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草扇:组成了乡村生活的阳光地带……
2019/8/12 12:54:41 应鸣阅读与写作

麦草扇
王清铭
龙眼树开放米黄色的小花时,在上学的路上,我们经常从叶子间拔一根麦管,制造成麦笛吹奏。母亲看见了,总要数落一番:麦苗正在抽穗,一根麦管一穗麦子哪。
我们是农人的后代,知道麦粒都是汗水的结晶,所以不敢像诗人那样“吹出花一般的音乐,吹出南方的阳光一般明媚的音乐”。麦子收割后,麦秆还有多种用途,作煮饭的燃料、放在粪坑里沤肥、制作火烧土等,活在乡村,哪怕一根草都要用在多处。
乡下遍布的阳光把麦管从青葱冶炼成金黄色,当我们疑心阳光也长出麦芒的时候,天气逐渐变了,阳光扎在身上,有点辣辣的。收割后的麦秆并不停止生长,母亲把它们种植在扇子,称为“麦草扇”。

母亲精心选择离麦穗最近的、最有韧性的一段麦秆,剪下来,模拟麦穗的形状,编织出一条长长的扁条子,再盘成旧唱片一样的扇面。母亲用线将它们缝在一起,然后镶上一道用红色料染过的麦草编成的花边,再串一根竹片,一把麦草扇就可以将炎热的夏天扇得凉爽。母亲总要编几把,一到夏天,我们兄弟姐妹每人手中就有驱赶炎热的麦草扇了。
蝉在树上老唱片一般喊热时,我们的汗水变得混浊,麦草扇就从手上飞扬起来。印象中乡下特别热,我们同夏天的顽强对峙从一把麦草扇开始,当屋外的树木和地里的庄稼都耷拉脑袋的时候,麦草扇倔强地昂起头,同热展开了拉锯战。这期间,蚊子也在助纣为虐,但麦草扇仿佛我们伸长了的手臂,先狠狠扇热几个耳光,然后给蚊子可恶的一生划上句号。
那时也有时髦的纸扇,塑料扇,还有价值不菲的轻罗小扇。家境贫困的我们舍不得买,这些扇子卷起的风有限,无法逼退炎热的围追堵截。在乡下,就如麦子适合乡下土壤,土生土长的麦草扇才是农人抗击炎热最有力的武器。

有一年夏天,干旱时间很长,土地都裂开口子喊着要水喝。正午时分父母从将要干涸的溪流里戽了一些给庄稼活命的水,回家时那汗水混浊得都可沉积出泥土来。懂事的我们忙不迭地挥动麦草扇,那一丝丝的凉风仿佛我们已经长大的小手,替父母摘去了身上的汗珠。
酷暑的夜晚,劳累一天的父亲坐在房前,扔过一把麦草扇,对我们中的一个说,扇风去。一阵清爽的风就从麦草扇中飞舞出来,父亲闭着眼,惬意地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我们一边扇麦草扇,一边看天上的星星冲我们眨眼。深夜里,我们被一阵唰唰的扇动声惊醒,睁开惺松的眼,看见母亲正用麦草扇为我们驱热。我们感觉风好像母亲的手拂在身上,很舒服的又沉沉睡去。
我不是一个怀旧的人,但当我沐浴在空调送出的凉气,突然就想到了麦草扇。那和阳光一样金黄,和麦子一样散发芬芳的麦草扇,与某种坚韧的品质和浓烈的亲情一起,组成我乡村经历中的阳光地带。

我不会去讴歌乡村的苦难。天气炎热,汗水太多,不易蒸发,那时的大人小孩都会得一种皮肤病叫“痱子”。这是麦草扇驱赶不走的。痱子可长在身上各处,一般是背部最多,红红的,比米粒小,却让人感觉芒刺在背,夜里醒来,扎得难受,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记得当时用的药是“爽身粉”。
根治的方法还是闷热的三伏天里睡在地上。父母的房间里铺了大块红砖,夏天来了,母亲会一遍遍擦洗它们,夜里红砖就是成了我们这些孩子的“席子”。红砖就铺在泥土上,最能降温,治愈痱子的还是这些寒冷的地气。
土地上的事情还是交给土地去办吧。我们曾经来自泥土,那些难忘的麦草扇也是。

王清铭最新原创作品推荐:
王清铭散文入选马来西亚华文课本:《每个人都是萤火虫》
儿时粘蝉:中年对蝉有别样的感受
时评丨该不该让孩子知道,王子和公主经常不能幸福生活在一起?
七夕:中国人的屌丝逆袭梦 古今的牛郎梦醒否?
故乡:七月七,炒糖豆
月扇:那如月亮一般的乡村扇子
每个男人都曾有一个从军梦
乞丐或那些在人群中乞讨生活的人
第25届云里风·森昌文学奖获奖组诗《乡下母亲们》
诵读丨只要这些即将远行的风,能有一点温暖……
哲理美文丨挑水浇石头,最少还能浇出一些苔藓……
王清铭写2019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最好的作品》
王清铭写全国1卷高考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有关中高考,《意林》对我的小“访谈”……
中高考冲刺丨王清铭小小说阅读题精选
美文诵读丨总有一首歌轻轻地打动你
王清铭散文中考阅读题精选(一)
王清铭散文高三阅读题精选(二)
王清铭散文高三阅读题精选(一)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