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文字丨贪泉与廉石,官员酌贪泉而觉爽了吗?
2019/3/20 应鸣阅读与写作

    

     激扬文字丨贪泉与廉石

     王清铭

     唐代大历年间有一个贪官,离任时要乡民送万民伞还不够,还要送一块歌功颂德的匾额,敢怒不敢言的乡民还真的送了,匾额上书写四个大字:“天高三尺。”贪官以为这是歌颂他是青天大老爷,很高兴地收下了。后来有人告诉他,这是骂他搜刮民脂民膏,为官一任,地皮都刮走了三尺,天自然就变高了三尺。

     什么是“”?就是为官把“今”天都押在“贝”(钱财)上,无视民生罔顾法律,哪管死后洪水滔天。腐败,往往与“肉”欲、钱财有关。败者,分文都想占有也。

    

    


     我的一位学生考上公务员,我送的“礼物”是一副自拟的楹联:“贪泉觉爽酌清节;廉石压邪刻丹心。贪泉在今广州从化市,典故出自《晋书·吴隐之传》。吴隐之担任广州刺史,听说有一处贪泉,廉洁之士喝了也会变得贪婪。吴隐之特地喝了,但为官更加清廉。当时他还赋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也谈到这件事:“酌贪泉而觉爽。” 十指连心,贪与廉不是由手决定,而是由心掌控。清高如伯夷、叔齐,清廉如吴隐之,心清如水,是不会去同流合污的。

    

     苏州文庙内的“廉石”

     “廉石”,现在还矗立在江苏苏州市文庙的庭院里。三国时陆绩卸任郁林太守时,买舟泛海归吴,舟轻恐覆,取巨石压舱。这块石头运回陆绩家乡后,陆绩的廉洁美名随之传开,有人吟诗赞颂:“郁林太守史称贤,金珠不载载石还。航海归吴恐颠覆,载得巨石知其廉。”这块巨石也因陆绩被人们称为“廉石”。明代苏州状元吴宽还写了一篇《廉石记》,说这块石头山中到处可见,但君子赏之、贵之、敬之,不是因为石头,是因为人,因为人格的清廉。吴宽在文中希望廉石能够成为官吏们磨砺廉洁情操的硎石,“摩挲爱玩,以益励其操”,成为贪官的警示牌,贪官经过此石时,“俯首赧颜趋而过之”。

    

     只靠官吏的道德自律,作用毕竟有限。不喝贪泉的也可能贪得无厌,经过廉石的贪官也可能疾言厉色、天花乱坠地做一番廉政演说,让他们赧颜的大概只有满面营养过剩的红光。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经说过:“政者,正也。”自身端正了,才能正人,才能令行禁止。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也意识到道德教化的局限性,开始用法律和制度来约束领导者的行为。坏的制度也可能让好人作恶,好的制度也会让坏人从善,因此应该让法律和制度成为从政行为的准绳,对那些欲壑难填者“绳”之于法。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官员们站在笼子里说话,有了这样的机制,即使喝了贪泉,也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宋代的邓林写过一首《贪泉》诗,诗中有这么两句:“世间贪者滔滔是,何必俱曾饮此泉。”有了惩戒防范和保障机制,酌贪泉而不易心。最好的廉石是高于一切的法律。

    

     当然我们不能贬低从政者的道德作用,孔子就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高尚的道德犹如北极星,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法律和道德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现阶段廉政建设的两种利器。

     廉洁从我做起。天高三尺非为刮地皮,为官当顶天立地;人低一头只因敬黎庶,从政要沥胆披肝

    

    

     王清铭最新原创作品推荐:

     赤饼:生产明清家具的地方,一种疑似唐代的美食……

     【名篇诵读】女声版《杏花春雨江南》

     【名篇诵读】杏花。春雨。江南。美丽的中文

     名篇回放丨名家朗诵:春天里种植自己

     满街美女的时代 (系列 共四篇)

     南湖:环水书香

     “三朝元老”郑纪:自是心情能照物

     二倍速人生,我想和自己“虚度时光”……

     美文丨阳光的味道和花开的声音(五篇)

     城外放风筝

     又是油菜花黄,找到那只走失的黄蝶吗?

     姓名的价值,名字也是个人的“名牌”……

     美文丨城中的春天以及春天的声音(二篇)

     陌上花开缓缓归:能开花的爱情……

     名篇诵读丨春天的声音(同题两篇 名家朗读)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