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丨该不该让孩子知道,王子和公主经常不能幸福生活在一起?
2019/8/8 0:28:51 应鸣阅读与写作

     时评丨该不该让孩子知道,王子和公主经常不能幸福生活在一起?

    

     【话题——儿童需要读“悲剧故事”吗?

     童话故事是每个孩子启蒙时期必不可少的成长读物。在童话故事里,公认的大团圆结局就是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孩子们开心地看到这一幕,往往就知道故事结束了,该睡觉了。可是,如果公主和王子没有在一起呢?如果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呢?

    

     在安徒生童话中,小美人鱼化为了泡沫;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中来自盐淮穷困山区的少年明子来到城市,跟着师傅学木匠手艺。在城市中,明子遇见了因患腿疾、坐着轮椅的同龄少女紫薇,遇见了形形色色的雇主。而打工的同伴们,有的因病回乡,有的道德沦丧,童工、城乡矛盾、道德迷失。如果说,如果说童话故事尚且还能以不真实感来自我安慰,那现实主义题材的儿童故事,就更毫无遮拦地直戳人心

     看到年幼的孩子读悲剧故事哭得很伤心,做父母的心疼,担心书里的情绪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有网友说,自己会把握悲剧故事在孩子阅读量中的配比,介于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承受力,会修改可能击溃孩子的太过残酷结局,比如说公主被巫婆吃掉,就还是不要告诉孩子了。也有网友说,不妨让孩子从童话开始认知残酷的社会。我们不应该避讳给孩子们讲述悲伤的故事。孩子们需要了解这些内容,从而感受到生命不一样的层次和方面。

     对儿童“悲剧教育”您怎么看?您认为该给孩子看悲剧故事吗?

    

     【时评文

     淤泥里开出艳丽的花朵

     王清铭

     小女儿还未上幼儿园时,我给她讲安徒生的“美人鱼”的故事,故事的结局与迪士尼动画电影相似:小美人鱼并没有变成泡沫,而是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这样讲故事,是想多让她感受世界的美好。

     小女儿上幼儿园中班时,有一次我又讲到这个故事,采用的是安徒生童话原有的结局:王子与他误认的救命女孩结婚,美人鱼变成五彩缤纷的泡泡。女儿惊讶地问:最后不是王子和美人鱼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吗?我反问:现实中我们美好的愿望都能实现吗?小女儿说:不能。我说: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我们美好的愿望经常会落空。

     等小女儿以后上小学,或许我会再给她讲小美人鱼的故事,那时我会侧重讲小美人鱼如何忍受误解深爱王子、忍受痛苦在王子面前翩然起舞、怎样为了心爱的人宁愿化为泡泡等,我可能会跟她探讨如何去化解王子的误解,与王子生活在一起等,甚至探讨当我们那把拿起嫉恨的宝剑时,又如何放下。

    

     她上小学后,我或许也会让她读一读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让她逐渐认识生活的真相。生活里只要有阳光,就会有阴影。拒绝了阴影,其实也就拒绝了阳光

     我曾带她去观赏荷花,小女儿沉迷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她走近荷塘,嗅到荷塘淤泥散发出来的怪味,赶忙捂住鼻子。我对她说,荷花一般生活在烂泥中,泥越烂,养分越多,长出来的荷花越好看。你要欣赏美丽的荷花,就得忍受烂泥的怪味。

     小女儿似懂非懂,我相信总有一天她会明白上述道理的。随着她不断长大,她也会明白,她生活的这个世界是荷花和淤泥、光明与黑暗、真善美与假恶丑共存共生的。正如作家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

     我听过一个儿童教育讲座。专家说适当让孩子看看悲剧其实有助于她的成长,如可以认识真实的世界,可以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可以学会珍惜自己眼前生活的美好等

     读过美国作家Barbara Spinde的一篇文章,文中写到他八岁的儿子想买一本《从911事件逃生》,他差点被吓到。其实这本书单是在美国的销量就超过了1300万册,还得到了美国共同核心标准(美国教育改革运动,从学前班覆盖到高中毕业)认证。该书的作者Tarshis谈到写作意图是“逼着年少的主人公在极致的灾难中保护自己。”经过这件事,作家这才发现:我们放大了悲剧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而低估了尽早接触“恐惧”这一情绪的深切意义

     中国的一些父母反对儿童“悲剧教育”的思想误区大概也在此吧?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说:“我一直努力不过度保护孩子,如果你想孩子体会到各种情感,尤其要让他们体会恐惧。”过度保护孩子,只能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很难经受生活中的风霜雨雪。这样的爱,有时是一种害。

     孩子迟早都要知道世界还有残酷、危险的一面,为什么不早一点让他们知道,未雨绸缪,做好应对的准备?

    

     “知乎”上谈到人生的三次成长:第一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是明知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其实孩子们还得经历这样一次重要的成长:发现世界的冷酷、丑恶,更加珍惜人间的温暖、美好,并以实际行动去惩恶扬善,让人世间比以前光明、美丽。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悲剧教育可让孩子看清生活的真相,但更重要的是看清之后,更加热爱生活。看清苦难后,像法国的罗素那样有一颗“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当然,对孩子的悲剧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悲剧的配比是不断深化的。等孩子真正长大后,让他们“直面惨淡的人生”“真实淋漓的鲜血”(鲁迅语)。

     作为家长,我们要陪伴孩子去看现实的淤泥沉积的水潭,并教孩子在淤泥里开出美丽的荷花

    

    


     王清铭最新原创作品推荐:

     王清铭散文入选马来西亚华文课本:《每个人都是萤火虫》

     七夕:中国人的屌丝逆袭梦 古今的牛郎梦醒否?

     故乡:七月七,炒糖豆

     月扇:那如月亮一般的乡村扇子

     每个男人都曾有一个从军梦

     乞丐或那些在人群中乞讨生活的人

     第25届云里风·森昌文学奖获奖组诗《乡下母亲们》

     诵读丨只要这些即将远行的风,能有一点温暖……

     哲理美文丨挑水浇石头,最少还能浇出一些苔藓……

     王清铭写2019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最好的作品》

     王清铭写全国1卷高考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有关中高考,《意林》对我的小“访谈”……

     中高考冲刺丨王清铭小小说阅读题精选

     美文诵读丨总有一首歌轻轻地打动你

     王清铭散文中考阅读题精选(一)

     王清铭散文高三阅读题精选(二)

     王清铭散文高三阅读题精选(一)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