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粘蝉:中年对蝉有别样的感受
2019/8/10 10:06:00 应鸣阅读与写作

儿时粘蝉:中年对蝉有别样的感受
王清铭
偶然翻阅清代袁枚的诗《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樾:树荫)。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现在时令虽已立秋了,但还是盛夏季节,我突然想起少时捕蝉的事儿来。
蝉鸣是我们夏天午后唯一的音乐,声调高亢激越,但少了抑扬顿挫,那时我们也没有“蝉噪林逾静”的悠闲心态,夏天除了将毛孔都粘住的炎热之外,就是蝉鸣经过耳轮放大之后的烦躁了。天热,我们体内也有蝉在噪啼着。
我们打呼哨聚结同伴,开始捕蝉行动。乡下最常见的树木是参天的桉树,叶片细小的苦楝树和树影婆娑的龙眼树。桉树太高,苦楝树太细,能直接爬上树去捉的只有龙眼树。蝉的警觉性很高,人走近时,它们经常会停止对爱情的吟咏,让我们判断不出它的具体方位。宋代杨万里的“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就写出了蝉的警觉。我们只能闭口静立,等待求偶的蝉再迫不及待地唱出爱情曲。小心翼翼地攀上树干,振动经过树木的传导,早作防备的蝉在我们还来不及出手的时候,已经扇动透明的羽翼飞到另一枝头。干瞪眼的我们只能重新开始。

捕蝉成功率较高的一般有两种:粘蝉和罩蝉。粘蝉就是在竹竿上沾黏胶去捕捉,不过少时我们找不到黏胶,用粘泥替代,成功率就打了很大折扣。罩蝉就是在竹竿梢悬一个小丝袋,靠近蝉让它自投罗网。蝉隐蔽在树叶中,目光不锐利,耳朵不灵敏,是很难分辨出来的。我说过,蝉比较警觉,往往是我们的竹竿刚穿过扶疏的枝叶,蝉就跑到另一枝干上,再“知了,知了”地嘲笑我们的黔驴技穷。也有一些蝉一味陶醉于自己的歌声,想象与心爱的蝉两情相悦的情景,这样的纯情歌手在我们看来,显得比较傻,容易捕捉。但当我们手中的竹竿不怀好意地靠近时,蝉在爱情和生命的选择中,一般都偏向了后者,我们只能在心中暗暗咒骂。再加上竹竿比较长,很难把握力度,捕上一只蝉往往要花费几个小时。而且,有时运气不好,我们捕捉到的是哑巴蝉,也就是不会歌唱的雌蝉。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的胸部还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我们捕到蝉后,只要轻轻撩拨它的尾部,它就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我们可怜的蝉,大概以为住在火柴盒中是住上了豪华别墅,还要拼命地去歌唱根本就等不来的爱情。
我们不懂音乐,自然听不出蝉声的内涵。我们捕到蝉后,最大的快乐就是躲在同伴的背后,突然撩拨蝉,让它发出震耳的声响,吓同伴一跳。等我们把相熟的同伴都吓唬过一遍,就有点兴尽意阑,那蝉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

刚读到一则资料,苏格兰科学家长期调查得出一个结果:一个人一天中平均只有三个半钟头拥有好心情,它们分别是工作中获得的快乐1小时、游戏1小时、和亲爱的人共同度过1小时、说不上理由的快乐15分钟等。童年时捕蝉,我们获得的快乐不下三个钟头。科学家还说,人最快乐的年龄段是7岁~8岁。我们捕蝉的时候,也就是七八岁的情景吧。
要得到快乐,其实并不难,它让我想起童年时捕蝉的情景,那种纯净而透明的欢乐,我们已经很难领略了。
窗外高楼代替了原先树木的位置,原本有树就有蝉鸣,现在人挤占了蝉的空间,耳畔缭绕的是空调的嗡鸣声。生存在城市中的人,很难再听到蝉的咏叹调了,也很少能捕捉到欢乐。
城市的高楼拒绝了蝉,但蝉没有拒绝城市,只要城里还有树木,这些山野的蝉在城里就有了“暂住证”。前不久在附近的西湖公园碰见一对父子在粘蝉,公园小,但有一些树,那些乡下的蝉就有歌唱的舞台了,虽然这舞台是暂借的。儿子五六岁,那父亲约三十多岁,拿着一根竹竿,末端系着一个小的丝袋,跟我们小时候罩蝉时“装备”相同。那父亲一定是从乡下走出的,跟我一样有难忘的捕蝉记忆。可贵的是他要将这份捕蝉记忆“传承”给他在城里长大的孩子。
我早已中年了,对生活和蝉鸣的理解跟以前不一样了。我曾写过一篇散文《蝉》,文中这样写蝉:
“蝉从幼虫到成虫,要在黑暗的地穴中韬光养晦4年,从卵到成虫,竟然要辗转17年!黑暗给蝉黑色的躯体,它却用来歌唱光明。”十七年只换来一个多月阳光下的歌唱,蝉的生命曲线,成长期太平,成熟期太短,衰退坡线又太陡,成本和收益严重“倒挂”。但蝉依旧选择歌唱,有了怨恨,有了后悔,它们就歌唱。人类听不出蝉鸣声是痛苦,还是快乐。

蝉让我想起很多跟我类似的中年人,他们隐忍、坚韧,苦了累了,他们不说出,只是偶尔借酒暂时卸下心头的重量,第二天又起了大早,继续负重前行。
我没有捕蝉的闲情了。中年对蝉有别样的感受,谁说我们不是一只社会上的蝉?习惯了生活的沉重和黑暗,却依旧没有放弃追求和歌唱光明。
中年的人,中年的蝉,聒噪是最真实的声音。
(图片均来自网络,致谢!)

王清铭最新原创作品推荐:
王清铭散文入选马来西亚华文课本:《每个人都是萤火虫》
时评丨该不该让孩子知道,王子和公主经常不能幸福生活在一起?
七夕:中国人的屌丝逆袭梦 古今的牛郎梦醒否?
故乡:七月七,炒糖豆
月扇:那如月亮一般的乡村扇子
每个男人都曾有一个从军梦
乞丐或那些在人群中乞讨生活的人
第25届云里风·森昌文学奖获奖组诗《乡下母亲们》
诵读丨只要这些即将远行的风,能有一点温暖……
哲理美文丨挑水浇石头,最少还能浇出一些苔藓……
王清铭写2019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最好的作品》
王清铭写全国1卷高考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有关中高考,《意林》对我的小“访谈”……
中高考冲刺丨王清铭小小说阅读题精选
美文诵读丨总有一首歌轻轻地打动你
王清铭散文中考阅读题精选(一)
王清铭散文高三阅读题精选(二)
王清铭散文高三阅读题精选(一)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