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丨黄昏散:中国人迎来老年离婚潮?
2019/9/4 应鸣阅读与写作

     时评丨黄昏散:中国人迎来老年离婚潮?

    

     话题:对“老离族”,你怎么看?

     最近,在年轻人结婚率创新低上了热搜的同时,“退休之后就离婚”也成了一股风潮: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国内老人的离婚率跟30年前相比已经翻了一番,中国人迎来老年离婚潮。

     杭州的向阿姨,在女儿结婚的第二天,向法院起诉离婚。年轻时,因为快速闪婚,女儿出生后才发现两人不合适,但为了女儿,也凑合过了这么多年。向阿姨说:“我经常跟我自己说,现在的日子都是赚来的!孤独也会有,但就像你们年轻人说的,过好当下每一天。我现在的日子才是真正为自己活!

     像向阿姨一样,老年人离婚,很多并不是因为对方出轨这些不可容忍的行为,而是因为老龄化社会的大环境下,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并对自己的婚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浙江省律师协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主任祝双夏这几年受理了不少老年人的离婚官司,年龄从60岁到80多岁的都有。为什么这些年老人起诉离婚案例数据增加?祝主任分析说:“一是跟经济条件有关系,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老人离婚率往往越高。再则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基础不够稳定。特别是在再婚家庭中,因为孩子买房、移民、结婚等原因,需要老人财务上的资助,双方一旦信任被打破,相互有了猜忌,感情就很难再维持了。”

     对现在的老离族,你怎么看?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王清铭

     耳鬓厮磨最终抵不过同床异梦,前不久我的一位文友离婚了,在退休一年后。我问起这件事,他沉默一会儿,用庄子的一句话回答:“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做一对“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如各自放手,给没有两情相悦的双方带来迟来的自由和幸福。这位文友出生在五十年代,七十年代末参加工作,他的婚姻跟当时很多人一样,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穿皮鞋的他娶了穿草鞋的她。他没有像那个年代电影《人生》中的高加林嫌弃巧珍那样,他们的家庭在很多人眼中都是榜样。妻子能干贤惠,但就是跟巧珍一样文化低,除了子女,妻子能跟文友说的话题也是:村里的水井增高了,家里的老母猪下了十二头小猪……

    

     恩格斯曾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他和妻子没有爱情,但有亲情,先是养大了一儿一女,后来儿女都结婚了,夫妻俩帮着带孙子。再后来,孙子大了,家里只剩下夫妻两人,婚姻也走到尽头。他分一半家产和一半的退休金给妻子,独自一人生活。亲戚经常劝他们复合,但他不答应。

     这种退休后离婚的现象,被称为“熟年离婚”,也叫“黄昏散”。中国传统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婚恋观念,没有给所有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满目青山夕照明”的美景,一些老夫妻“执手相看泪眼”,“暮霭沉沉楚天阔”。

     二心不同,难归一意,结局自然是“一别两宽”,至于是否“各生欢喜”,或许只有当事者才能说清了。近年来,国内老人的离婚率跟30年前相比已经翻了一番。

     我这么评价这位文友的“熟年离婚”:那个时代的错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买单;他终结了人生的一个错误,却又给这个时代增加了新的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期,人性觉醒,人人都有追求幸福和提升婚姻质量的权利。“老离族”不断增加,从某种角度看是社会的进步,但又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很多老离族得直面孤独的晚年生活,给家庭和子女带来伤害,老人生病缺人照顾等。本该颐养天年,却让老年的快乐严重打折。

     “熟年离婚”现象,中国有,日本更为严重。2018年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28.1%有孩子的女性、19.6%有孩子的男性考虑过在自己或配偶退休后就离婚。考虑退休后离婚的原因,女性方面回答“无法忍受退休后每天一起生活”的人最多,占45.1%。男性方面回答“感受不到妻子的爱意、感受不到爱情”的人最多,占37.6%。中国一直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和社会分工模式,工作时夫妻各司其职,倒也能比翼双飞。等到退休了,儿女各自成家立业了,家庭的纽带松散了,夫妻两人面面相对,整天耳鬓厮磨,容易擦伤对方,特别是那些没有心心相印的老夫妻。对方的缺点被放大了,原先爱情的缺陷变为夫妻不可逾越的鸿沟。

    

     对老离族,我们同情和理解,但产生的问题应引起社会学家的重视。日本社会为中老年夫妻提供各种婚姻测试,一旦发现夫妻感情不和的征兆,立即建议当事人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方法对减少“熟年离婚”有一定的效果,我们不妨借鉴。

     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点站,成长,不只是青少年的事。塞缪尔·厄尔曼在古稀之年开始学习写作,他的《青春》唤起了很多中老年人生命的激情。“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厄尔曼认为一个人老了的标志是没有理想,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老年人不应停止自己成长的步伐,退休不是人生的分割线了,自己喜爱的事业可以坚持下去,也可把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调整为优先级别。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夫妻相互摩擦的概率就会降低。

     如果文友的妻子在婚后不断“成长”,或许她跟丈夫的距离会缩短,“与子偕老”的可能性就大些。婚姻靠经营,这道理没错。如何经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双方要不断成长,并肩而立。男人是橡树,有铜枝铁杆;女人应该是木棉,绽放自己红硕的花朵。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这首诗,对我们经营婚姻方面有很大的启迪。我引用几句作为本文的结语吧。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王清铭最新原创作品推荐:

     那时上学丨“聪明花”没开,只记得那两个红蛋了……

     争鸣丨除了“四大发明”,我们还有多少自豪的理由

     一盏流萤的灯: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自己点亮灯

     蝉的哲学:蝉声将我的心灯一一点燃……(外三篇)

     散文入选马来西亚华文课本:《每个人都是萤火虫》

     时评丨如果苏东坡活到现在,会不会写VLOG?

     抗战军人:那时侯(抗战胜利),我已经死了。……

     故乡七月半,千层粿裹着远逝的慢时光……

     麦草扇:组成了乡村生活的阳光地带……

     儿时粘蝉:中年对蝉有别样的感受

     该不该让孩子知道,王子和公主不能幸福生活在一起?

     第25届云里风·森昌文学奖获奖组诗《乡下母亲们》

     王清铭写2019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最好的作品》

     王清铭写全国1卷高考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有关中高考,《意林》对我的小“访谈”……

     中高考冲刺丨王清铭小小说阅读题精选

     王清铭散文中考阅读题精选(一)

     王清铭散文高三阅读题精选(二)

     王清铭散文高三阅读题精选(一)

    

     王清铭老师公众号

     做有情怀、有温度的自媒体!

     只做文学只做教育

     语文公益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应鸣阅读与写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