能透彻理解概念,泛泛而谈“新时代”和“中国梦”。

     3.对张伯苓的名言没有简要分析,或用很大的篇幅分析这一名言,本末倒置。本文写作的重点应是新时代的青年怎样为中国梦而奋斗。

     4.“作为新时代有担当的青年”这一任务指令要求:本文应重点写新时代的青年,特别是作者自己,如何有家国情怀,如何身肩天下勇于担当。很多同学写的是历史和历史上的青年(如岳飞、林则徐、周恩来、陈景润等),写“青年”时,多写那些楷模(如南仁东、秦玥飞等——“天眼之父”南仁东不算青年),极少写自己的担当,而后者是本文写作的重点。

     5.一味地歌颂“新时代”和“中国梦”,不能做深刻的反思,反思实现中国梦路上的一些负面因素或我们急需改正的地方。阳光越明亮,阴影越浓重。我们看到太阳的耀眼光芒,也要看到太阳上也有黑子。有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否定新时代的成绩,而是看到前进途中的不足,加以纠正,使中国更好地进步。

     6.偏题、离题的作文不少。如整篇文章都在写如何提高道德素质。

     (以上为王清铭老师解读)

    

     【佳作作文标题

    

    

     【高三学生考场作文简单评析

     考场作文,作者未知。

    

     题目改为《泱泱大国崛起,青春境界昂扬

     写苏东坡的“诗酒趁年华”几句删除。

     改为:在如今这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时代。

     如此“迅疾”。

    

     王国维所说的是“做学问三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向全国人民发布新年贺词。

    

     《劝学》中的那段文字说的是专心,很明显与分论点“奋斗”不相一致,删除,换成论述奋斗的名言。

     “铮铮的铁例”是生造的词语。

     晚清落后,是(患上)……

    

     就可能被下一秒涌来的潮流吞噬。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大学》。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理应要用新鲜的血液补充国家的呼吸→改为“理应是新鲜的血液奔涌于国家的脉管”。

    

    

     顾城的诗句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本文得分是“56分”,这个打分是准确的。

     本文的优点此处略。

     这篇文章修改一下,可作为本次市考极好的范文。

    

     王清铭最新原创作品推荐:

     美文丨又是初春,阳光的味道和花开的声音(五篇)

     城外放风筝

     又是油菜花黄,找到那只走失的黄蝶吗?

     姓名的价值,名字也是个人的“名牌”……

     美文丨城中的春天以及春天的声音(二篇)

     陌上花开缓缓归:能开花的爱情……

     名篇诵读丨春天的声音(同题两篇 名家朗读)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